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叙声音笃定:说是现在还没发通知,下个月通知了的话,年底之前应该就考了。
    林叙说的话林玉华倒不疑有假,毕竟恢复高考是大事,林叙没必要在这种事上骗他。
    林玉华记得,73年的时候有过一次重教育的传闻,本来以为会恢复高考,但后来这事还是不了了之,不过77年毕竟不是73年,动乱已经结束了,各个方面都比从前放开了一些,恢复高考也不是不可能。
    林玉华就林培一个儿子,林培读书行,别的做什么什么不行,干体力活倒是能靠高中学历多挣几个工分,可如果林培能靠高考考个好大学呢?那光景自然又是不同。
    现在高中毕业生读书的渠道只有工农兵大学一条路子,推荐入学,林家虽然说几代贫农,也没有海外关系,可论根正苗红根本比不过公社的领导们。
    林玉华陷入了沉思,林叙道:小舅,这个消息我也是听人家说的,公社这边暂时没人知道。
    我晓得,我不会往外说。
    这个年代的人大多谨慎,清楚祸从口出的道理,林叙说要恢复高考的事没有凭据,出去瞎传的话,上面恐怕要找上门了。
    我打算这段时间就开始复习,我和林培一起,先找些书,再定个复习计划。
    我回去和他说。林玉华脚踩着踏板,重新骑了起来,你们俩都聪明,先把基础打好了,不管考什么大学,先考上再说。
    等你考了大学,就是国家干部,你爸那个工作就没什么了不得了。
    这是在林叙面前,林玉华还对顾国前用你爸这个称呼,在小舅妈和外公外婆面前,他基本直呼顾国前这个xx,其实林叙一点也不介意,在他眼里,顾国前就是一个xx。t
    舅甥两个慢悠悠骑到了村口,林叙个子都有176了,他坐二八杠脚可以直接碰到地面,每次坐都得把脚收起来,这个姿势特别不舒服。
    不过家里也就这么一辆自行车,小舅专属,外公外婆不是没想过添一辆,但那都得是林培或者林叙说亲之后再考虑的事。
    怎么去这么久?舅妈郭萍是个直爽性子,车才骑到门口,她声音已经响了起来,今天我遇到陈秋,他给小叙培培带了个甜瓜,我泡在了井里。
    培培呢?
    小舅才问出声,林培忽然猴子一样窜了出来:林叙人呢?
    他正要冲去隔壁投奔小伙伴林叙,却被林玉华一把揪住衣领,林玉华冲郭萍使了个眼色,三人一道进了屋,林玉华就把刚刚从林叙那里听来的消息说了。
    真的?郭萍皱起眉,我没听陈秋说起这事。
    陈秋是公社的妇女主任,平时大大小小的消息都是从她嘴里说的。
    村里暂时还不知道,我也不清楚小叙听谁说的。
    反正听小叙的意思,再过三个月就要考试了,这三个月我们反正等得起,就算是假的也没关系。
    郭萍踱着步子:家里钱倒是够。
    农村人存钱虽然困难,但她就林培一个儿子,平时又没什么开销,钱都是省给林培的。
    我想的是,小叙那边要是不够,到时候要报名,要出去考试,我再给他贴点。林玉华没往后说,但潜台词郭萍已经听出来了。
    报名考试不是重点,重点是后面读大学的费用。
    贴就贴呗。郭萍只犹豫了几秒钟,孩子也可怜,摊上那么个狗东西,人家说宁要讨饭的娘,不要做官的爹,道理一点不假。
    第3章
    高考回忆
    这年景谁家条件都不好,林玉华郭萍靠着工分过日子,林培高中毕业了也算一个工分,一家三口能吃饱都不容易,虽说攒了一点钱,但外公外婆年纪都大了,林培也成年了,不管是给两位老人养老,还是林培的将来,都需要他们夫妻俩考虑。
    不过林玉华郭萍都是好人,尤其是郭萍,可以说是嫉恶如仇,林叙虽然是林玉华的外甥,但他一直和林培玩得不错,对林玉华这个舅舅也很尊重,郭萍待他比林培差不了太多。
    前些日子林叙一门心思想进城,惦记着城里如何如何好,郭萍虽然不太喜欢他这副想飞奔到城里的模样,却也能理解。
    城里人和农村人的日子确实不一样。
    尤其顾国前吃的是公粮,每个月拿着那么高的工资,他一个人赚钱,王书梅和顾征都跟着享福。
    何况这工作是林叙该得的。
    顾国前确实丧了良心。
    外公外婆就住在小舅家隔壁,这时候两家都是老房子,砌的红砖,主屋铺的六角砖,里面印着花朵图案,厨房就是泥地,林叙和林培经常在墙根看到癞蛤蟆,农村里传,手直接摸癞蛤蟆会长癞子,两人就找块布把癞蛤蟆扔到外面去。
    可就算这样,到了夏天,墙根还是会有癞蛤蟆,根本丢不完。
    外公外婆这时候还没睡,就等着林叙回来,林叙白天说要喝鱼汤,外公林正祥和外婆王仁凤都记得,外公家门口就是一条小河,河里水多鱼多,还有从入海口流过来的虾和螃蟹。
    几十年后,野生的虾蟹都是难得的美食,现在却不算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