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只不过他的利益符合了寒门学子的诉求。
    高澄看了一阵子书信,其中偶尔掺杂着对九品中正制的维护,也没再继续读下去。
    学子们投信的热情过于踊跃,真要一封封读下去,接下来几天也干不成别的事。
    高澄命人将高隆之请了过来,将自己对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铅活字印刷术的设想尽数与他言语。
    这也引起了熟谙工事的高隆之高度重视,他清楚高澄所说的印刷术对知识推广的重要性。
    雕版印刷术与活字印刷术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关键只在于天才的灵机一动。
    而铅字印刷术则需要高隆之带领工部慢慢研究了。
    但高澄有的是耐心,他叮嘱高隆之先让人将雕版印刻出来,就以《九章算术》等科考书籍为模板。
    高澄将六部交由高隆之、孙腾分领。
    由高隆之领工、兵、户三部,孙腾领吏、刑、礼三部。
    工部、兵部交由高隆之自然是发挥他工事的特长,无论是农具还是攻城器械的制造,有这么一个专业人事,总是会靠谱一些。
    而户部则完全是因为不能将他与吏部一起交给孙腾。
    孙腾如今也来了洛阳,只等李昌仪一到,就能准备将她与元玉仪一起娶进门。
    元玉仪的兄长元斌也无需往晋阳为奴,只不过在洛阳做奴兴许对他来说更加煎熬,尤其是有旧交往孙腾府上拜访的时候。
    太昌六年四月十九,小皇帝在高澄授意下再开朝议。
    高澄命人将来信分为两份搬上朝堂,众寡差距悬殊。
    有一筐是表达对九品中正制的维护,而其余满满七筐都是民众们对不公的控诉。
    “陛下!这就是民意!”
    高澄指着这些书信对元善见说道。
    实物化的民意也给了众人极大的冲击,没有敢和高澄犟嘴,说什么是士族才是民,其余不过是泥腿子。
    在汹汹民意的面前,再也没有人抱守九品中正,高澄也顺利得到元善见的旨意,由他创设一套能够代替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
    朝议在高澄领旨后解散。
    高澄回到中书省,将当日自己与亲信们所述尽数落笔于奏疏之上。
    九品中正制的终结不代表科举制成为唯一的选官制度,至少荫官制度也将得以保留。
    所谓荫官,指的是凭借父荫进入官场。
    为了防止因荫官制度而造成官少人多的现象,高澄也会对荫生予以考核,难度将与县试看齐,为防止作弊,将会在洛阳由高澄亲自主持。
    相当于只需有秀才的学识,就能受荫为官。
    这也杜绝了啥也不懂的官宦子弟,败坏政事的可能。
    不止如此,高澄也会对荫官的前途做出一定限制,真有才学的官宦子弟自然会走正经科举,才能差一些才会去受荫。
    至于察举制,高澄决定让它与九品中正制一起消亡。
    毕竟科举制涵盖了农事、工事、刑法、算术与经典。
    真正有能力的人总能在五科互不涉及的五科之中,找到一条晋身之路。
    对于发明创造的奖励,高澄也将集中在赐爵与物资奖励上,基本不会涉及官位。
    除非是堪比《齐民要术》的成就。
    贾思勰的书稿总会被潜伏的探子想办法抄录,送来洛阳供高澄阅览。
    可惜他上辈子没接触过农书,不然自己就开始默背了,也用不着苦等。
    高澄如今就像一个追更的读者,苦等作者更新,每当听到汇报,贾思勰某一日携友出游,高澄虽不至于寄刀片。
    但也会着人警告那友人,少去耽搁贾思勰的宝贵时间。
    时日一长,除了沉心创作的贾思勰,他的挚友几乎都知道了高澄对他以及那部农书的看重。
    再也没人敢去打扰贾思勰。
    这些都是后话,高澄确定了以科举制为主,荫官制为辅的选官制度。
    并再开朝议与群臣商讨,高澄将自己的良苦用心说得明明白白,碍于他的权势,也没有人敢从中挑刺。
    于是高澄又命人将这一选官制度布告天下,供众人评议。
    作为主要选官途径的科举制,仅凭只重才能,不看出身这个原则就能赢得无数人的支持。
    但也也有许多人提意见,都觉得三年一考太长了,希望高澄能酌情缩短,改为两年一考,甚至一年一考。
    高澄对于这些意见一笑置之:想得美,官员俸禄可是我来掏。
    嗯,小高王已经完全将国库看作自己的私产,也算别样的一心为公了吧,毕竟公家的,都是他私人所有。
    也有人建议每次录取人数少一点,这样就能做到一年一考,多给考生试错的机会。
    但吝啬的小高王怎么可能答应,真以为组织科考不用花钱。
    提到开销,高澄真真正正犯了难。
    开科举本身对于高澄来说并没有难处,整个东魏都是他们父子的一言堂,刀斧加身,谁敢明着反对。
    真正难点在于设立县学、州学这二级官学以及在各地推广蒙学的开销。
    东魏财大气粗不假,当年向佛教化缘,户口收获用来养军,搜刮开的钱粮也早就耗用完了。
    而河北搜检来的户口,所得税收也用来在河南、河北开办马政。
    按理说要搁在今年以前,紧巴着过日子,也能把这笔开销挤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