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以后不会真要造电视机了吧?
    生产科科长鲁平一根接一根抽着烟:你们少说两句。
    厂长和副厂长的矛盾摆到了明面上,还叫林叙这个外人看到了,鲁平有些尴尬,也有些不好意思。
    刚刚方志强发话,还是林叙挡在前头,自己这个厂里人没敢和方志强抗衡,只叫林叙扛住了所有炮火。
    鲁平清楚,方志强有后台,进厂之后在宋仁发手底下忍了太久了,能让他那么直白地表露出宋仁发不行了的意思,说明这次宋仁发注定要被整了。
    他是不想跟着方志强的。
    方志强只喜欢那些拍他马屁的人,这个人对造船一窍不通,偏偏就喜欢引进、开发这些大词汇。
    虽说宋仁发也喜欢被拍马屁,这是当领导的通病,可宋仁发至少懂生产,尊重生产,不会脑子一热就叫他们这群造船的去造电视机。
    他这个生产科长老挨宋仁发的骂,说他这儿效率低那儿速度慢,可宋仁发对工人、尤其是对有经验的老工人很尊重。
    鲁平看着,方志强可不是那种尊重工人的人,上级有领导来检查,他跑得比谁都快,脸笑成了一朵菊花,可对下级和工人不说也罢。
    眼下方志强明摆着不信他们荣光厂能造出导弹艇,但鲁平从设计到动工都跟着林t叙的节奏走的。
    作为生产科长,鲁平技术也是过硬的,导弹艇没有试验,他不清楚这艘舰艇究竟被造成了什么样。
    他可以肯定的是,林叙造船绝对不是胡来,这艘导弹艇的设计与建造是有理论与技术支撑的。
    与此同时,某省船舶公司。
    举报信上明晃晃写着荣光厂在造导弹艇,本以为宋仁发在瞎搞胡搞,把人叫过来一问,宋仁发这头倔驴,居然真嚷嚷着自家厂里造出了导弹艇。
    领导指着他鼻子骂:宋仁发啊宋仁发,你这好大喜功的毛病还是改不掉,你们荣光厂要是能造导弹艇,至于一个订单都抢不到吗?
    从船舶公司的角度出发,把小船厂取缔、合并是大势所趋,行业发展不景气,再不合力专攻高精尖、高利润的领域,反而把资源放在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合格的船厂,那对整个船舶行业的发展都是无益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船舶系统上下都热烈欢迎这一变革。
    谁都知道,手下越多的领导越有排场,整个系统都是大船厂,一个个有底蕴有历史有钱有门路,那到底该谁指挥谁?
    荣光厂眼下就属于拿不出手的那类船厂,虽说宋仁发这个厂长能搅和,可没有强势的产品,他再能闹也没用。
    在省船舶公司的计划里,荣光船厂需要调整经营方式和经营路线,对厂子来说,经历这一过程或许艰难,但荣光厂账目上还有钱,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比一些开工都开不了的厂境况还是好一些的。
    可谁也没料到,宋仁发居然拿这笔钱去造导弹艇了。
    哪怕他再造几艘鱼雷艇也行啊,导弹艇这东西,海军那边都不是所有队伍都能配上。
    荣光厂没技术没人才,拿什么造?
    领导思索片刻,想着给宋仁发一个机会,就问他:你们造导弹艇,图纸哪来的,请的哪里的专家?
    宋仁发一句自己设计刚冒出来,领导就想拿桌上的玻璃杯砸自己的脑袋。
    好在南江厂的专家这一句挽救了他一把,还知道请专家,这宋仁发终究没有蠢到家。
    然而下一刻,宋仁发对专家的描述就让领导低下去的血压再次飙升。
    20多岁的专家,才从海城交大毕业不久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敢想敢干啊!
    可宋仁发居然还在振振有词,强调自家荣光厂已经把导弹艇造出来了。
    领导:
    半晌,他忍不住问宋仁发:这事海军那边知道吗?
    宋仁发在荣光厂是英雄豪杰,在领导面前却能屈能伸,这是他干了多年厂长的不二法门。
    他很诚实地摇了摇头。
    不知道还好,这事还有得救。
    就是宋仁发得受点罪。
    到了给上级汇报的时候,他完全可以描述成宋仁发深恨导弹艇开发上的短板,出于对提高作战力量的渴望,他一时糊涂犯了个错。
    可如果这事被海军方面知道了,那就是本省的船厂非要瞎搞,那导弹艇要是真造出一堆废铜烂铁,整个省的造船实力都会受到质疑。
    领导已经替宋仁发规划好了,就按一意孤行但又热爱造船这个角度去塑造。
    总而言之,谁也别看到那艘导弹艇,就让它静静消失。
    还得把宋仁发的嘴堵住,不能让他满大街嚷嚷着自己把导弹艇造出来了。
    他们这个行业,荣光厂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荣光厂还属于自己研发自己生产的先不管究竟研发生产出了什么玩意儿,还有那种带着图纸去造还造不出东西的厂,订单期限都快到了,厂子里求爷爷告奶奶,把当初争抢订单时的意气风发都抛到了脑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