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最后强调潘洁华出手打人的动机,是为了阻止孙立对其女儿潘月的侵害。
    在举证质证环节,双方重点都围绕着尸检结果展开。
    石知行提供的证据与自己的答辩状呼应,用3d动画还原了孙立在施暴时的身体亢奋状态,反驳公诉人的故意杀人举证。
    在黄冰质证发言过程中,聂倩倩匆匆给石知行送了一份文件。
    “审判长,被告方申请增加证据一份。”石知行在黄冰发言完毕后,提出申请。
    审判长沉吟了几秒后开口:“同意,请出示证据。”
    石知行将手里的文件递交给书记员,对方将一式几份的内容分别给了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和公诉人。
    “这是今天上午公安机关对孙立涉嫌贩毒的判定公告,证据确凿不可辩驳。孙立,不仅是一个瘾君子,还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毒贩!”石知行发言铿锵有力,“补充完毕。”
    被告方新增的证据让法庭内外起了一阵骚动,其实孙立是否贩毒跟案件本身没有直接关系,那是另一个案子,但是华国禁毒力度世人皆知,国民对毒贩的憎恶是高于一切,而且刻在基因里的。
    这个证据的提交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法庭的判罚和公众的观点,之前舆论中心的部分理中客再能言善道,也大概率不敢再为一个毒贩发声。
    黄冰面无表情地看着手中的几页纸,那里有公安机关上午发的蓝底白字公告,还附有孙立贩毒过程中被拍到的照片,以及证人证词等。
    他默默攥紧了纸张的边缘,知道大势已去,这次石知行会赢。
    审判长分别问了几个问题,宣布休庭十分钟,回来后做最后陈述。
    ————————————————————————
    z大511男寝,应景和千秋、胡博文都在,应景盯着手机,正在看这场庭审直播,千秋在他侧后方一起关注。
    是的,应景同学逃课了,两个室友打着兄弟同进退的名号,一起待在了宿舍。
    审判长宣布休庭那刻,应景绷紧的身体才放松下来,大大松一口气。
    千秋拍了拍他:“能赢,石律师很厉害。”
    “我知道,就是忍不住紧张。”应景冲他笑了笑。
    “诶,小应哥你是要修双学位吗?怎么突然关注庭审,我记得你还修了法学的选修课。”胡博文同学妥妥的借机逃课,在自己座位上抱着手机打手游,没有关注直播。
    应景和千秋对视一眼,还是别告诉孩子了,这个单纯的钢铁直男嘴上没把门。
    “没有,关注一下石律师的庭审,对课程有帮助。”应景回答得很官方。
    应景和石知行在学校是有刻意避嫌的,以石知行在学校的受欢迎程度,叠加应景这个人文学院最帅插班生的影响,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稳专注于学习的好。
    另一头,石知行休庭期间没有与任何人交流,专注于手里的卷宗,重新核对各个重要的节点,以防对方有后招,他习惯于做足准备再出发。
    庭审重新开始,此时这次开庭已经用去了三个小时,法庭辩论环节,审判长问双方对争议焦点有无补充,其实这个内容跟刚才举证质证融合在了一起,于是双方都表示无补充。
    最后的陈述,黄冰和石知行都总结得很精彩。
    黄冰:“同庭审意见一致,请求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石知行:“同庭审意见一致,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审判长宣布择期宣判,此次开庭结束。
    黄冰走过来恭喜石知行,后者不咸不淡地回应了他,提起公文包利落走人。对于黄冰,石知行实在提不起交流的兴致,道不同,不相为谋。
    作为一个检察官,黄冰办案带了明显的个人情绪和很强烈的主观判断,忽视有力证据,缺乏基本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心,德不配位,终有一日必食恶果。
    走出法院大门,应景的电话打了过来。
    “行哥辛苦了,庭审过程我都看了,我男人老厉害了,有理有据有节,特别棒!稳赢!”应景雀跃的声音传出,石知行不自觉带了宠溺的笑。
    “彩虹屁有效,能帮到当事人,我就算完成任务了。”石知行做律师的初心,是维护世间公正,听起来很中二却是他从业多年来的唯一追求,他也做到了。
    “不是,你今天不是早八的课吗?怎么有时间看我庭审直播?逃课了坏孩子。”石律师毫不留情戳穿他男朋友。
    应景心虚,打着哈哈说自己赶课,把电话挂了,有个太敏锐的爱人真是烦恼啊。
    ————————————————————————
    石知行的这次庭审直播,在z大论坛掀起了一小股法学旋风。
    除了【吃点好】高楼里新增了很多石律师当天的高清照片,继续迷倒一片之外,法学院的同学还新开了一栋高楼,专门讨论潘洁华案的案情和石知行这次辩护的思路方法,他在这次庭审上的一言一行都被掰开揉碎地分析过了,最终迷弟迷妹们的结论是【石律师,我辈楷模!】
    证据补充环节是被讨论最多的,从石律师补充证据的动机、方法、时间节点等等讨论个遍,甚至有人脑洞大开,说孙立贩毒的证据也是石知行提供的,越传越神。
    那一年,g市几所综合性大学,申请法学双学位的学生呈指数级增长,通过名额弥足珍贵,石律师以一己之力带动了一个学科焕发第二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