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89节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89节

    姜棠请他们过来也不是吃白饭的,若是做的好,赚的银子自然多,做的不好的,也只能辞了再找别人。
    一群人齐齐应道:“东家放心。”
    等姜棠走后,田掌柜掂了掂红包,里头有二两银子。别人多少他不知道,但对他来说,二两银子是对得起他干的活的。
    田掌柜和铺子里另一个掌柜关系不错,两人月钱都是三两银子,对方年纪比他小点,说话也客气。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想着咋让铺子生意更好,好早日把铺子开到别处去,兴许到时候不仅仅是涨月钱的事儿了。
    铺子生意好,姜棠自然也高兴,忙活一个多月,努力没有白费。
    看着账本和匣子里的银票,心里就觉得满满登登的。
    这种高兴和喜欢顾见山的那种高兴是不一样,姜棠觉得,这种高兴有成就感。
    看完账本,她收拾了点东西,多是吃食,打算给顾见山寄过去。
    顾见山去西北的小半年并不写信回来,但姜棠每月会写一封,里面都是问安好,别的东西她现在不写了。
    信不知会寄到哪儿去,更不知经多少人的手,还是小心些为好。
    和顾见山在一起,对朝中事也得上心些,千万别给顾见山惹麻烦。
    春台按照原来的法子把东西送了出去,但到底送没送到他也不知道。他联系不上公子,也联系不上明朝。
    这会儿不仅春台不知道,朝中人也不知西北近况。
    当然,西北军情关系甚广,安庆帝不许朝中官员与西北牵扯过甚,不知也实属正常。
    如今朝中最大的事不是西北,而是燕王。
    燕王赵禛去滇南,已经十多日未往盛京传信了。
    安庆帝半月前密令,让燕王即刻回京,至今没有音信。
    当初赈灾日夜兼程,日行几百里,几日就到滇南。就算燕王白日赶路夜里休息,半个月也该回来了。
    十一月初八,上朝时,有大臣启奏,说燕王不知所踪。
    大臣带上来燕王的亲侍,亲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往大殿磕了几个响头,说了安庆帝最不愿意听到的话,“回皇上,半月前殿下回京,途经岭南,遇劫匪,臣等护送殿下离开,殿下却跌落山崖,至今未找到踪迹。”
    岭南离盛京不过百里,十几日未有音讯,那事发就在几日前。
    诸位大臣不约而同地低下头,不敢抬头看安庆帝的脸色,连大气都不敢出。岭南地势险峻,虽有官路,但依燕王亲侍所言,肯定不是从官路上跌下去的。
    这么一来,凶多吉少。
    这么想着,突然听见一阵脚步声,然后有人跪在地上,是秦王的声音,“父皇,还请立即命人去寻,六弟亲侍寻不到,许是不明岭南一带地势地情,那边山高且陡,可让附近的药农进山找人。”
    安庆帝看着跪在太极殿上的儿子,目光沉了沉,“就依秦王所言,派人再去寻。燕王随侍,护主不利,先打二十大板,其余的,等燕王回来再做清算。”
    亲王出事,也影响不了朝纲,很快,就有人上奏,各地的奏疏处理完,方才下朝。
    顾见舟如今是四品官,允许上朝,他眉宇间笼罩一丝疑惑,皇亲国戚,过官路,又是为了百姓做事,谁敢揽?
    一旦被抓住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这条路,顾见舟走了数次,没有哪次出过事。
    便是劫匪,也知什么重要,什么人不该劫,究竟为何出事,简直是处处透着诡异。
    顾见舟觉得燕王失踪一事有蹊跷,可若说被人陷害,除了皇位之争,顾见舟想不出别的原因。
    但这种事要想指正,需得拿出证据。
    有道是空口无凭,诬陷皇子,罪加一等。
    顾家虽未上燕王的船,但滇南一行,顾见舟觉得燕王殿下为人谦逊,心存仁义,又极为聪慧,是未来储君的不二人选。
    若燕王出事,哪怕是伤了一条胳膊或是一条腿,也万万不能再做储君。
    御朝没有哪个皇帝身体有疾。
    顾见舟抿了抿唇,心中只盼着燕王安然无恙,其他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初九,没消息,初十,没有,一等等到十二,依旧没有燕王的消息。
    安庆帝下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回信之人说,山崖下面已经派人寻了,附近也找过一遍,而且这几日岭南有雨,根本看不见任何的踪迹。
    连燕王的一丝衣角都没看见。
    报信的人没说,但心里觉得燕王兴许被猛兽吃了。
    岭南还热些,冬日少雪,这几日下的都是雨。
    安庆帝听完一阵急咳,他病本来好了,但这几日为了朝中事和燕王失踪的事烦心,隐隐又要犯病。
    安庆帝问:“当地人也找不到吗?”
    “回皇上,岭南太大,地势险峻,在山里找一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安庆帝按了按眉心,“继续找,活要见人。”
    这都十几天了,就算摔下山崖不死,可在山里没吃的没喝的,人找不到也凶多吉少。安庆帝何尝不知,只挥了挥手让人下去,他原想借滇南一事立储君,可赵禛出事,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如此一来,储君人选要另做打算。
    不能因为一人耽误要事。
    安庆帝本来召了顾见山回来,如今人在涪城,离盛京不过六十里。
    西北频频传捷报,又拿下三城,安庆帝已经任命了新的城守过去。胡族的俘虏一开始还屡屡想逃走,可在御朝生活一阵子,自然觉得比在胡族东躲西藏的好。
    况且,御朝人知道怎么种地,怎么建房,怎么织布,在这里能吃饱穿暖,不受战争困扰,慢慢也就安定下来了。
    安庆帝让人传了封密函,顾见山不必回京了。
    十一月二十,朝中依旧没有燕王的消息。
    秦王数日没睡,脸色极差,一副为弟弟忧心深重的模样。
    等回到秦王府,这副面孔就换成了笑意,那种终于熬出头、浑身都痛快、觉得酣畅淋漓恨不得痛饮几杯的笑意。
    让手下的人都觉得瘆得慌。
    秦王赵耀觉得,此招逼宫高明的多,虽然也有人觉得太过残忍,可他若不出手,最后死的就是他。
    成王败寇,自古如此。
    赵禛是他父皇属意能继承大统的人,一开始赵耀只是猜测,毕竟他父皇对他做的实在算不上什么好事,后来才是确信。
    因为滇南,因为功劳,那种小心谋划,打点出路,最后一步是什么,名正言顺立太子。
    他若不出手,恐怕赵禛回来直接就立太子了。知道赵禛失踪之后,父皇眼中的心痛可真令人动容啊,真想给这两人的父子情深拍手叫好。
    赵耀并不嫉恨他父皇对赵禛好,他如今已经三十岁了,早过了为父皇偏心吃醋的年纪,他想要的是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力。
    韩文柏一觉得心狠,二是怕事情败露,就劝了两句。
    赵耀语气冷硬,“若觉得本王心狠,不必勉强自己,大可现在离开,还来得及。”
    如今赵耀离那个位子几乎只有一步之遥,赵禛要么死要么残,其他人哪里是赵耀的对手。他们想离开,可赵耀连亲弟弟都能杀,日后继位,他们会有好下场?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异口同声道:“臣等为王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耀这才满意地笑了笑,“诸位放心,日后少不了诸位的好处。郑先,顾见山如今可还在西北?”
    名为郑先的人道:“还在西北。”
    赵耀觉得拿不下顾见山也好,只要他日后登基,不愁顾见山不为他所用,一把刀而已,只要赵禛没用过,他便不计较别的。
    他甚至觉得父皇做这一切并不是一点用都没有,至少如今江山稳固,他继位之后可以省却许多事。
    少了顾见山,那他动手也方便了许多。
    父皇日防夜防,怕下面的皇子手伸到西北去,却不想正好帮了他。
    赵耀心情舒畅了许多,“燕王那边大力去寻,就算日后伤重,他还是本王亲弟弟,本王不会薄待他。”
    下面人心里微寒,这是寻到了也给打残的意思。
    当真是心狠手辣。
    到了十一月底,还没有燕王的消息,但无人提议为燕王准备丧事。
    安庆帝不发话,谁也不敢断言皇子已死,更无人敢在这个时候提议立太子。
    朝中风气好像拧住了,似乎在等着赵禛回来,时间久了,秦王也觉得心烦。
    有时想,干脆找一俱身形差不多的假尸,就当赵禛已经死了。
    可万一赵禛还活着,假尸做何解释。秦王现在只恨那群劫匪没有立马去悬崖下面看一看,一刀了结了赵禛。
    真是做事心不狠,给自己留麻烦。
    秦王吩咐道:“派人去附近的村庄转转。”
    到了十一月底,依旧没有燕王的消息,却有消息传到民间,说是燕王殿下葬身南岭,尸体被野兽撕咬,连片衣服都不剩。
    燕王死了,那只有秦王一个能继位的皇子,其实也不是,下头几个皇子二十出头,还有年幼些的,再等几年,也能顶事,谁也不知下一个皇帝是谁。
    这皇家的事,让百姓都瑟瑟发抖,不敢吱声。
    这进了腊月,天气愈加寒冷,尤其是涪城。
    顾见山煮了点热汤,这块汤块颜色是黄的,煮出来的也是金黄,闻着酸香,应该是酸辣味的,姜棠信里说,往里面放切的薄薄的牛肉最好。
    只不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上哪儿去找牛肉。
    现在连吃饱都费劲,有的吃就不错了。
    这个还带点辣味,燕王身上有伤,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不能吃只能啃馒头了。
    顾见山往里面放了几块土豆,又撕了白菜叶,等煮好之后,连带着两块凉馒头,一起端进了屋。
    “殿下,饭好了。”
    赵禛灰头土脸地靠在床上,虽然狼狈,可身上还有种难以言说的贵气。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处变不惊。
    让人觉得不愧是天潢贵胄。
    赵禛命大没死,山崖下面很多枯枝败叶,但他左腿摔断了,落下山崖后他怕人追上来,慢慢挪着走,幸好又飘了雨,虽然冷,至少把痕迹掩埋掉了。
    赵禛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算一人落在深山老林里,也想法子活下去。
    后来,过了几日,身上带的干粮都吃完了,就遇见了寻来的顾见山。他不知顾见山是怎么找到他的,但想他能在草原深处和胡族斗智斗勇,找他大概不费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