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等郭嘉回来的时候,就看见阿婉歪在美人榻上,脸色有些发白。
    顿时吓了一跳:“夫人,你怎么了?”
    “无甚要紧,下午师妹来了,我与她喝了点酒,久不饮酒,这会儿有些难受的厉害。”
    郭嘉走到阿婉身边,将她拉到自己怀里,手指满满的为她揉着胀痛的太阳穴,让她舒服的眯起了眼睛:“哎,师妹她心结未解啊,这些年我许她到处跑,倒是没想到,她心底居然这般凄苦。”
    郭嘉以为阿婉说的是蔡昭姬父亲的事情。
    不由得叹息一声:“蔡公仁和,却惹了王公的眼,当初长安城中情况千变万化,蔡大娘子心里有怨也是应当,只是如今那王公早已逝去,再拿此事折磨自己,倒是有些不应该了。”
    阿婉仰头看他。
    见他说的一脸正经,倒觉得有些好笑,伸手圈住郭嘉的脖子:“不说了,师妹的心事她自己知晓,我们旁人说什么都是假的,唯独自己想通了才是真的。”
    郭嘉沉吟一声:“她夫死多年,如今既想回来长居,不若为她择一夫婿?”
    “免了。”
    阿婉连忙拒绝:“我这师妹你可莫要胡乱牵线。”小心一个牵的不好,来个弑夫就好玩了。
    郭嘉见她拒绝的坚定,不由得失笑:“我也就胡乱说一嘴,只看着这么多年公达孤身一人,有些不忍罢了。”
    “孤身一人?”
    阿婉挑眉:“他何时孤身一人了,他后宅妾侍数人。”
    “那妾侍到底不是妻房。”
    “我秦岭的规矩你是知晓的,若真有心师妹,这公达啊,头一个就没希望了。”
    “所以我也只是想想。”郭嘉的反应很快,连忙抱着阿婉一起躺在了美人榻上,有一下没一下的为阿婉捋着头发。
    阿婉被揉的昏昏欲睡,最后就这么直接睡了。
    郭嘉看她的累模样,小心翼翼的起了身,将自己的袍角抽了出来,拿了一个披风给她盖上,才起身坐到了之前阿婉工作的矮几前,上面有一张画到一半的舆图,郭嘉看了一眼,便再也移不开眼睛。
    晚上阿婉睡着,郭嘉看着舆图。
    第二日一早,阿婉神清气爽,郭嘉却好似喝了酒熬了一夜,眼睛通红。
    第299章 “主公的头可还是那般疼?”
    夫妻俩刚到寓所没多久, 就来了急报。
    “报主公,袁尚死了。”
    “什么?”
    阿婉猛地站起来,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弄得有些懵,连忙从主座上走了下来, 来回踱步走了两圈:“此话当真?”
    “青州袁营大军已经穿上孝衣, 挂上白幡。”
    那看来消息是没错了。
    挥挥手让人下去了, 阿婉坐在位置上脑筋有些发懵。
    “夫君, 你说此事是真的假的,可是我刚刚听错了?”阿婉问郭嘉,生怕自己听漏了哪一句,理解错了意思。
    郭嘉起身走到睦月身边:“没有听错, 袁尚确实是死了。”
    “可……他还那么年轻, 是怎么死的呢?”
    郭嘉沉默, 他也不知道啊。
    孔融刚死被刺杀死了没多久, 此时便是还有想要袁尚死,也不可能在现在动手, 那绝对是自谋死路。
    而唯一有能力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中杀死袁尚的,此刻却满脸惊惶,一脸苍白受到惊吓的模样,郭嘉想不通,其他的谋士也想不通, 阿婉更是懵。
    “会不会是伤重不治?”荀攸提出一个可能:“毕竟当初孔融被杀时,这袁尚可是陪在左右的啊。”挨个一刀还是很正常的嘛。
    贾诩捋捋胡须:“有可能。”
    绝对不可能。
    别的事情不好说, 这件事是绝对不可能, 唐药儿想要杀人, 甚至能血不沾衣, 怎么可能会误伤袁尚。
    但是这件事她能说么?
    所以也只得点点头, 唏嘘的叹了声:“若是真是如此的话,便是这天要亡袁氏了。”
    阿婉身上还担着个司农仙的名号。
    本来是这么一群人故意喊出来的,可如今这谎言说的年数多了,多到自己都相信了,阿婉这么一说,下面的人心里边儿一动,几个人目光交流,都从对方眼里看见了自己想要的意思。
    “主公,如今可是大好时机啊。”荀攸走到中央,双手抱拳,兴奋的大喊:“袁尚之死,邺城必定大乱,如今袁谭因袁尚之死身困青州,袁熙更是远在幽州,此时正是我等入主冀州的大好时机啊。”
    “是啊,主公,公达此言有理,此时天时地利,正是我等的机会。”贾诩也赞同荀攸的想法。
    郭嘉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
    他从一开始就对攻打冀州挺积极。
    阿婉本来想等攻城车研究出来了,一路轰到邺城去,但是现在有这么好机会不用似乎也挺浪费。
    几乎没有思索很久,阿婉便决定了。
    她立刻唤来吕氏父子三人,以吕布为帅,吕候为先锋,吕玲绮领攻城队,李尚阳领骑兵,左右两翼皆有大将,秦岭弟子们蛰伏在后,一有不对便从天而降,驰援各方阵。
    阿婉的将士们不多,却个个都是精良之兵,再加上粮草充足,辎重也足够。
    贾诩年纪大了,阿婉不愿意他去冒险,于是便使荀攸作为压阵军师一同前往,贾诩则是跟在阿婉身后,紧随大军一起。
    至于郭嘉,则是带领着秦岭弟子护送这些老幼妇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