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萧时阴测测的勾唇,“放心吧,回不来。”
    “为什么?”萧执不解。
    萧时也不多说,只是默默的拢了拢,覆盖在膝上的毯子。
    见状,萧执不再多问,父亲是唯一能护着他的人,也是他在这萧家唯一的血脉至亲,至于祖父萧良善……那只是萧羽一人的祖父,是萧家的族长,再无其他。
    得了消息的师爷快速转回,紧接着便是捕头领着人出了城……
    大雨瓢泼,瞧着让人身心都不痛快。
    “这么大的雨?”严信皱了皱眉,“会藏在何处呢?”
    无人可知……
    棺材铺。
    “这雨下得……”杜仲抖了抖身上的雨水,将伞递给了边上的伙计。
    陈叔在后堂坐着,瞧着他行色匆匆的回来,旋即放下了手中杯盏,“情况怎样?”
    “府衙的人出城去找了,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听说是萧家的大公子开了口。”杜仲坐定。
    陈叔面色凝沉,给他倒了杯热水,“你是说,萧家的人……松口?”  “她死也不冤,平日里为虎作伥,帮着萧良善没少干坏事,据说这生桩的事儿,还是她提的,真真是恶毒妇人是也。”杜仲喝了口水,“若非如此,你以为她跑什么?她心虚害怕,所以想离开扈州城,离开萧家。”
    陈叔点点头,“那倒也是活该了!”
    “她是应有此报。”杜仲开口,“对了,城外不太安全,这几日不要出去。”
    陈叔一怔。
    “下大雨,西边那头的山体有些滑塌的迹象,回来的人说,那边可能会出事,所以没什么事别往城外凑,好歹等着这场大雨过去。”杜仲瞧了一眼窗外。
    这雨,下得惊人……
    “府衙的人出城了,不会出事吧?”陈叔道。
    这点,杜仲倒是没想太多,“应该吧?那边的路,他们都很熟,按理说不会去那边,除非出什么事,非去不可!”
    “你说,这条漏网之鱼,到底是谁呢?”陈叔狐疑的望着杜仲,“此前扈州城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吗?来的路上,还有萧家那两位身上,留着的血掌印……你说会是谁呢?”
    杜仲思忖良久,“昨儿个听说了一件事,私底下正好凑巧碰见的,有人提及之前死的孙家那边,之前有个浪荡江湖的小叔子。”
    “就是翻车那户孙家?”陈叔问。
    杜仲点头,“孙家的确有个小叔子,但是年幼时就因着身子不好,便被送去了寺庙里养着,长大后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这些年也没听过动静。那时候孙家的人还说,这小叔子已经死了!”
    可到底死没死的,谁知道呢?
    “孙家的人,都死在了悬崖下。”陈叔皱眉,“死得惨。”
    杜仲深吸一口气,“孩子更惨!”
    活埋啊!
    “孙家这孩子,要得很不容易,孙家男人有隐疾,求医问药的好多年,才得了这么个孩子,取名叫天赐,可谁知……”杜仲直摇头,“造孽啊!”
    陈叔喝了口水,“不管他们怎么闹腾,等天晴了,就让小姐离开,这扈州城真不是什么好地方。”
    “早点走!”杜仲也这么认为,沉默半晌,又低低的道了一句,“长大后,好像长得不太像了,倒是随了姓温的。”
    陈叔险些一口水喷他脸上,“所幸不太像,要不然能活得好好的?再说了,这孩子嘛……谁养大的就随了谁,这是好事,不是什么坏事。”
    尤其是,对他家小姐来说。
    平安喜乐长大,才是最好的。
    “就是便宜了那姓温的。”杜仲扯了扯唇角。
    陈叔倒不这么认为,“养儿费心,小姐幼时身子不好,又因着受了惊吓,温家那边也费了不少心思,何况这么大家业……唉,也算是仁至义尽。”
    对此,杜仲不再多说什么,想想也是有些道理的。
    天亮之前,大雨终歇。
    但有个坏消息……
    第265章 你不要命了?
    如之前杜仲所料,这场大雨真的造成了山体滑坡,衙门那头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不仅仅是府衙这边,还有县衙那头,都派出了不少人,赶紧去查看人员伤亡情况,还有百姓遭灾情况。
    萧家是扈州城大族,这件事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可没人敢轻易出城,怕惹出事端,只能请了萧老夫人。
    “祖母病着,母亲得随侍在侧。”温枳行礼,“此事怕是多有不妥。”
    萧元氏也觉得,萧老夫人年纪大了,万一再出点什么事,萧家可就真的没了主心骨,毕竟萧长陵还没支棱起来,容易让萧长赢趁虚而入。
    “母亲,您还是好好养病,歇着为上。”萧元氏也跟着规劝。
    可这事,总得有人出头。
    “丫头啊!”萧老夫人冲着温枳招招手。
    温枳心头咯噔一声,坏了,盯上她了……
    果不其然。
    萧老夫人道,“你素来做事沉稳,老婆子瞧着很是放心,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你可愿?”
    这话说得,但凡温枳拒绝,都是对老夫人权威的挑衅。
    所以,她能拒绝吗?
    不能。
    “孙媳愿意为祖母分忧。”温枳行礼。
    萧老夫人很是满意,握住了温枳的手,“你这丫头是个有主意,也有眼界,老婆子将这事交给你,是对你寄予了厚望,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萧家在扈州城里的形势,已经不容乐观,需要有人出面力挽狂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