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剩余的十万军撤回北齐境内城池,选择跟南秦谈判。
    这场战争,赢的是北齐,毕竟南秦丢失了一州之地。
    谈判南秦是落下风的,丢失的土地不能在战场上拿下来,还指望在谈判桌上拿回来吗?
    北齐军看出了安庆是南秦的突破点,当然不会跟湘州死磕,借着谈判的机会调兵,只要北齐再取九江,可就到了上都城门外了。
    皇帝不趁机调兵收回安庆,居然真的要和谈,不是皇帝疯了,就是满朝大臣疯了。
    事实上就是满朝大臣疯了,她们迫不及待地想恢复和平,对有些官员来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伤害,皇权跟百姓的利益受到伤害,那又不关她们的事情。
    哪怕改朝换代,皇帝也得靠她们这些士大夫治国。
    只要停战,哪怕付出点儿什么,又有何不可呢,只要钱跟地不用她们出就行。
    皇帝又没有霸气镇压朝堂的魄力,想着要不先和谈试试,结果让北齐很快的就完成了兵力部署。
    北齐占领安庆,几乎把湘州半包围了,湘州的兵力部署又得分散。
    战争的暂停,不是说这一次的国战就这么结束了,才两三个月的时间,暂停谈判,为的很有可能是下一次大战,楚无虑做了新一轮的战力部署,随着云丞淮的到来,军务上都顺利了。
    国战期间,就是要杀鸡儆猴。
    战争暂停,云丞淮开始着手湘州事务,刚来湘州的时候,她没有着急大刀阔斧的插手湘州政务,在她看来,一切都要用数据说话的。
    赵哲是一个政务好手,这么多年湘州的政务都靠她了,所以有一份详细的数据资料。
    同时,她让各个县,都把湘州近十年的情况送了上来。
    湘州十年的数据基本持平,没有出什么问题,这就是有后台的好处。
    湘州有老镇国公跟太女姐姐帮她的盯着,里面的官员都是太女姐姐帮她选好的,湘州的主要官员,不说能力特别强吧,至少没有那种比较差劲的。
    她来之前,可不仅是调查了王府的人,湘州上下官员的详细资料她都有,还都看过。
    她以后可是要成为一名律师的,身为律师绝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虽然她还只是一名法学生。
    看完数据后,再结合现代思维,当然了,她只是一名学生,顶多是做出计划书来,让专业人员评估一下计划书的可行性。
    所以云丞淮再一次的找到了赵哲,把她写的东西给赵哲看了。
    赵哲只扫了一眼道:“殿下用词如此通俗,可在百姓之中流传。”
    “只是,殿下这些文章?”赵哲都不好说这是一篇文章的,“臣能借阅否?”
    云丞淮:“......你是想帮本王润色吧?”
    通篇大白话,放出去那些酸臭文人能笑掉大牙,还觉得她这个楚湘王没文化。
    赵哲忙道:“殿下说笑了,臣就是觉得......”
    赵哲想要找补,都不知道该怎么补。
    殿下这文笔,要不是出身皇家,科举恐要屡试不中了。
    云丞淮摆摆手,“算了算了,先生你就看一下上面的内容就好,本王的文笔不重要。”
    她笑了笑,自己的文笔什么样子,她还不知道嘛,写什么辩词上诉状还行,要她写什么八股文,她一个字都写不了。
    赵哲疑惑的看向手里的一叠纸,随后开始认真开起来,不管王上写了什么,她都得先看完才行,结果越看越入迷,足足看了半个时辰。
    上面开头几个字就是——军政财的分开。
    古代的情况,丞相是管理政务的,却又可以调兵,权力很打,看似六部分开,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没办法细分。
    紧接着就是细分职责,每个人做什么,都要细分出来,以防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
    还有一份官员考核方法以及教育的重要性等等。
    看完手里的资料,赵哲问道:“殿下的意思是重新划分湘州的官场结构?”
    “可这么说,湘州的政务财务都集中在一人之手,军务看似独立,实则藕断丝涟,职责划分又不够详细,地方上出现事情,官员互相推责,要不就是求助,要是她们遇到问题就来王府告状,来找你这个长史,那要她们一众官员有何用?”
    云丞淮因为失恋的原因,说话直接了许多,“南秦的地方官员,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不愿意想怎么办,而是镇压,然后伸手要钱,要到的钱用到百姓身上的有多少?”
    南秦的朝堂氛围很差,差到官员们只为私利,还总是推脱责任,欺压百姓,在百姓本就够苦的日子上雪上加霜。
    “所以以后,湘州的官场结构重新规划,政务堂,财政司,军务司,监察司,安全司,工农司等。”
    政务堂负责处理湘州政务,财政司跟军务司一目了然,监察司应该是监察官员的,那工农司是什么?工部跟司农司的结合?还有安全司?
    赵哲的疑惑,自然就问了出来。
    云丞淮解释道:“政务堂负责的是提出问题跟解决地方无法解决的问题,财政司相当于户部,负责湘州所有用钱的地方,军务司负责各地驻军,但安全司,就是负责个各地的治安管理,像是大理寺跟巡防营的结合。”
    巡防营也是属于兵部的,她这是把地方治安跟军务分开了。
    “监察司除了监察百官,还要注意各地的天灾人祸,监察百司,巡视各地等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