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清竹想要和大梁建交,考虑的也很多,她确实发展的不错,但是和大梁这个有着上千年底蕴的国度不同,她的国家很年轻,需要很多资源,也需要很多各行各业的工匠技术,能够从邻国得到这些资源和技术,比自己埋头苦干要好很多。
    单单一个大洋港已经满足不了清竹了,她需要和大梁开展全方面建交,这些农作物就算自己的一个诚意吧。其实要是萧景不这么眼光浅薄,这些农作物早就进了他的眼帘。
    对于和清竹建交,朝廷也十分看好,因为凤国没有和大梁接壤,那就不存在领土争执,也不用担心人家突然打过来。现在还没什么海域的说法,大海都是公共的,你能出海,你就出呗。
    反倒是现在海上土匪几乎绝迹了,大梁这些年海贸发展的不错,沿海港口和城市也发展迅速,那是双方都有利的。
    使臣出使大梁几个月后,清竹准备去大梁了。
    她带去了数千艘船只,她住的龙船又高又大,气势十足。龙船太大,甚至都不能靠港,只能另坐小一点的驳船上岸,接待的鸿胪寺卿嘴巴都微微张着。
    平宣帝不是没有龙船,他出行的时候也有船只,可内陆的船和出海的船不好比,清竹的龙船可是几代改进过得,体积和性能在当世也能数一数二,她还不满意,一心惦记这蒸汽机。
    清竹带领的护卫都是她的铁卫,彩凤的女护卫特别显眼,这么多英姿飒爽,令行禁止的女护卫,在哪里都是一道亮眼的风景。启国矿产丰富,铁卫的铠甲和武器泛着深冷的光,让人不寒而栗。
    她当然还带了不少礼物,她的仪仗上岸以后也摆了出来,说来这幅全套的仪仗,她都没正式启用过。
    沈慎和杜尚书她都没带,沈慎她要冷一冷他,心太大了不好。杜尚书原本是大梁的罪臣,带过来双方面子上都不好看,那也就算了。
    清竹带来的官员,一部分是她的老臣,像大壮这些,还有就是凤国成立以后选拔的官员。
    下了船上了港,由大皇子和皇后之子共同率领的迎接团队迎接清竹去京城,平宣帝还要端一端架子的,皇后的儿子还不是太子,也没有封王,单独由他出面就怕大凤帝不乐意,加上有爵位的大皇子那规格也很不错了。
    皇后之子压根就没见过清竹,如今好奇的看着女帝走来,也不禁为清竹的风姿喝彩,清竹一身玄色为底的龙袍,金线龙纹修蜿蜒在龙袍上,胸前龙头傲然目视前方,栩栩如生,她的脚上是一双靴子,也是龙纹。
    这身龙袍是改良过得,轻便华贵,把清竹衬托的神采奕奕,她乌发盘在头上,没任何头饰,只有一顶镶嵌各种宝石的发冠压住头发,仔细一看,这是一顶由龙凤交织而成的金冠。
    身上的衣饰再华丽璀璨,也压不过清竹本身的风采,她风姿卓越,双目看似含笑,一眼扫过,旁人不由自主就低头不敢直视,她举手投足间更是威仪隐现。
    大皇子和皇后之子,一时间也被清竹的风采震慑住了。
    在他们的印象中,哪怕是个女帝,曾经当过萧景的侧妃,那还有什么可威风的,要不是父皇看重,他们还不稀罕过来迎接。
    现在一打眼,两人不约而同端正了态度。
    除了清竹,她带来的卫队更是让人侧目,这么多人,却无一丝杂声,千人行动如一人,这是怎么练出来的?
    加上跟随清竹此行的卫队服装武器统一,举手投足间冷冽森然,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也不由的大皇子两人不敢轻漫,客气周到的把清竹引了回去。
    小皇子偷偷问大皇子“大哥,不是说这位是三哥的那什么…侧妃,看起来不像啊。”
    三哥能有这种侧妃?怪不得留不住!
    大皇子也不认得清竹,当初萧景纳侧,也没把侧妃叫出来让兄弟们过目,过后皇子之间来往,哪个皇子去在意兄弟的小老婆去,正妃那是弟妹或者嫂子,那是要认得的,侧妃之流,又没孩子,谁去记他?
    大皇子也轻轻道“我觉得也不像啊,父皇不是说了,你三哥的侧妃早就因病没了,这个不是。”
    可这个原因是糊弄旁人的!不管是不是,反正萧景应该是全京城最怄的一个人,想到萧景有火无处撒,大皇子和小皇子就很高兴,接待清竹也更加周到了。
    第96章 第九十六章
    萧景倒是很想争取这个迎接的工作, 这样也能和清竹拉一下关系,还有就是, 他也憋了二十多年了, 想问一下清竹,当初你干嘛狗撵一样撒腿就跑, 我哪里对不住你?我都规划好了,要把你搁在谋士的位置上,一回头,你就没影了, 说来说去,也是你对不住我吧。
    平宣帝压根就没考虑萧景,你把个能称帝的侧妃给搞丢了, 问你原因还支支吾吾, 萧景对平宣帝的解释,平宣帝没全信,可也没逼问儿子, 毕竟都是陈年旧账, 现在翻出来也没什么可说的, 牵扯不到大事, 后宅里面不外乎就是那些见不得人的事, 平宣帝没有刨根问底,那是不想让这个自己都当爷爷的儿子难堪。
    后来皇后有嫡子,萧景又出了几次昏招,好在没多大影响, 平宣帝以前对萧景寄予过厚望,后来又失望了,现在迎接清竹,他才不会派萧景去,就怕三儿子丢脸。
    人家现在是正儿八经的皇帝,你想干嘛,在人家面前摆丈夫的谱?你不怕这位女帝一巴掌抽飞你,我还怕人家以为我接待不诚心呢,这是两国建交,不是你后宅那些鸡毛蒜皮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