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晚唐浮生> 晚唐浮生 第1147节

晚唐浮生 第1147节

    历史上唐昭宗在神策军覆灭后,还有钱重新编练十万新军,靠的就是各镇上供以及丰富的商品税以及各种关卡的商业税收入。
    藩镇是你的,你收两税,然后上供一部分。但商品税是朝廷的,你不能插手——这是理想情况,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博弈,但朝廷能大量收取商税也是事实,至少可以和地方藩镇讲讲条件,分享收入。
    简单来说,晚唐正是中国历史上商业大发展的时期,商税也是第一次在中央财政收入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
    其实晚唐时期的商税还算可以接受的,税款摊入商品价格之中,最终销售价也没多离谱。
    到了北宋时期,那就真的夸张了,北宋朝廷有一个十分恶劣的习惯,什么东西赚钱他都要插一脚,有的甚至由官府专营,而不是像唐代那样官营、私营都有。
    以煤炭为例,中唐时期开始有人大量使用,到晚唐五代出现了产业化的苗头,到北宋时大发展,于是宋廷直接拿过来专营,不许私人插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腊月,“时连日大雪苦寒,京城鬻炭者,每秤(15斤)钱二百”,即官营煤炭批发出去后,终端商人卖十几钱一斤,开封百姓纷纷表示用不起。
    眼看着冻死不少人了,宋廷“令三司出炭四十万秤,减市直之半,以济贫民。”
    宋廷半价卖四十万秤的煤炭给百姓过冬,即一斤要七文钱,虽然还是偏贵,几乎是粮食价格的两倍,但寒冬腊月间却是刚需,不得不买。
    结果“自是小民奔凑,有践死者。”还酿成了踩踏事件,死了人。
    当然,这也就是开封城里的百姓买得起了。
    一斤煤炭七文钱,怎么不去抢?于是北宋皇陵的树木都被人偷偷砍了取暖,也是活该。
    未时三刻,倾覆的马车终于被清走了,道路再度恢复畅通。
    元行钦、张居翰二人护卫着哭哭啼啼、神思不属的高氏,一路紧赶慢赶,很快回了临朔宫。
    第069章 第二次科举改革
    高氏入宫之时,邵树德正在与宰相们商讨新的科举方案,即本朝以来第二次科举改革。
    建极四年的时候,大夏科举第一次改革,主要有三项。
    第一项是卷面誊抄,主要是防止考官通过笔迹以及卷面上的特殊记号认出考生。
    第二项是糊名,也就是把名字遮住,不让考官看到。
    第三项是降低诗赋比重。简单来说,第一场杂文考试中,考生所写的诗赋中有犯韵、错字的情况,仍可算通过。
    比如,当年有考生写的六韵十二句律诗中,三处犯韵,也被打为及格通过了。
    所谓杂文,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场,考察考生们的写作能力,包括诗、赋、论、歌、表、笺等在内的不同体裁、格式的命题作文,每一个体裁的文章都要合格才可。
    最近几十年,诗赋的重要性已经低很多了。毕竟国家多事,考官们更看重第三场策论。诗赋只要写得中正平和,不犯错误即可,文采已经不是特别看重。
    甚至于,以往不太受人看重的论文,也开始走俏了,有考生就凭借一篇《演论》得到考官青睐。
    毫无疑问,建极四年的这项改革,等于进一步降低了诗赋的重要性,三处犯韵都能被通过,明显利好文风不盛的老少边穷考生。
    “建极十年科考定于三月末。”邵树德喝着刚送给大諲撰的紫笋茶,道:“杂文一项,诗赋不再必考,体裁不限。”
    “是。”陈诚、赵光逢、萧蘧、裴贽、卢嗣业、裴禹昌等人纷纷应下。
    杂文这场考试,一开始其实并不是必考诗赋,到唐玄宗时才成为定制。安史之乱后,诗赋有时候是必考,有时候非必考,邵树德这次钦定诗赋不再是必考项目。
    当然,学还是要学的,万一考到了呢?当别人写的诗赋不忍猝睹的时候,你写得很不错,那就是加分项。
    “第二场帖经考试,现在是几道?”邵树德问道。
    “五道。”礼部尚书裴禹昌答道。
    自唐以来,帖经考试五道、十道甚至二十道都有过,今只有五道。
    帖经相当于填空。即把经书翻到某一页,左右两边掩没,只留下中间一列,再把这一列中任意三个字盖住,让考生写出被盖住的三个字,三字为一帖。
    这一项考察的是背诵能力和记忆力。
    最开始就是只考五道,要求是“五经通三”,即至少对三道才算过。
    邵树德了解过,近年来被这一项刷掉的考生不少。
    “近年以来,此道稍坠。”他说道:“上至元辅,下及庶僚,虽负艺者极多,能贴经者甚少。恐此一节,或滞群才。”
    邵树德这话的意思是,让你们这些宰相来考帖经,都不一定能得60分。
    有些考生或受战乱影响,或因生计艰难,读书背诵的时间大大减少,这一项不宜过难,因为容易刷掉一些有真材实料、精于实务的实干派。
    “五经通二、通三皆可。”邵树德直接乾坤独断,降低了难度。
    以前是60分,现在40分也行,这给一些偏科考生带来了福音——有人默写填空真不行,但策论写得极为精彩,对国家大事有独到的见解,如此改革后,他们的机会更多了。
    “陛下,礼部曾提出增加对义考试,不知此事……”不光邵树德提意见,宰相们也在想办法改革,这会陈诚便提出了建议。
    “对义”考试就是阐述对某段经义原文的理解。
    这项考试也是近年来才慢慢提出的,历史上五代曾一度加入考试,放在帖经之后,即考完杂文、帖经之后考对义,三场都考完,再考策论——考试的顺序,其实也有过变化,有时候第一场考帖经,但晚唐五代的顺序是杂文、帖经、策论。
    听完陈诚的话,邵树德仔细想了想。
    “可以加进去试试。”只听他说道:“考五道,通三即可。”
    具体通几道,其实也是有说法的。毕竟录取名额有限,通三道是及格,五道全对也是及格,但在选拔之时,还是有区别的。五题对三题,只表明你不会被当场黜落,究竟能不能考上,也不一定。
    “策论不用改了,但考试题目需要更加切合实际,比如黄河治理、草原贸易等等,这两年的题目就很好。”邵树德说道:“如此,杂文、帖经、対义、策论,一共四场考试,题也不多,两三天便可考完。”
    “是。”群臣齐声应道。
    “最后,朕决定,将一年一考,改为三年一考,录取员额不变。”邵树德又道。
    此话一出,大伙稍稍有些震惊,但其实也在他们意料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夏已经渐渐不需要那么多官员了。
    在最开始的时候,邵树德为了拉拢文人,又是让依附自己的萧遘等人收卷子,接受考生投靠,又是提高录取员额数目,狠狠刷了一波文人的好感。
    一般而言,这都是自己人。
    大夏开国之后举行的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更是自己人。
    但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即朝廷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剩余尚未控制的州县越来越少,对官员的需求已经没那么大了,那么适当降低录取人数,也就成了必然。
    一年一考与三年一考,是三倍的差距。
    当然,你也可以降低录取人数。比如去年录取了七十人,你可以降到二十余人,但邵树德觉得这样太折腾。每年都考,第一年没考上的学生直接就住在京城不回家了,如今甚至有在洛阳、北平住了十年之久的外地士人,实在有些夸张。
    还不如改为三年一考,明年三月没考上的,麻利点回家,两年多后再来。
    “诸位师长可有意见?”邵树德说完,看向众人,问道。
    “陛下圣明。”陈诚带头回道。
    “陛下圣明。”其余几人也陆续回道。
    失望么,肯定是失望的。他们还好,天下士人肯定更加失望。但说实话,现在就剩南方和西域一些地方没打下了,让你们去那当官,去不去?很多人怕死,多半就不去了。
    那就别叽叽歪歪!
    邵树德只关注武夫们的情绪,文人的统战价值,就当前而言,远远不如武夫。
    而经过今天这么一番商议,考试内容及流程大致也定下了:
    第一场杂文,考两道题,诗赋歌论表笺疏等多种体裁中随机抽取两种,考察你的写作能力。其中,表、笺等更是标准公文写作格式,作为预备官员,肯定是要精通的。
    写得文辞通顺即可,但你最好有点文采。考官也是人,在录取名额一定的情况下,文采好的肯定更能博取好印象,关键时刻或许就发挥作用了。
    第二场帖经,邵树德有点犹豫是不是增加几道题,毕竟题目越少偶然性越大,但最后决定明年还是考五道题,对两道即可——这是客观题,有标准答案的。
    第三场对义,考五道经义解释,算半主观半客观题,对三道才算合格。
    第四场策论,一般是针对实际事务,写下你的见解、剖析、推论或解决方案。
    考试难吗?看起来不难。但大夏礼部每年给一百个名额,还真招不满,刷掉最多的居然是帖经,即五道填空题难住了至少两三成的人,做题家们不给力啊。
    当然,这或许和风气有关。
    即便盛唐之时,士人们也很喜欢出去玩,闷头在家读书的比较少。
    晚唐之后,因为时局的关系,很多文人还要花时间练武。
    比如理蕃院主簿刘去非,这厮明明是个文人,担任县吏,但“性粗鄙”,熟习骑马射箭,勇于近战搏斗。
    这种文人,与做题家完全是两个路数,你让他默写填空,五道题对两道已经不容易了。但换成明清的读书人,正确率一定大幅度攀升,甚至五道全对都是易事,因为考试时并不会选特别偏、特别怪的题目。
    简单来说,此时的文人,与明清时相比,武艺更出众,读的杂书也多,有的人甚至喜欢看兵书。且因为要考诗赋的缘故,文采也更加华丽,而这种文采华丽,也带来了性格、气质上的超脱、随意。
    比如当年祖咏考进士,要求写五言十二句,他写了四句《终南望余雪》就交卷了。考官大惊,说你这不行啊,祖咏对答“文辞尽矣”,不必画蛇添足,后来也被认可了。
    没有明清时那么循规蹈矩,个人意志与特色比较重。
    总而言之,作为大夏第二次科举改革,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且针对实际情况,比如考生的死记硬背能力偏弱、官员数量渐渐充足、士林过于追求浮华辞藻等,进行了一定力度的调整。
    改革,不是你想怎么改,就瞎几把改,或者一步到位抄别的王朝的制度。你要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慢慢做出针对性的改革,小步徐进是最好的策略。
    当然,到现在为止,改革其实尚未完成——
    “朕属意各道分榜,风声都放出去了,诸位师长可曾拿出切实方案来了啊?”邵树德问道。
    “陛下。”陈诚上前道:“皇夏今有直隶、河南、淮海、关内、关北、河西、陇右、剑南、河东、河北、辽东、湖北、黔中、江西、福建十五道,另有藩镇若干,湖南、淮南也有大量士人跑来应试,实不好定。另者,若按户口来定,则人烟稠密的河北当给予相当名额,然臣阅河北才子之文章,其谬多矣……”
    陈诚的意思很明白,如今天下尚未一统,有些地方还是藩镇模式,你怎么给名额?另有不服王化的湖南、淮南、清海军等镇,亦有士人来京考试,且还不少,你怎么算名额?
    另外,如果按人口、经济来算,河北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但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河北考生的水平一言难尽。你就是给他十个名额,帖经、对义这两门的硬指标就刷下去了,最后如果只录取了一两个,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考试,不是按分从高到低数人头的,每一场考试都有硬指标,比如帖经里的“五经通三”。
    “臣亦请天下一统之后,再行分榜。”赵光逢也上前说道。
    邵树德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倒背着手在殿内转了一圈后,叹道:“也罢,就按陈卿、赵卿说的办。但这事不能拖太久,要尽快厘清。”
    他以前多在打仗,或者谋划各种统战乃至赚钱的门路,对科举只关注考试是否公正。
    建极七年,他亲自主持了一场殿试,这算是离科考最近的一次了。但能参加殿试的,都是已经中了进士的考生,水平自然是可以的。
    也是在上个月,他才第一次知道居然有那么多考生没法通过帖经考试,这让他大跌眼镜。明清时的做题家甚至夸口“倒背如流”,如今怎么是这种操行?明明最简单的客观题考试,就是不会,真他妈的!
    说到底,一百五十年的藩镇割据,对文人的影响很大啊!
    第070章 加班!
    唐代科考,除进士科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科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