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他曾担任肆州法曹参军,知晓律法诉讼,是高欢元从中少有的熟悉民事之人。
    五月,尔朱天光麾下部将平定青州民乱,崔祖螭的首级被送往洛阳。
    但这一切与高欢、高澄父子无关,崔祖螭的存在只是为高欢越境发兵沧州提供一个借口而已。
    第二十六章 田垄
    孝昌元年(公元525年)以来,河北战乱天灾频繁,人口流散。
    三年前,即武泰元年(公元528年),葛荣破沧州,大肆屠戮百姓,死者十之八九。
    今年,又有刘灵助裹挟沧州之民叛乱、刘海宝响应信都高氏兄弟占据沧州、以及刁整袭杀刘海宝。
    沧州百姓不能说是水深火热,至少也算民不聊生。
    这也是高欢能够迅速得到河北民众拥护的主要原因,毕竟沧州发生的这些只是河北之地的一个缩影,民众迫切需要一位军事强人的出现,恢复社会秩序。
    太平年间,土地甚为紧俏,然而到了朝不保夕的乱世,却最是廉价。
    因葛荣屠戮等祸事,沧州出现大量无主之地,当高澄领十五万鲜卑妇孺抵达沧州之后,立即为鲜卑部民分配土地,发放小麦种子,并拿出钱财请沧州的庄稼汉们指导鲜卑部民耕种。
    鲜卑部民过够了苦日子,史载他们在并、肆二州的生活状况是‘降户掘黄鼠而食之,皆面无谷色。’
    得到土地、种子,鲜卑部民们热情高涨,他们为了向汉人请教耕种,自发开始学习汉话。
    高澄也按照自己向高欢的提议,为其中成绩突出者提供奖励,进一步激发了鲜卑部民的学习热情。
    这是高澄与高欢的最大区别,高欢心中所想是击败尔朱氏,他的重心放在军事层面,沧州残破,取之无益,所以他选择两头和稀泥,苦一苦冀州百姓。
    他能够接受高澄取沧州的最大原因是,高澄将两万余将士及家眷留在冀州,把十五万妇孺包袱自己背上,带往沧州谋生,如此,既缓和冀州人地矛盾,又不损伤高欢军事实力。
    时值盛夏,绿荫葱葱。
    沧州田垄间,一派忙碌景象。
    渤海王世子高澄一身粗布短衣,顶着烈日带领鲜卑部民们在田间农作。
    虽然作秀的意味很浓厚,但架不住朴实的劳动人民就吃这一套。
    他的皮肤不再似过往白如美玉,俊美的面容上也有许多皮屑。
    送食的稚童们成群结队,背诵着高澄改编的三字经而来。
    “大家伙都休息下吧。”
    高澄呼喊道。
    众人纷纷响应。
    烈日底下耕种,够苦、够累,但受够颠沛流离之苦的鲜卑部民们却乐在其中,这一份安稳是他们所希冀的。
    有几个稚童在父母的授意下,捧着炊饼献给高澄。
    这可不是担心中毒,而让亲卫试吃的时候,高澄接过炊饼就啃,甚至吃得太急,呛着了,不断咳嗽。
    众人哄笑起来,笑声中没有嘲弄,高澄接过侍卫递上的水壶,狠狠灌了两口,这才顺过气来。
    高澄明白,如今鲜卑部民们对自己的尊敬,不再只是因为他渤海王世子的身份。
    “世子,今天还讲不讲故事?”
    有名六、七岁的鲜卑少年大着胆子问道。
    “上次讲到哪了?”
    高澄看向周围的稚童们。
    众人纷纷兴奋起来:
    “讲到西伯文王,遇着了垂钓的姜子牙。”
    “快来呀,世子又要讲故事了。”
    也有稚童呼唤玩伴。
    一时间高澄身边被挤得满满的。
    “好啦,安静,咱们今天接着说《封神榜》。”
    高澄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他辗转于沧州各处鲜卑部民的耕地区,与他们共同耕种,十一岁的身子不能长时间劳累,他就会在田垄上为鲜卑少年们讲故事,选择的也是充满想象力的《封神榜》。
    这一讲,就是整个下午,太阳西斜,高澄在亲卫们的护卫下回到沧州治所饶安城。
    “子惠何必这般辛苦自己。”
    沧州镇将段韶劝谏道。
    高澄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他确实累了。
    泡了会脚,高澄立即动身去找段荣,询问道:
    “姨父,汉民如今又是什么看法?”
    “世子治理沧州以来,与民众约定恢复旧时税制,百姓无不称颂。”
    北魏税收不低,高澄并非不想降低税率,可他有十五万鲜卑妇孺要养,田地里的庄稼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成熟。
    但沧州民众依然对他歌功颂德,毕竟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乱兵们可不会管你具体税多少,田地里的庄稼熟了,抢就是。
    如今高澄约定恢复税制,百姓自己好歹能留口吃的。
    更何况他还承诺,一旦鲜卑部民能够自给,税率会进一步降低,沧州百姓也有了盼头。
    对于段荣所说,高澄还不放心,反复交代道:
    “收税时,切忌层层剥削,我们与民众约定多少,便收多少,商鞅主大国尚要立信,我等治小州,更需民众信服。”
    段荣连声答应,又催促高澄早些回去休息。
    段荣在高欢亲族中算是一个另类,他推崇仁爱宽恕,这与高澄相契合。
    又有高澄与段韶的香火情,因此对高澄甚是爱护。
    在高澄、段荣用心治理沧州时,高欢也在冀州积极整军备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