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这话倒是事实。
    如今跟了曹操的貂蝉,比当初跟着吕布时,少了几分陷入情爱的娇媚,却多了几分地位势力带来的雍容。
    曹贤与何宴的婚宴在何家祖宅举行。
    何家对这个婚事很是看重。
    无论何宴是否在何家长大,何宴都是何氏子嗣,能娶到曹操的女儿,也是何氏的荣耀,当初何氏虽为外戚,但何宴却不受重视,因为何宴亲父早逝,当初尹氏母子并不受何进看重。
    如今何氏如此看重何宴婚事。
    叫何宴心中既觉讥诮,又觉得兴奋。
    他喜欢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如今他只不过娶了曹操的庶女就叫何氏一族这般看重,那来日他若成了曹操心腹呢?岂不是全族都要仰仗于他?
    原本何进只喜欢在一群纨绔中脱颖而出,在娶了曹贤之后,却迸发出了另一股野心。
    第353章 师父要打荆州,扬州却也想插手。
    何宴倒是想过去投奔阿婉, 奈何阿婉衙门门槛高,而且何宴的身份也尴尬。
    这么多年来,何宴在曹府,去哪里都是理直气壮, 见谁都是昂首挺胸, 唯独见到阿婉, 他便总觉得自己背上好似担着千斤担, 怎么都直不起来。
    直到有一次他见到阿娘对曹大娘子低头行礼。
    明明阿娘是曹大娘子庶母,更是为曹操生了个儿子,可她对大娘子行礼,曹操却视而不见, 其它人也只觉理所当然。
    从那时起, 他便知晓, 是身份, 是地位,是权势, 让他无法在面对曹大娘子时直起腰杆,挺起胸膛来。
    所以他抵抗住压力,没有脱离何氏,入曹家的家谱。
    那么自然,已经成为曹操妾室的尹氏, 也管不了他的婚事,他也能以何进嫡孙的身份求娶, 而不是被曹操随手一个指婚, 便窝囊的成了亲。
    成婚后, 曹贤温柔体贴, 贤惠非常。
    何宴对这样的妻子很满意, 只觉得这样的女人才不会跋扈,于是成婚后不到三月,就将十分合自己心意的两个美人给纳入了房中。
    而他这一行为,曹贤如遭雷击,奈何已然成婚,再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出嫁的女儿,想要回门容易,也不容易。
    如荀灵那般夫君疼爱,婆家也不苛待的,自然是自由回门,可何家门第本就与曹家相当,再加上何皇后当年还是皇帝嫡母,如今刘协尚在位,哪怕表面功夫也是要做的。
    所以何宴只要不点头,曹贤连回门求助都不能,只能夜夜垂泪,哭泣不休,白天还要打起精神来主持何宴内宅中馈,短短时日,花儿一样的容颜便枯萎了,脸上再无纯真的笑容,抬眼望人时,眼角眉梢都露出几分苦相来,叫何宴见了,更添几分可惜。
    只觉得这曹家女儿当真是各有不同。
    有的人,好似将天底下的灵秀都给占尽了,而有的人,却只得了少少一些灵气,成婚后,连那点儿灵气都没有了。
    何宴愈发的不愿回家,便是回来了,也只与妾室厮混。
    但出了门,何宴又成了曹操的好女婿,见天的跑到曹操跟前混个脸熟,若他同秦朗一般有一身好武艺,曹操还能将他投入军中,做个阵前校尉,偏偏何宴喜好文学,武艺一般,便是上了战场也是送命去,于是便举孝廉做了五官掾,负责魏王府中的祭祀典议。
    说白了,就是一府官。
    何宴自然心有不甘,奈何如今曹操全心都在拿下荆州之事上,无暇分心,何宴也只得按捺住心里的不满,安安分分的当起了五官掾来。
    另一边,阿婉派遣了几个弟子陪在几个怀孕的妃子身边,将魏王府托付给貂蝉,自己便带着大军开拔往豫州去了。
    汝南郡中,诸葛亮坐镇帐中,黄月英则背着剑在外练兵。
    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本是名士,又喜好奇门遁甲,黄月英入了秦岭后,秦岭绝学自然敞开了学,黄承彦也得了便宜,看了不少秦岭藏书。
    阿婉有自己的造纸厂,日日工作不休,大批精美的纸张供应秦岭弟子使用,再加上雕版印刷,虽做不到人手一份《太公家教》,但每个门内弟子的荷包里却都有一套,尤其万花与长歌门两脉弟子,那更是专门有一个荷包里全是藏书,门派教义之下,这两派弟子身上天生就比旁的门派多了些书卷气。
    门派典藏其他人不能看。
    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之类的杂学却流传了出去。
    黄承彦占了女儿女婿的光,看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有一双巧手,带着刘协与伏皇后的两个儿子便开始学习机关术。
    两个嗣子也听话。
    他们被带出来的时候年岁太小了,所以并不知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们只当自己是黄承彦从旁支抱过来养育的庶子,更是不敢倨傲,只黄承彦说什么,他们便做什么。
    黄承彦对这两个嗣子也是极好,但到底不敢过于显露,只因他们身份有异。
    于是干脆带他们研究机关。
    这一研究,还真研究出了一点儿门道来。
    在千机匣的基础上,他研究出了普通将士能用的机关匣,虽不能像千机匣那般能够释放毒药,精准打击,却有效的提高了射程与力道,作用与长弓相似,却比长弓好在无需技巧与力气,只需准头好,稍稍训练一下,便能拉上战场,成为得用的神射手。
    “有了此物,便是妇孺孩童,也能轻易击杀敌寇。”黄承彦颇有些自得地捋了捋胡须,甚至还为这机关匣取了名字:“这机关匣脱胎于千机匣,又与弩弓相似,不若取名叫做千机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