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有这?等事?”
    众人?诧异。
    苏武道:“确有其事。”
    “为什么?”
    “微臣不知,但匈奴骑兵假扮的强盗无意杀死我们,每次攻击都只劫掠财物并不伤人?性命。”
    “匈奴人?天性贪婪,做出这?种事情也不奇怪。”
    刘彻淡淡道。
    李令月却心头一动,道:“儿臣有个大胆的想法,假扮强盗的匈奴骑兵真正目的是抢回李广利的头颅。”
    “哦?怎么说?”
    刘彻顿时兴致盎然。
    李令月解释道:“匈奴人?素来崇尚鬼神,而李广利被处死前不断诅咒匈奴,死后也双目不闭、合眼时更流下血泪,可谓极端不祥。”
    “……姣儿的话确有几分可信。”
    刘彻也是迷信鬼神天命之?人?,听了女?儿的解释,顿时觉得很有道理?。
    殿内的其他人?虽然不信李广利的临终诅咒会为匈奴带来灾难,但若是诅咒实现?、匈奴因此天灾连连死伤无数——
    不失为一件美事。
    刘彻更是笑逐颜开,道:“倘若李广利临终之?言变成现?实,让匈奴损失惨重?,朕一定追封李广利为征匈将军。”
    “陛下说笑了。”
    众人?欢快地附和?着,没?有人?真把李广利临终时对匈奴的诅咒记在心上。
    ……
    ……
    因为考卷内容严重?超出自身能力,大部分试子们交卷后都惆怅离开,才出未央宫立刻嚎啕大哭,恨自己?没?有用心学习西域语言,以致十多年的苦读在今日变成一场空。
    “若是可以……我一定……一定……我恨!我恨我自己?!恨!”
    “我早该知道陛下如此重?视西域,科考卷子必定有与西域有关的内容,结果……”
    “落榜又如何,下次再来!一定能得到陛下的赏识!”
    “不错!我们还年轻,还可以等下次科举!”
    “但是……下次开科举的时候,我们还能如此次这?般进入殿试吗?”
    话音落,试子们纷纷沉默。
    虽然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籍贯郡县是远近闻名的天才,但是——
    陛下身边哪位近臣不是天才中的天才?
    陛下本人?更是不世出的天才!
    何况大汉疆域辽阔,人?口数以千万计……
    想到这?里,众人?无不扼腕叹息,开始考虑下一步是回籍贯郡县在府衙领差事还是继续苦读,等待下一次科考机会。
    ……
    ……
    李广利与李延年作?为李夫人?的兄长,只要不犯错,死后本就可以从葬李夫人?,何况如今李广利在匈奴王庭“英勇殉国?”,头颅被汉使带回长安。
    因此,被赐从葬李夫人?的两人?,葬礼算不得隆重?却也不能说寒酸,棺椁齐全?,陪葬丰富,李广利的头颅还被装进一个表面贴了金箔的朱漆匣子,和?李延年的棺椁并排下葬。
    刘髆年纪虽小,却已经开始学习礼仪大义,隐约知道李广利“殉国?”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父皇在保全?自己?的颜面。
    所以,送走母家的两个血亲后,刘髆主动来到未央宫:“髆儿谢父皇恩典。”
    “恩典?为什么?”
    刘彻反问儿子。
    刘髆抬头,含泪道:“他们说,父皇是为了髆儿才……”
    “你?认同朕的做法吗?”
    “髆儿不知。”
    刘髆低下头。
    他终究还是个孩子,即便所有人?都说陛下对李广利和?李延年是恩重?如山,心里依旧充满失去亲人?的悲伤。
    “等你?长大你?就会明白,朕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必须做的正确的事情。”
    说完,刘彻挥手,让宫人?带五皇子下去。
    刘髆走后,刘彻又招来负责教导年龄相近的三?位皇子皇孙读书的大儒:“髆儿、鹏儿、进儿,他们各自表现?如何?”
    “回陛下,五皇子天资聪慧,博闻强记,皇孙勤奋踏实,从无懈怠,儿少侯同时拥有五皇子和?皇孙的美德,既聪明又踏实。”
    “依你?之?见,这?三?个孩子谁最优秀?将来成就最高?”
    “微臣不敢妄言。”
    大儒担心卷进皇族家事,丢了性命。
    刘彻于是换了个问法:“若从他们三?人?中选一个作?亲传弟子,你?选谁?”
    “微臣选少侯。”
    大儒不假思索地说道。
    “为什么?”
    “因为……”
    大儒再次迟疑。
    刘彻没?有勉强大儒,挥手示意他退下。
    “谢陛下。”
    大儒行礼后起身,和?陛下的几句简单问答让他后背湿透。
    ……
    大儒离开后,刘彻对刘姣道:“再过几年也该给髆儿封王了。”
    “父皇有意将哪里分封给五皇弟?”
    “富庶又民风淳朴的土地最合适他。”刘彻道,“他的性格随母亲,聪慧但敏感,容易因为琐碎小事生出不安,这?种性格不仅无法接管江山,成为诸侯王以后也容易被下属欺瞒甚至架空,所以要给他一个民风淳朴、驯服柔弱的封国?。”
    “女?儿明白了。”
    “至于进儿——”
    刘彻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他都是皇长孙,即便他的父亲偏心老二不愿立他为王太子,也不应当沦落到分封为侯的境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