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老护国公立即说:“老臣是想告老。”
    燕回声盯着他问:“不去观礼?”
    “这告老了之后,先歇歇嘛,四处走走,也不是不行。”老护国公年轻时去过南楚,一晃几十年了,以后他的小孙子要在南楚生活一辈子,死后估计都要埋入南楚皇家的皇陵,他这把老骨头,趁着能动弹,难道不能去瞧瞧吗?
    燕回声默了默,“老国公啊,孤觉得,您还能为朝廷效力十年。”
    老国公敬谢不敏,“太子殿下,老臣就问你,这一仗老臣打的如何?”
    “好。”除了好,没话说。
    “那就是了,老臣也不要奖赏,老臣就要告老。”老护国公开始诉苦,“老臣这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梁江山社稷,太子殿下啊,您不能不近人情啊,老臣一把年纪了,从去岁腊月,到今年开春,老臣可是差点儿把老命都搭上,您体恤天下百姓,就不能体恤体恤老臣?老臣也不求旁的,孙子都长大了,能独当一面了,老臣也该卸下重担了吧?”
    燕回声无言反驳,半晌才说:“老国公,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您就算想告老,也缓个一年半载啊。”
    “不缓了,老臣十多年前,就答应过你姑祖母,等哪一日朝廷安稳,你长大了,能立得住了,老臣就带着她出京去走走。”老护国公打感情牌,“太子,你可不能忘恩负义。”
    燕回声被冻住,好家伙,为了告老,连忘恩负义这话都对他说出来了,他还能说什么?
    他能说,他也想去吗?但那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好好做他的太子。
    第732章 不准(二更)
    谁能想到,老护国公也想告老将身上的担子扔给周卫三兄弟,也去南楚呢!
    就连跟他做了一辈子夫妻的盛安大长公主也是没想到的,她在计划里,就没考虑老护国公,没觉得他为国为民着想了一辈子,如今能撒手,在她的想法里,他不得亲眼看着太子殿下登基吗?
    这可真是出人意料了。
    苏行则找来时,便看到了燕回声无言地看着老护国公,似乎被他堵的无话可说,也似乎十分头疼,而老护国公,好像心情还不错?
    老护国公看到苏行则,笑问:“行则,那小丫头也给你来信了?”
    苏行则知道他说的是苏容,点头,“回老国公,正是。”
    “她信中说什么?”
    “半年后大婚。”
    老护国公哼哼两声,“胡闹。”
    苏行则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觉得有点儿太急了。
    老护国公站起身,“你是不是有话要与太子说?你们两个说吧,我回去歇着了。”,他说完,自己走了。
    苏行则在老护国公离开后,试探地问燕回声,“太子殿下,您与老国公这是……”
    燕回声叹气,“老国公想回京后就告老。”
    苏行则一惊,“老国公身体还是十分硬朗的。”
    打了几个月的仗,也只病了一次,军医给开了几副药,养了几天就好了。
    燕回声道:“孤也觉得,但老护国公说,他为大梁戎马一生,晚年了想享享清福,带着姑祖母四处走走,孤若强硬拦着,便是忘恩负义。”
    苏行则:“……”
    话说的这么严重的吗?
    他沉默了片刻,替老护国公说话,“护国公府世子与两位公子都已能顶事儿,老国公若告老,其实也可行。”
    燕回声看他一眼,“老国公是想去南楚。”
    苏行则顿了顿,“其实臣也……”
    “不,你不想。”燕回声开口截住他要出口的话,“都去南楚了,孤身边还能有几人可用?”
    苏行则轻咳,“臣是会回来的,就是去观个礼。殿下知道,臣爱护七妹,她从小到大的生辰礼,臣都不会错过,更遑论如今要大婚了。”
    燕回声面无表情看着他,“她每年都要过生辰,一年一次,难道你以后年年都要去?如今半年后她大婚,再半年后,她即位登基,你都去?来来回回地折腾,你还做不做事了?”
    苏行则无奈,“这……只大婚去一次……”
    “孤不同意。”燕回声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孤回京城,你要留在边境,做好战后与大梁的善后交涉事宜。”
    “可以留护国公府世子在。”苏行则推荐人选,“还有谢小王爷。”
    “谢临孤要带回京,周卫也要随孤回京,不过他会稍晚几日再走,老护国公告老了,京城的护国公府,总要留人主事,孤将周深、周澈留在这里,但以防大魏再有诡计,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是要你坐镇。”燕回声道。
    “但半年,也能做完了……”苏行则还想争取一下。
    “那就做完再说,总之现在孤不同意。”燕回声毫不留情,放跑了一个老护国公,他是没法子,但不同意苏行则,却是可以。
    苏行则无奈,后悔他应该早来一步,赶在老护国公说出告老的话之前,太子兴许就能同意了。如今可好,他不知道能不能在半年内解决善后事宜,总不能让七妹推迟大婚等他吧?
    燕回声安排了人手与事宜后,与老护国公一起,带着人回了京城。大军还在边境驻扎,燕回声与老护国公等人都是轻装简行。
    回到京城那日,皇帝率文武百官出城相迎,百姓们齐齐出动,想瞻仰将军们的风采。御林军与五城兵马司、京兆尹的人忙了个人仰马翻,连忙合力封锁了街道,挡住了百姓们的热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