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还有小说是什么意思?看了一本?难道是什么书籍?看了书能知道以后发生的事情?那是神书了,沈流年的脑袋快速运转着。
    而大理寺跟四方司人选择这个时候来,那是因为云丞淮下午进宫了,这不她刚回来人就到了。
    说明大理寺跟四方司的人都在盯着楚湘王府呢,就等着她回来,前来询问。
    她跟沈流年对视了一眼,明白这两家来的目的。
    想也知道,她们查到了沈家,并且确定了,出问题的环节是沈家,不然她们不敢轻易登楚湘王府的门。
    云丞淮牵住沈流年的手握了握,“放心,沈家不会出事的。”
    该说的她都跟皇帝说了,只要皇帝还让她查科举舞弊案,祭祖这件事,抓几个替罪羊,恐就到此为止了。
    第82章
    太庙祭祖, 线香损坏案,在大理寺跟四方司的查证下,是白家身为皇商以次充好,抄没家产, 不再为皇商, 白家为首几人斩首。
    一个皇商而已, 没有在朝堂上掀起什么波澜。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科举舞弊案, 让朝野震动。
    科举是什么?科举是封建时期,皇帝为了巩固皇权,消弱世家门阀而诞生的一种, 公平选官的方式。
    一方面巩固了皇权,一方面给了平民公平的竞争机会。
    科举没有诞生之前, 官员都是由上层人推荐上层人, 在科举制度诞生之后,中下层的人有了进入统治阶级的机会。
    虽然科举的选拔条件单一且具有束缚性, 会让聪明有才之士,固定的选择一个道路, 无法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但是对于这个世道来说, 科举意味着公平公正, 意味着晋升, 意味着普通人可以翻身。
    科举舞弊案一经曝光, 朝野震动,全天下的学生, 百姓都在关注着这件事的后续。
    相比于皇帝只为了面子,史书上该如何评价, 百姓们关心的则是事件本身,那是她们唯一的机会,哪怕是只能做做梦也好的。
    三月初三早上。
    云丞淮没有去御史台,而是去了大理寺。
    前两日皇帝下旨,由她跟大理寺一起负责科举舞弊案,所以这两日她都到大理寺办公的。
    在她的提示下,许拓发现了此次事件不仅是单纯舞弊案,而是泄题案。
    单纯的舞弊,可能只是带小抄作弊之类的,而泄题代表着什么?
    知道科举试题的人就那么多,官位最低的是礼部侍郎,最高的是皇帝。
    当然了,首先排除皇帝,那就是两位丞相了。
    许拓查到是科举泄题后,云丞淮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继续查下去,而是推波助澜,把事情散布了出去。
    现在全天下都知道科举泄题案了,同时关注着这个事情。
    关注的人越多,主审官员的压力就越大,可现代而来的云丞淮深知,关注也代表着保护。
    云丞淮今日到大理寺穿的是常服,亲王的常服也是蟒袍,就是不如官服礼服那样繁重霸道,贵气还是有的。
    这一身是沈流年亲自帮她选的样子,然后送到尚衣局,那边按照亲王的规格制作的。
    那边的人还在感叹,有了王妃就是不一样,终于不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衣服了,她们做着倒是不难,就是伤眼睛。
    云丞淮穿着沈流年搭配好的衣服,来到了大理寺,身上的外袍变成了薄款,人清减了许多,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为了显得她稳重,衣服特意选了烫金的黑袍,贵重又不会呆板,特别的好看。
    天气好了,她来往大理寺跟楚湘王府,多是骑马,这样又给她添了一份帅气洒脱,路上的回头率很高。
    沈流年听说了之后,让她少骑马,多坐马车,这种可可爱爱的吃醋方式,让她忍不住抱住了就不想撒手。
    她能感觉到,沈流年对她态度的改变,一点一点的变软,一点一点的朝着她想要的方式变。
    沈流年属于嘴巴上的矮人,行动上的巨人,嘴上是硬了些,但是为了她做了很多事情,帮助了她很多。
    再加上两人这些日子的感情进展,云丞淮上班都是带着笑的。
    她刚到大理寺,许拓就找了过来,“殿下。”
    “子玉来了。”
    她现在叫许拓叫的是字,还是因为上次上朝,她叫了一声许大人,好几个人回头,为首的是许家的现任家主,许拓的长辈。
    世家门阀就是这样的,一家有多个做官的,像许家,上都城都有这么多了,家族成员还不分布在南秦的各个地方。
    云丞淮只是胡乱想了一下,以她现在的位置,改革变法这种事情还轮不到她。
    事实上,只有开国皇帝变法是最容易的,那不叫变法,那叫新法,不顺从者死,就是这么的简单粗暴。
    许拓又行了一礼道:“殿下,如今南秦百姓都知道了科举泄题案,接下来呢?”
    赈灾时两人合作过,再加上云丞淮让她查到了案件的真实情况,她对云丞淮的能力,还是很信任的。
    所以事事都会来跟云丞淮商量,当然了,她是主官,许拓是配合的,不好自己拿主意。
    至于接下来要怎么做,云丞淮已经有想法了,“本王会弹劾刑部尚书,把涉案人员都关押在大理寺。”
    “还有,你可以查查刑部尚书家嫡长的升官之路,还有这次参加科举,所有世家门阀出身的举人,密切关注她们的动向,包括她们家人的动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