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此次邀请曹帅过来,有件事情想和你商榷下。”
    见曹文诏脸上露出笑意,周遇吉神情正色道:“那批劫掠暗藏的金银,本帅想着能否派人全都挖出来。
    三成移交陕西赈灾行署,叫陈奇瑜能有效组织灾民,在陕西境内更好的行以工代赈事。
    两成移交流贼平叛前指,让金参赞这边的压力,能相对应的减轻些。
    剩下的那批金银秘密押解进京,毕竟陛下这边,需要开支粮饷的地方很多。
    当初咱们勇卫营和神机营,尊奉陛下密诏,伪装成各部流贼,细节那些地方上为非作歹之辈,在陕西形成的影响很大。
    恰恰是这个原因,使得陕西上下抗击流贼的决心,是空前高涨,这也使得咱们不敢轻易去调动这批金银。”
    “可以,这股风波算是度过了。”
    曹文诏沉吟刹那,皱眉说道:“当初我也在想这件事情,就这般窖藏那批金银,短时间不算什么,时间久了也不太好。
    趁着现在各线没有大的战事,抽调一批可靠的将校和精锐,分批挖走那批金银,押送到各处去。
    金参赞转递的辽前军报,我看了以后很兴奋,不过也清楚陛下这边,所面临的处境是何其大。”
    “是啊。”
    周遇吉轻叹道:“一个流贼叛乱,一个建虏叛乱,当初就像是两座大山,压在朝廷的身上,让人喘不过来气。
    现在靠着陛下的决断,这两座大山有松动迹象了,咱们不能只顾自己,不替陛下分忧和考虑啊。
    先前我还有些不太明白,为何陛下不叫我们一鼓作气,跟这些流贼硬撼到底,现在想想,还是陛下英明啊。”
    “不错,单单是各地官员的态度,包括那帮权贵士绅的做法,这般结硬寨、打呆仗的成效,无疑是最好的。”
    曹文诏点头表示认可道:“咱们真要是不顾一切的,跟那帮流贼硬撼到底的话,只怕勇卫营和神机营麾下,不知道损失多大。
    看看咱们这一路平叛过来,陕西治下各地卫所,都糜烂成什么样子了,拖欠粮饷这般严重,更别提吃空饷喝兵血了,朝廷就算是再怎样充盈,也满足不了那帮贪官的胃口啊。
    我就是不明白了,此前呈递到御前的密奏,有几封了,为何陛下却一直迟迟没有动作呢?”
    回想起这一路平叛,所经历的种种,所看到的种种,曹文诏的内心深处,就涌现出难掩的怒意。
    当初山陕境内爆发流贼叛乱,纯粹是官逼民反所致,错非是这一根源的话,但凡有任何一条活路,都不会有这般多的人造反。
    “或许陛下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周遇吉神情正色道:“别忘了,那陈奇瑜接任陕西巡抚后,可是先后杀了不少的贪官污吏。
    陕西官场的风气,也在一点点改变。
    现在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张献忠这帮流贼,已汇聚在临洮府、陕西行都司的范畴内。
    虽说现在他们麾下聚拢的叛军,规模相较先前少了很多,不过整体战力却提升很多。
    就算想整顿这些弊政,那也要确保前线稳定,不然前后两方都乱起来,朝廷只会变得更被动。”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咱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曹文诏双眼微眯道:“哪怕打上几年,也必须堵住他们的路,不叫他们祸乱山陕,并设法剿灭他们!”
    第二百八十二章 形势大好(2)
    战争对现阶段的大明而言,依旧是主旋律,不管是建虏叛乱,还是流贼叛乱,都非朝夕所能镇压的。
    打了这般久,大明先前的精锐,全都被文官群体葬送了,想重振大明军威,并非短期所能凝聚的。
    何况大明军队的整体建制,是趋于下行的。
    除了靠军机处外派的几处平叛前指,负责保障的那几支兵马,正依靠有序参与平叛,一步步蜕变外,大明实际能打硬仗的强军,规模根本就没有多少。
    毕竟幅员辽阔的大明,依靠10万、20万初步蜕变的军队,无法确保真正意义上的安稳。
    乾清宫。
    “陛下,当前辽西的局势,是愈发明朗了。”
    王洽难掩激动,拱手作揖道:“辽西除了少数几处地域,尚有建虏残部在负隅顽抗,多数地域悉数收复,特别是义州、广宁两地的全面收复,也宣告着辽西稳定已成定局。”
    “据孙督师所传奏报,除辽西那边的战况,毗邻的辽南地域,形势也开始明朗起来。”
    黄立极紧随其后道:“满桂所部在三岔河一域硬撼建虏,为收复辽西扛起重压,随着何可纲所部的东进,建虏想从三岔河威胁辽西,已是不现实的事情。
    在此期间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知晓辽前局势的变动,悍然率部突破建虏包围,从绣岩城一路西进。
    趁辽前局势动荡,跟盖州反抗建虏的辽民合拢,一举夺下盖州城。
    这一格局的变动,亦是确保满桂所部,前期能顶住建虏攻势的根源,何况在金州卫,还有天津和登莱两部,牵制住部分建虏兵马。
    这间接帮助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分担了相应的压力……”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听取王洽、黄立极他们所说,情绪变得感慨起来,其实何止他们所说的那般简单。
    辽西和辽南的局势变动,除了所处各部的动静外,像辽河套一带的各部蒙鞑异动,包括现在还没传来消息的东江军,都拉扯着和建虏麾下的精锐之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