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清河公主也看不出两人是何心思,只是按照父皇的意思说道。
    “父皇也交代了,待今日散朝之后,父皇想留左丞相和摄政王一同在宫中用膳,届时太妃娘娘也会到场……”
    第68章 配三夫四侍!
    左丞相章淼一听能见到女儿, 顿时眼睛一亮,毕竟许久未见女儿了,心中着实想念, 外臣不能入宫, 妻子虽然是命妇,却也无诏不能去后宫面见太妃,此时听到清河公主这般说,左丞相自然心动。
    摄政王虽说面无表情,可是听到要去见淑太妃的时候,放在身侧的手轻微的动了一下。
    “陛下留膳, 臣自当留在宫中。”
    有了摄政王的答应,左丞相也点点头, 表示不就是吃饭么?没问题!
    清河公主圆满完成自家父皇的交代, 虽然不明白父皇为何要让她上朝见到各位朝臣,但是父皇说什么总归是对她好,当时吉祥公公去长寿宫叫她的时候, 太妃娘娘还有些惊讶,只是之后拉着清河公主的手说让她好好做, 她这才放下了心。
    朝臣们喝了姜汤,重新换上了皇帝准备的备用衣服之后, 这才重新站在了金銮殿上, 秦泽川重新出现在龙以上, 大殿之外天空依旧是金色的字体在昭告着世人他们的皇帝陛下为了他们做了什么才有了如今的雨水。
    暴雨声遮盖住了大殿内的沉默,秦泽川知道, 短时间内, 这些官员们大概不会想参自己这个皇帝了。
    “众卿家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这会儿谁还敢说什么?众人皆是沉默, 最终还是作为左丞相的章淼走了出来,站在了大殿中央开口。
    “启禀陛下,今礼部尚书下狱,清河公主册封之事不容拖延,不如便将此事安排给礼部右侍郎梁辉全权处理。”
    毕竟天降神雨是好事,趁着这个机会册封公主,那就是好事中的好是,秦泽川立刻觉得自己这个外公上道,礼部右侍郎梁辉也赶紧站了出来,接受了这个重任。
    之后就是讨论关于之前朝中打算提前安排赈灾事宜的事情,这会儿神雨降临,百姓们的粮食能长成,今年就必然能够迎来大丰收,户部尚书立刻走了出来。
    “启禀陛下,今日陛下得上天庇佑,神雨得陛下之感召来到我们大雍朝,陛下之威名,之慈名,之仁善,皆被天下所知,广传四海,庇佑民生,臣替这天下的老百姓们叩谢陛下的恩德!”
    仲密是个办实事的,很少有这样说好话的时候,此时这马屁拍出来,让周围的官员们都羡慕的很,秦泽川听罢也是感觉到仲密是真的高兴。
    比起其他乱参的官员,户部尚书仲密最操心的,就是民生问题和国库问题,对于皇帝家里的事情根本就不关心,现在是真的对帝王感激无比。
    “上天降下此神雨,朕心中也是万分激动,今年本来朕也是担忧大旱落入大雍朝,伤及朕的百姓们,如今虽天降神雨,可百姓们种田不易,清河公主册封之事乃天下大喜,朕打算与民同乐,免税一年,众卿家以为如何啊?”
    朝堂上其实到不那么缺钱,只是如果真的发生连续的三年大旱,是绝对不可能不死人的,国库之中的粮食顶多能够吃到后年年初。
    如今免税一年,也足够百姓们休养生息,待到时候自己再发疯之后,只希望这三年大旱全都抵消。
    皇帝都这么说了,朝臣们还敢说什么?立刻纷纷赞扬陛下的功绩,以及公主的好名声,此时谁还关心曹家之前怎么被人刮骨啊?风调雨顺一整年啊!如果陛下每年刮一家,换来百姓们一整年的风调雨顺,那陛下随便刮啊!
    朝堂上这才正经起来,说起了之后的民生,还有一些各地的折子之类的,本来大部分都是害怕有灾情的,现在只要在大雍朝范围内都风调雨顺的话,他们就不担心了!开始准备将陛下免税的恩德四散各方……
    终于没了搞幺蛾子的,秦泽川处理了一些重要的事情,之后又送两个违法乱纪的官员进了监狱抄家之后,这才正式退朝。
    退朝之后雨还在下,天边的金色字体还在,不少人一边在偏殿留膳,一边开着窗子看窗外的雨,不知道在长安之外的地方,大家看到的景色是否跟他们看到的一样?
    摄政王楚墨和左丞相章淼则是在内侍的带领下,到了陛下的宫中用膳。
    皇帝有专门待客用膳的大殿,等楚墨和章淼两人被引着到了大殿之后,便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主位上的皇帝。
    皇帝身侧左边是淑太妃,她看起来气色很好,眉目之间没了郁郁寡欢之色,竟然是变得温柔无比,嘴角还带着笑容。
    皇帝的右侧是清河公主,也是未来的福慧明承公主,她端坐在那里,也是一副天家气派。
    “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妃娘娘,拜见清河公主。”
    章淼和楚墨一起行礼,秦泽川直接挥挥手。
    “今日乃家宴,不用多礼,两位爱卿入座吧。”
    两人依旧是被安排的一左一右,章淼就坐在淑太妃下面的位置上,只要抬头便可以看到女儿的模样,让章淼眼睛微红,已经十年未见过女儿了,章淼哪里能不惦念呢?
    摄政王坐在右侧,只是目光会扫过淑太妃,恍然之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淑太妃也就比秦泽川这个皇帝打大了十四岁而已,她还是孩子的时候已经开始抚养秦泽川这个皇帝了,秦泽川今年也就是三十五岁出头,要说淑太妃,还很年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