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霍宝心中佩服不已,这是厚道通达。
    贾源来去匆匆,牛二郎又得了霍大伯吩咐,往城里叫人去了
    “走,都走!”
    霍大伯的决定也痛快。
    霍二太爷都能有所决断,霍大伯更是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城里赁下的院子,直接交给牛大郎。
    至于占了滨江之事,到底是“谋反”,霍家这几个知情人都隐下没提。
    牛大郎看着跟在妞妞身边的儿子,不免迟疑。
    他们兄弟两个都在千户所,小凳子之前都托付给霍大伯、霍六婶照看;如今霍家人走了,小凳子就落单了,没人看顾。
    不过犹豫再三,他到底没有开口,说到底是两家人,已经沾了霍家许多光,就不要再添乱。
    等到霍家雇了马车,装好了行李。
    贾源去而复返,同来的还有贾演、史今。
    贾演已经看了薛彪手书,没有提什么留人的话,却也回了亲笔信。当着霍五、史今的面提了贾、薛亲事不变。
    史今这里,神色莫名,再次开口请霍五看顾堂弟、堂妹。
    霍五看在眼中,心有所动,痛快应承。
    因与霍林约的是酉初前渡口见,霍家一行就没有耽搁,用了午饭就离开金陵。
    牛大郎让二郎留下看顾小凳子,自己亲自渡口送人。
    霍宝也没有急着去粮铺寻薛孝,而是送老爹去渡口。
    将到渡口,就见贾源骑马在路边候着。
    贾源身后,停了两辆大车,上面堆的高高的,盖了油布,赶车的不是官兵,是家仆装扮。
    “五哥,幸不辱命!”
    贾源见到霍家马车,下马招呼。
    霍五看着那两辆大车,不见欢喜,反而皱眉道:“这……会不会太多了?你刚升任,莫要拖累了你!”
    贾源挑眉道:“五哥放心,这一车是弟弟我张罗的,另一车是史今弄的……军中消息最快,估摸他也晓得滁州消息……”
    这滁州除了州府,自然也包括辖下陵水、曲阳、滨江三县。
    霍五爽快道:“这情,五哥领了!咱们兄弟离得近,合该常来常往,下回好好喝两盅!”
    贾源闻言面上带了欢喜,低声道:“正有事,求五哥帮我!”
    “说来!”
    “城北千户所出缺,新知府给他小舅子补了缺,他小舅子之前在邳州千户所任百户,如今该接了调令南下了……”
    “放心,交给五哥!”
    “那兄弟就等五哥的好消息!”
    “好,等着!新知府贪财,你就多预备些银子,不够了就跟你五哥提!”
    “再不会同五哥外道!”
    渡口人多眼杂,贾源就此作别。
    霍五、牛大郎一人赶了一辆马车,继续往渡口。
    渡口,霍林一家已经到了。
    一个女眷,两个孩子。
    女眷是霍林之妻,两个孩子都是十来岁年纪,是霍林一子一侄。
    亲族相见,少不得又叙了辈分。
    这边寒暄完,那边朱刚带了童军装好了船。
    牛清留在北渡口,倒是使得霍五身边没人。
    “你带人护送大家过江,我在这边渡口等你!”霍宝吩咐朱刚。
    朱刚领命,分派童军上船。
    霍五见状,没有拦着,只是对儿子交代道:“盐也好,铁也好,都没有你重要!”
    “常州是七叔经营的地盘,松江是八叔老家,儿子不会鲁莽行事!”
    “你记住,你是爹的命根子!”
    “爹也多保重自己,可不能再病了,爹是孩儿的主心骨!”
    父子俩说着话,都带了不放心。
    远处传来“踏踏”的马蹄声响。
    父子两人望了过去,就见几骑由远及近,为首的不是旁人,正是薛孝。
    “宝兄弟一直没去铺子,我怕有事,过去寻五伯与宝兄弟,才晓得五伯今日就折返。都是我的错,清大哥留在江北,我就当带人在五伯身边护卫……”薛孝翻身下马请罪。
    “我就是接人,又没有什么事儿,哪里需要守着我?大家都等米下锅呢,粮铺的事是正经。”霍五摆摆手道。
    霍五与霍林约定折返时间时,并没有在人前,因此薛孝不知,自然怪不得他头上。
    眼看童军都上了船,薛孝又同霍宝商量:“宝兄弟,要不还是我送五伯他们过江?”
    “谁送不是送,不用折腾了,让朱刚去就是了。”
    目送着霍五一行的船离开,霍宝才问道:“粮铺那边,眼下能运出来的粮食有多少?”
    “我们老爷去年在金陵储了四仓粮,新粮只有一仓,其他三仓是官仓里兑出来的陈粮。这大半年,往常州去了半仓陈粮、往滁州送了半仓陈粮,如今还有三仓粮食!每仓储粮一千石!总计三千石!”
    一石粮一百二十斤,三千石,就是三十六万斤。
    两万六千人分,人均将近十四斤;八千人分,人均四十斤;四千人分,人均九十斤。
    解燃眉之急够了。
    江北大旱,江南却是下雨了,不会耽搁夏粮。
    等夏粮下来,粮食丰盈,买粮就也容易了。
    似乎,一切都变得顺当起来。
    第69章 到底谁村
    等到朱刚送完人回转,已经暮色四合。
    霍五将马车留给了儿子,霍宝招呼薛孝上了马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