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佛陀以慈悲的眉眼垂下,恰如同看着小儿玩闹一般将猴头从未自他的手心走出的事实道出,而后轻而易举的将这猴头镇压。但,孙悟空当真未曾从佛陀的掌心走出吗?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猴头自不甘愿如此,更不甘心于五百年的风吹雨打,五百年的饥吃铁丸渴饮铜汁生活。只可惜,佛陀想要磋磨的,并不仅仅是这猴头的躯体,还有精神、意志与灵魂。
    甚至于眼前这六耳猕猴的出现,又何尝不是猴头在不知不觉里精神与意志、性灵的溃散?是心猿意马,是心魔,更是候补及替代。而谁是孙悟空,于仙神菩萨们而言,并不重要。因为只有得到佛陀认同者,方才是取经队伍里的大师兄。
    是那之后的,斗战胜佛。
    但这无疑却又是极重要的。至少于眼前的猴头而言,似乎确实是如此。因而紧随着其话音落下的,却又是猴头将手中金箍棒舞动了,开口道:
    “我自是孙悟空,是齐天大圣是美猴王!”
    整个梦境仿佛是因此而生出改变,却是有人哈哈大笑,开口道:
    “好好好,你是孙悟空,是齐天大圣是美猴王!那俺是谁?”
    “你是孙悟空,我也是孙悟空,我们都是孙悟空!”
    “妙极妙极,合该如此!本当如此!”
    面上的神情因此而不断变幻,口中发出言语。眼前的猴头似乎因此而同那另外的意识达成了共识,旁若无人的、如同精神分裂了一般自言自语。整个空气里,同样因此而充满了快活与愉悦的气息。
    盖因为孙悟空也好六耳猕猴也罢,此二者之间原本就是一体,是如同嬴政与国灵之身一般再是紧密相连不过的存在。只不过由于诸多种种因由的存在,而生出了自己的意识,同本尊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
    甚至于在未来的某一日里,恰如同《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一般,走向你死我活,走向为敌与对抗。贪嗔痴恨怨等种种,那佛陀与菩萨自然是将这一切拨弄与挑起的高手。而这亦是昔日的江州城内,仙神菩萨们为何会对猴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任凭其大摇大摆的现身在这世间,只做不知。
    “所以朕现在该当称呼你为孙悟空,还是六耳猕猴?”
    嬴政开口,抬脚在那虚空里走过,天地间恍若是一片寂寥。
    猴头手中金箍棒收回,但凭着那诸多种种画面消散,摆了摆手,满不在乎道:
    “称呼而已,皆可,皆可。”
    又道是,“要不这样,你叫我大圣,我叫你陛下。咱俩各论各的,如何?”
    墨衣袀玄的帝王停下了脚步。侧目,回首,目光静静地望过这猴头,而后以唇角翘起,显露笑容。仿佛是笑意并不达眼底的,却又好似是极为欢喜和愉悦的笑容。
    “自无不可。”
    某些共识因此而达成。而在接下来的过程中,猴头眼见得嬴政仿佛是巡视与丈量过这方梦境的天地,又好似是在做着某种规划,却是不由得开口,兴致勃勃道:
    “那么接下来你又待如何?就算这梦境为你掌控,但——”
    猴头口中话语戛然而止,但见嬴政以脚步停下,天地仿佛因此而被破灭和切分。与之相伴随的是这帝王仿佛是因此被模糊和被什么莫名力量遮掩了的话语。
    “自然是......”
    “看,有流星。”
    佛陀的梦境由此而破灭开来,化作星星点点,洒下四方。
    充斥了此东土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有孩童自睡梦里醒来,顺着窗子抬头望向夜空,发出如此言语。然而因此而迎来的,不过是父母略带了几分笑意的轻叱。
    “明日还要去学堂呢,还不快快睡觉!”
    “就是,哪有流星?”
    只是从佛陀梦境里走出的嬴政及猴头清楚,那并非是流星,而是佛陀的神通因此而被破去,是其间所潜藏的光芒与能量被洒向四方,滋养这片土地。空气中仿佛因此而传来低语,传来叫世人所不能理解的诉说。
    嬴政开口,对着猴头道:
    “朕有些许事情想要完成,不知大圣可愿相助?”
    “好说好说,只要报酬到位,俺老孙向来好打发。”
    这一人一猴间因此而做出商议与讨论暂且不说。江州城外,知晓中招甚至险些酿成大祸的袁天罡心中警醒,再不敢有任何掉以轻心。
    “你之行事,果真是出乎意料。”
    禁宫深深夜未央,灯火通明的大明宫内,随着一切回归本来猴头身影散去,却是有人踏月而来,发出如此言语。
    是东华。这位身份与来历种种同样极是神秘的古老神明作羽衣星冠的道人打扮,开口,对着从那佛陀梦境里走出的嬴政道:
    “本座本以为你会沉浸在其间,抑或者以此做出些什么。但,”
    以手伸出,摊开,有纷纷扬扬且细密的、凡人肉眼所不及的光点似是由此而落到掌中。东华话音与语句里仿佛是因此而有几分遗憾。
    “那大秦,可是真的亡了的。”
    这长生久视,生活了不知多久的古老神明似乎是在因此而感到惋惜和遗憾。只是恰如同仙神游走人间而为了一朵花、一片树叶的短暂一生而驻足一般,嬴政轻而易举的便看到了东华话语之下的漫不经心与冷淡和漠然。
    嬴政抬起了眼,目中同样未曾有过多情绪。更未因这神明的话语而生出怒意。只是再认真不过的陈述与强调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