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在谢遇安打开柜子的那一刹那,尸水便顺着底部朝两人涌过来,黏糊的触感带着腥臭至极的气味,黏在两人脚下,令人作呕。
    谢遇安忍住胃里层层上涌的酸水连忙将柜门摔上。
    此时他脸色苍白,上面尽是泛出的冷汗。他惴惴不安地看向旁边的六号柜子,手伸了过去。
    “算了。”周凉果断按住他的手,对他摇了摇头,“别看了。”
    谢遇安看向他的眼睛,反手抓住了周凉的手,虽然气息虚弱,眼神却格外坚定:
    “不是说好了一起逃出去吗?不继续的话,怎么才能找到逃出去的方法?”
    周凉担忧地盯着他的脸,欲言又止,谢遇安对他摇了摇头,示意他什么都不用说。
    他伸手打开了六号柜子。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眼前这一幕冲击力还是让他险些尖叫出来。
    这个柜子里,不仅仅堆放了他自己的尸体。还有另外的……
    那压在他尸体下的身体很熟悉,谢遇安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两步做三步冲进柜子里,忍着浓烈的腥臭味,将自己的一具即将腐烂的尸体挪开,露出了下方被盖住了人。
    待他看清下方的那人的脸时,他捂住嘴巴,险些失声喊出声来。
    “周凉……”他手朝外胡乱抓着,无助又茫然。
    身后的周凉连忙抓住了他,将他冰冷的手攥在手心里。
    那下面压住的尸体,脸已经浮肿开来。他脸上还布满着三年前的青紫伤痕,一双蓝紫色眼眸早已浑浊不堪,无神地瞪着上空。
    那张脸,三年以来一直缠绕在谢遇安的梦魇中。
    那是周凉的脸。
    “没事了,没事了。”周凉看见他险些崩溃,赶紧把人拽出柜子,关上柜门,“我这不是在这吗?你看看我啊,我活的好好的呢。”
    他伸手扶住谢遇安的脸,企图让他不要抖得那么狠。那张脸已经失了颜色,苍白一片,上面的冷汗一茬接一茬,迅速打湿了周凉的手心。
    就这样安慰了他片刻,谢遇安才缓缓回过神来。他伸手盖在周凉的手背上,有些虚弱地回应周凉:
    “我还好,我没事。我只是想起了欧文的那个寓言……”
    “嗯,别受这些事影响。”
    谢遇安机械地朝他点了点头。
    过了会儿,他像是想起什么般,突然将头转向七号柜子:
    “按理说这个柜子里就是欧文的尸体。”
    周凉也看向七号柜门,若有所思。
    “你说,这个柜子里的尸体中,会不会藏着欧文的一些生前信息?”
    这当然也是周凉所考虑到的问题。周凉有些担心看向他,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来吧,你先去休息一下。”
    谢遇安条件反射般摇了摇头,勉强对人笑了笑:“没事,我们一起找吧。”
    他对此一再坚持,周凉也奈何不了他。两人拉开了七号柜门,压住心中的恶心,顶着尸臭在欧文的尸体里翻找起来。
    --------------------
    这章的场景参考了知名电影《恐怖游轮》
    其实本文的梗也是跟恐怖游轮类似呢,都是循环梗,不过结局会破循环,坚定he不动摇。
    第42章
    两人在欧文的尸堆里翻来找去,将黏在尸身的衣服都搜查了个遍,确实还找到了几样值得注意的东西:
    一张中学生的毕业照片、一个老旧的护照本、一个磨损过度的校徽,一个老式的洛基亚手机还有一个皮面笔记本。
    两人将这些物品擦干净,摆在一起,开始逐一分析起来:
    那张照片和校徽,一看就彼此有联系。
    那张中学生的合影右上侧,挂着面前的校徽图案,还写明了合照时间2013年6月28日。
    这张合照曝光过度,导致上面的学生都像是失了魂的魅影般,看起来鬼气森森。除此之外,照片上的好几个学生的脸,都被油性笔胡乱涂黑,看不清脸面。
    谢遇安心里默数了下,七个人。看这被涂黑的学生装束,都应该是女孩子。
    周凉这时也贴近过来,跟他一起查看这张照片。
    “欧文杀人的手法很娴熟,完全不像是初次,该不会……”周凉不安地看了谢遇安一眼。
    谢遇安心中了然,他也有一样的疑虑:这上面的女孩,该不会就是欧文手下的第一批受害者?
    他拿起照片旁的校徽,对周凉示意了一番。得亏了周凉数据人的加持,他们很快就搜到了这个校徽的来历。
    那是中昌市泉井中学的校徽。
    泉井中学于二十年前建校,是一名女企业家成名后回家乡投资的产物。那女企业家为了同乡的留守儿童能考上大学,拨款修建了它。
    希望中学?他俩对望一眼,不约而同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这家伙该不会是学校的工作人员?”谢遇安心里大概有了个模糊的猜测。
    周凉在旁拍了拍他的背,把刚刚找到的笔记本摆到正中央,指引谢遇安去看。
    这个笔记本下方,也印着中昌市泉井中学的校徽。翻开笔记本,扉页盖着几个奖章。
    谢遇安随手翻了翻,本子里面并无任何记载,只夹着几个银杏树叶,和一个女孩子头绳。
    这个本子看上去像是中学时期的学生奖励。其他物件上多少混杂了些血迹与污渍,但这个笔记本却保存完好,可见欧文对它的珍惜程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