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明末之新帝国> 第638章 兵临城下

第638章 兵临城下

    有这么一个规律,只要有势力在江东建立王朝,都把镇江当成保命的军事重镇。
    何之?因为镇江不远处,就是南朝历什国都南京(昔时称建业、建康、江宁)。南宋虽然定都临安,但南京却是杭州门户,镇江则是南京门户。
    三国东吴的国都在建业,但在决定东吴国运的赤壁之战时,东吴的国都就在镇江,时称为京。之所以称为京,是因为附近有京岘山(焦山以南)。
    正史上的刘备借荆州,演义中的刘备甘露寺相亲,家喻户晓的故事都发生在京口。
    东吴在镇江的国都史随东吴被灭而结束,但之后的镇江,地位依然重要。为什么?镇江的地理环境:镇江北临长江,南岸有著名的镇江三山,既焦山、北固山、金山。
    金也就是著名的神话故事《水漫金山》,就发生在这里。北固山,就是辛弃疾登临的这座小山,凭栏北望,“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镇江临水负山,地势非常险要,成为南京东线重要的战略屏障。如果北军占领扬州,接下来就会从长江北岸南下,夺了镇江之后,就等于切断了南京与常州、苏州、浙江之间的联系。北军可横扫苏南,进而形成对南京的战略包围。
    镇江之于南京的重要性,按唐代杜佑的说法,就如同孟津(黄河关口)之于洛阳。北军要是夺下孟津,洛阳无险可守,南京也是如此。所以,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都把镇江当成一线军防重镇,其相当于金库的大门,金库大门洞开,用不了多久,金子会被人全部搬走。
    古人讲得很清楚:镇江的军防稍有一些疏忽,南京的危险就大一分。东晋初年,苏峻作乱,重臣郗鉴坐镇京口,同时拒绝有人提议的放弃京口过江奔广陵(扬州府)的想法。因为郗鉴清楚,一旦放弃京口,京口以东的吴郡、会稽郡(浙北)等朝廷钱粮所出重地就守不住了。守住京口,即使国都失陷,东晋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一旦吴郡、会稽郡丢了,就是孙武孙膑复活,再救不活东晋。
    一代枭雄宋武帝刘裕,辛弃疾词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前一句则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刘裕小名)曾住。”
    刘裕在京口住过?何止是住过。现在人说到刘裕,都会说他是汉楚元王刘交之后,彭城人。实际上,彭城只是刘氏的郡望,刘裕真正的出生地是京口。东晋末年,权臣桓玄废晋安帝,自立为楚。刘裕不服桓玄,就与众豪杰密谋于京口,最终诛杀桓玄,开始了传奇的枭雄之路。
    刘裕建立宋朝后,京口的身份成了帝乡。其实,京口即使不是刘裕的出生地,出于保卫南京的原因,刘宋也极端重视京口防御。
    刘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面积倒不大,但却是刘宋的一线州,刘宋有个规定:能当南徐州刺史的,基本上都是刘宋宗室,外人没有资格守南徐州,可见及极其重要的地位,到了后来的几个王朝,他们也都是如此,除非是皇族亲信的亲王,否则都不可以出任南徐州的刺史,如果一旦让外人掌控了这地方,就相当于让外人掌控了南京的命脉,王朝随时就要玩,就要危险了,可见此地实在是江东偏安王朝的命脉所在。
    至唐朝后期,朝廷设浙西观察使,辖苏南、浙北,治所就在润州(现镇江)。到了南宋更不用说了,面对金朝强大的军事压力,南宋集重兵于南京至镇江一线。镇江的军事意义更加重要,一旦让金军占领镇江,金军西向取南京,东南直接杀向苏州,然后就是杭州……
    另外,南宋大词人陈亮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登多景楼》,多景楼,也在镇江北固山上。词中有名句:“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就是在说镇江。
    南宋嘉泰四年初,辛弃疾出任镇江知府,在北固山上,写下了这首横绝千古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现在这命脉就掌握在了刘家军手上,刘布不断地从长江北岸的瓜洲,运过来物资,卸在这里,以此为进攻南京桥头堡。
    南京东大门是镇江,由刘布亲自领兵攻打,西大门是安庆,由大将刘忠勇攻打,还有个庐州是北大门!北方南进大多是从九江破长江天堑,南方内乱一定要夺安庆,如果南方北伐一定要从庐州,取安徽河南。
    这镇江对于南京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明白,所以当刘军攻下了镇江之时,消息传达到了南京这里,可是给南京城上上下下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巨大的打击,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天塌了。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想要守住南京,就必须守住镇江,镇江失守,东大门洞开,就是敌人兵临城下之时,果不其然,当镇江失陷传来,刘家军的铁骑出现在了南京城附近。
    这样的结果,可是令整个城里城外,震撼至极,恐慌之极。
    本来听说刘家军出现了以后,徐国公下令对城市进行封锁,已经是令城中的老百姓害怕不已,恐慌不已,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已经买通了官府,把他们的细软和家人往外递送。
    因为每个人都明白,刘家军既然出现在江南,南京就是他必取之地,而且只要不是傻的人,都看得出刘家军这一次浩浩荡荡的出动,主要冲的就是南京来的,南京一下,江南就是他囊中之物了。
    而且刘家军的探子和奸细也都无孔不入,他们的大军还没有抵达,但是他们的奸细却首先已经抵达,散布各种恐慌性的谣言,这种东西令这些人非常的恐慌,非常的害怕。
    刘家军真正的兵力,只有十万而已,但是在他们探子的口里面,至少出动了五十万大军,加上各种水陆民伕,人数突破了百万,这样的数字,可是令城中的百姓都害怕不己,恐慌不已。
    而且刘家军也都趁机把他们的政策宣传了出来,此时刘布的《讨伐朱明檄》还没有传出来,但是他们已经已经摆明了他们的立场,这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人敢跟他们对着干,就是死路一条,而且他们也都宣布了,如果不抵抗,就可以保存性命财产,如果敢坚持抵抗刘家军的铁骑,就将会屠城。
    你还别说,这种政策可是宁令城中的官员和士绅非常的害怕,非常的恐慌。
    刘家军保持了全胜的记录,他们自从崛起以后,就没有打败过仗,一路所向无敌,所有的敌人都让他们打倒,都让他们打垮。
    所以他们宣传这样的政策时,可是给当地的人以巨大的震撼,以至于徐国公在筹备军饷的时候,城中士绅、富户纷纷的质疑一点,那就是官军有没有能力守住南京城,如果有能力守住南京城的话,他们不介意捐出军饷和粮食,如果朝廷官军没有能力守住南京城的话,干脆就撤出城去,不要害了全城的百姓。
    听到了这样的论调,徐国公他可是非常的生气,非常的愤怒,现在敌人兵临城下,正要上下团结一致,对抗敌人的时候,居然发生了这种消极的态度,这可是对守城非常的不利,对于他筹措军饷非常的不利。
    徐国公他很想砍了几个人的脑袋,震慑人心,压住这种失败的思想。
    但是每个人都明白一点,那就是都是有权有势,背后有后台的,如果是平时,徐国公绝对不怕对方的这一点小后台,拉出去砍了就砍了,论拼背景,拼人脉,在大明朝还有人能够拼得过徐家的吗?
    但是现在正是敌人兵临城下,人心惶惶之时,更重要的一点,那是他需要筹通过这些人,筹措军饷,如果这些如果这些人不捐,他就无法筹备到足够多的军饷。
    而且徐国公他算是明白了一点,他徐国公一家还留在这里,如果他也像城中的其他官员和富户一样,把自己的家人都往城外送,估计城中的人心和士气都崩了。
    这样的局面,可不是他想看见的,他只好向在场的官员和士绅们保证,南京城高池深,戒备森严,一定守得住,朝廷附近的官军很快就赶到,朝廷大军一到,内外夹击,肯定可以打败敌人。
    徐国公他说道:“诸位的家业都在这里,如果迁移了别处,尔等又能去哪里?在敌人兵临城下之际,我等只有团结一致,上下一心,才能够守住南京城,才能够守住我们的家园,保住我们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离开了南京城,你们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就跟一个流民都没有分别,与其像蝼蚁一样苟活着,何不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拼出一条血路来。”
    大家伙听了徐国公这一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都默然不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