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与穿来的将军丈夫在边疆养娃[七零]> 与穿来的将军丈夫在边疆养娃[七零] 第357节

与穿来的将军丈夫在边疆养娃[七零] 第357节

    梁康不自信地问秦清曼,对于秦清曼,他是非常信任的,虽然害怕,但真要有要事,还是会征求秦清曼的意见。
    “梁康同志,你怎么不能胜任?”秦清曼笑着鼓励梁康:“你想想,赵春静不在的时候组织部门的事不都是你在办理,你可有出过差错?”
    “没有,秦同志,我敢向主席保证,我绝对没有出错过。”
    说到工作,梁康脸上的彷徨消失了,眼神也坚定起来。
    “所以你放心,你只是换一个新称呼称呼,工作还是曾经的工作,相信自己,我们也相信你。”秦清曼还挺欣赏梁康。这个人。
    大家一个办公室,梁康是个什么脾性人品,能力如何,她当然清楚。
    也是因为清楚,今天郑安国他们提议梁康时她才没有反对。
    “谢谢……谢谢秦同志。”梁康向秦清曼鞠了一躬才在孟飞与彭晓楠羡慕的目光中收拾自己的材料,然后去了方明杰的办公室。
    任命文件由方明杰这个公社党委书记盖章与下发。
    下午,到下班时间点秦清曼收拾好自己的办公桌就离开了,她没有去跟郑安国他们汇合,因为她跟黄婉清约好要逛逛供销社。
    镇供销社离公社不远,秦清曼慢慢走了几分钟就到。
    黄婉清下班的时间点与公社一样,这会黄婉清估计才刚刚坐上郑峰的马车,离到镇上还得十几分钟,趁这十几分钟她打算先逛逛供销社。
    家里很久都没有添置东西了,她去逛逛,有合适的就买上。
    一个镇只有一个供销社,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供销社里的人都非常多。
    就算是下班的时间点,供销社里挑选商品的顾客也不少。
    秦清曼没想清楚要买什么,干脆就顺着一楼的柜台慢慢逛了起来。
    这不是她第一次逛这个年代的供销社,但每逛一次还是被深深震撼着。
    所有的柜台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品。
    小到百姓需要的一针一线,大到脸盆,水壶,应有尽有,她甚至还看到了一台电视机,外表的米黄色的方方正正盒子,此时很多人都围着电视机打量着。
    所有人的目光里都有着喜欢与感叹。
    看到电视机,秦清曼只愣了几秒钟就回神。
    我国1958年就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只是因为电视机刚问世画质不怎么清晰,价格超级贵,一般家庭负担不起才没有普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在不断完善。
    这年月在镇上看到电视机也能理解。
    毕竟此时的电视机开始量产普及,71年黑白电视机传到他们这边远小镇也在情理之中。
    “同志,这电视机怎么卖的?”
    哪怕此时整个红旗镇都没有谁家有电视机票,但一些识货的百姓还是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这架电视机放在供销社最中间的大柜台上,这个位置是整个供销社位置最好的,四面八方都围得有群众,听到有人问电视机的价格,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秦清曼也看了过去。
    她倒是没想买电视,主要是这个时候的电视机没那么实用,他们这冬天半年的冰雪期,这半年靠山屯是没有电的,没电电视机就成了摆设。
    也就等师部那边的家属区修建好后看电源能不能稳定,如果能稳定,到时候再弄台电视机还行。
    现在还是算了。
    秦清曼不感兴趣,感兴趣的群众却不少。
    面对众人的视线,售货员把胸膛挺得高高的,介绍道:“这台电视机是南京产的熊猫牌,售价960元,必须有电视票才能购买。”
    “多少!”
    随着售货员的话音落下,人群里响起了不少惊呼声。
    大家都被售货员嘴里冒出来的价格惊到,这时代大家的工资都偏低,一个月能有三十多块都是农场领导级别的待遇,普通人只有二十来块钱。
    眼前这台电视机售价高达九百多,一人就算是不吃不喝攒好几年都不一定攒到。
    所有人打退堂鼓了。
    买不起,实在是买不起。
    “同志们,大家别着急,听我说。”几个售货员见所有群众都摇头准备离开,赶紧阻止。
    “同志,就算再听你们说都买不起。”有人是真心喜欢电视机,离开前忍不住回了售货员一句。
    “这位同志,所有的同志,大家都别着急,听我一言。”刚刚说话的售货员见群众们转头看了过来,才接着说道:“这台电视不卖。”
    “不卖展出来干嘛?”
    不少心急的人忍不住怼了售货员一句。
    “同志们,别着急嘛,你们听我解释。”售货员被怼了也没生气,而是笑容满面道:“这台电视不卖,但我们会在营业时间里放电视,谁要是感兴趣都可以来看。”
    “不买也能看?”群众们沸腾了。
    “对,不买也能来看电视,我就是本地人,当然知道大家的收入情况,买一台九百多的电视机,除了家里几口人都吃国家粮还有可能,但能拿出来跟愿意拿出来是两回事,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不舍的。”
    “绝对不舍得,太贵了。”
    人群里,不少人都点头赞同。
    这价格比家里娶亲嫁女置办的嫁妆彩礼还要贵一倍多,还真舍不得。
    “所以这台电视机才不卖,我敢说这台电视机是我们镇唯一的一台,大家要对电视感兴趣就在营业时间来看看,我们每天会放不同电视台给大家看,有唱歌的,跳舞的,还有电影、电视剧,好多能看的。”售货员笑眯眯看着众人。
    “现在能放吗?”
    有心急的人问了一句。
    “今天还不能,我们还得在楼顶驾天线接收信号,没信号是看不了电视的。”售货员歉意地看着大家,她的解释也让人能接受。
    “那明天可以看了吗?”听说能在电视上看电影,不少人心动了。
    他们这冬天因为气候的原因,下乡的电影少,所以人人对电影都非常热爱,听说电视机能看电影,大家又心动又好奇,甚至还有人向售货员追问起明天放什么电影。
    “同志们,我也不知道播放的是什么电影,这样,我们的工作人员会连夜把天线架好,明天供销社一开门就给大家打开电视,放出来是什么电影,我们就看什么电影。”
    售货员说完又补充了一句,“电视是接收信号才能播放,所以我们确实不知道接收到什么信号,能放什么电影。”
    “好吧,那我们明天来。”
    群众搞清楚怎么回事,不仅没有马上回家,反而是挑选起货品来。
    瓜子、花生、坚果、糖果,这些都是畅销品。
    一会的功夫就都卖完了,还有不少人没买到。
    秦清曼看到这算明白怎么回事。
    此时的电视机还不能全民普及,也没多少家庭能拥有,供销社估计都只有能力弄到一台,一台电视卖给谁都不会利益最大化。
    还不如免费开放给群众,让大家熟悉电视机,热爱电视机,等以后技术更成熟,电视机价格没那么贵,又或者是群众收入增加时,只要供销社能提供电视机,绝对是有一台卖一台。
    秦清曼遗憾这个时代不是改革开放时代,不然凭借着后世的超前知识储备,她觉得能成为第一批万元户,百万元户,甚至亿万富翁。
    可惜,现在还不能允许私人经济。
    带着遗憾,秦清曼去到卖肉的柜台,此时供销社里还有不少人,也就这个柜台的人少,想到家里的肉消耗得差不多,她打算割十几斤肉回家。
    买完肉,秦清曼没提着走,而是寄存在卖肉的柜台里,她还要去楼上看自行车,提着肉不方便。
    卖肉的售货员很热情,给秦清曼写了提货的条子,并拍着胸膛保证给秦清曼把肉看好。
    秦清曼谢过对方看了看手表,发现离黄婉清到的时间差不多,干脆就走出了供销社。
    刚出门,就见到黄婉清正在下车。
    “郑峰叔,你去公社找安国叔他们,我们这最多十几分钟就能弄完。”秦清曼走向郑峰。
    镇上去靠山屯可没车,他们今天要看自行车,郑峰跟张安国他们是需要等一等的。
    “行,我去找书记他们喝口热水。”
    郑峰对着秦清曼笑了笑,然后架着马车去了公社。
    黄婉清挽住秦清曼的胳膊好奇地看着供销社,还没进门,她就感觉到供销社的热闹,一些刚得到明天供销社免费放电视的群众正在赶来。
    “供销社今天到了台电视机。”
    秦清曼给黄婉清解释了一句,然后领着人上二楼。
    供销社售卖的物品越来越多,这二楼也就扩建出来,学着县供销社的样子大件的物品都摆放在二楼售卖。
    “同志,你们需要点什么?”
    此时正是三月底快四月,娶亲嫁女的好事都办得差不多,需要大件的群众少了不少,二楼明显比楼下的顾客少,只有几人围着自行车看。
    看样子跟秦清曼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同志,我们想看看自行车。”秦清曼回答迎面走来的售货员。
    这句话让围在自行车旁观看的几位群众都转头看了过来。
    售货员一眼就认出了秦清曼,主要是秦清曼当初竞选公社妇女主任时造成了万人空巷的轰动,认出秦清曼,售货员有点激动,脸有点红,问道:“同志,我们这有三个牌子的自行车,你看看你们想要哪个牌子的。”
    售货员领着秦清曼与黄婉清往停放自行车的区域走。
    “有什么牌子?”黄婉清问。
    “飞鸽,五羊,大桥,这三个牌子。”售货员如数家珍地介绍。
    五羊与大桥这两个牌子秦清曼跟黄婉清都没听说过。
    “婉清,选飞鸽,飞鸽适合女孩子。”秦清曼记得后市飞鸽这牌子的自行车都还存在,能经过时间的考验,这牌子肯定不错。
    “清曼,我也想选飞鸽。”黄婉清是京城来的,在京城买过自行车,知道什么牌子的自行车质量有保障。
    “同志,刚好,我们这还剩两辆飞鸽自行车。”售货员把秦清曼两人领到正被人围着的自行车旁,那几人犹豫了一下,让出了位置。
    秦清曼能看出这几人确实是打算买自行车,笑着解释了一句,“我们就需要一辆。”
    那几人顿时松了一口气,对秦清曼说道:“同志,谢谢。”
    “不用谢,原本就是你们先到,虽然还没买,但也该有个先来后到,你们如果只需要一辆,那么我们今天都能买到,要是你们需要两辆,你们先买,我们跟供销社定,有货再来拿。”
    秦清曼对几人解释。
    “同志,我们就需要一辆,一辆就够了。”
    几人脸上是真诚的笑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