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精品其他>煌羽帝国> 第七十一章:农民起义

第七十一章:农民起义

    煌羽六十一年
    二月,在万寿节过后,煌很快地就恢復了日常生活,朝臣与百姓上上下下也用了极短的时间来配合皇帝恢復了正常作息,然而就在这时候孤悬海外的台海省,却发生了一起大型武装起义...
    闽人柯妹因不满官府向民间折现徵粮一事,所以就联合不满官府折现徵粮的台湾农民和企图反日復颂的馀孽组织香郎教首领吴齐林、吴聪儿、吴之清、吴学明等谋划着趁延平王与台海省官府疏于戒备之机起事,而当时吴一桂也因为不满冈山县令天保珍向民间折现徵粮一事而正遭到关府通缉,遂愤而加入,吴当时的想法是既然已遭官府通缉,劝说好友郑君英何不竖旗起事,并承诺替郑君英聚眾招揽。
    这股叛乱在短短数月就遍佈了整个中台海,延平王与台海总督青里禎平赶紧派兵平乱并将事情上报朝廷,在接获奏摺时,煌立刻成立专案小组,彻夜与议政王大臣开会,但是还没来的及派兵支援,叛军就在杜君英遂邀集陈伯等粤籍四名、闽籍三名、台湾府籍人士约五十馀人于煌羽六十一年三月十日举「争天夺国」旗号起事于山内,其后,杨来蟆、张子京、戴穆宗、萧德基、曾福寿、洪正义、王海生、郭很正等共邀集一万馀人,俱往附郑君英,四月,杜君英闻吴一桂起事于岗山后,乃派杨来蟆、张子京于四月二十一日前往吴一桂住处,洽谈合作事宜,彼此商议后,郑君英于四月二十四日出兵攻下高雄县。
    五月,闽人柯妹劝说郑君英起事之际,郑勇、郑定瑞也邀吴一桂到内门地区垦首黄殿家商议结盟对抗冈山知县天保珍,眾人认为吴一桂姓吴,如果拥他为王,以颂朝皇帝后裔之名来号召群眾,则归服者必眾,四月九日,郑很勇、吴外乡、郑定瑞等五十二人,各自于今高雄市田寮区竖旗埕,竖旗起义,并于今高雄市冈山区附近共召集约一万馀壮丁,齐聚黄殿处,宣传吴一桂为颂高祖后裔,高举「颂吴元帅」旗号召「反曌復汉」,并于当日夜袭冈山塘并杀掉县令天保珍。
    而大曌朝廷在闻讯之后,派出兵备道欧阳世凯集结总兵间程将弁,命令台海镇标右营游击周显龙带四百兵丁,并新港、目加留湾、肃垄、麻豆四地番兵前往进剿吴一桂,煌羽六十一年五月十日二军相遇于于冈山县,吴一桂和郑君英派遣的杨来蟆、张子京为周显龙所退败,吴一桂退入山中,藏躲于袁交友庄,杨来蟆、张子京败后则返归郑君英处,周显龙败吴一桂后,郑君英攻南路参将苗景龙于下淡水,苗景龙战死,周遂带兵南下驰援,五月十七日,郑君英渡过下淡水溪,会合原先退入山中的吴一桂部后,大败周显龙于赤山,陈元真歿,吴益师、周程州、李苍硕等负伤,周显龙逃归府治。
    赤山之战后,吴一桂部北上转攻台南,郑君英部则连夜再陷凤山县县城,随后亦北上台南,五月三十日,郑君英部的林军曹已先至台南,在和日军交战后,败退竿津林,吴一桂当日则未和日军交战,而是等待郑君英的主力部队到达,六月一日,郑君英与吴一桂会拢后,合流进攻台湾府城,郑君英率部率先攻入府城,吴一桂随后继入,水师游击将军游崇功进鹿耳门赴援,遇日朝官员...厦门兵备道梁文山、知府王阿珍纷纷坐船逃往澎湖。
    游崇功兵入春牛浦,郑君英、吴一桂两路夹击,以把总杨泰为内应,刺杀欧阳世凯,俘获刘得华,许云标、游籍功等十馀人战死,后,水师游击张彦贤以兵千人,船四十馀艘出澎湖驰援,周显龙逃回大陆,攻下台海府城后,眾将拥立朱一贵为「中兴王」,于台南大天后宫登基,吴一桂尊颂为正朔,承袭颂朝的制度,国号「台颂」,年号永和,废薙发令,封诸将为官,布告天下,随即又封恩人李其、李有理为国师,吴齐林、吴聪儿、吴之清、吴学明为四大天王,并且大封旗下官吏千馀人。
    而此时人在北京的煌其实一直在关注着叛乱军的一举一动,他首先昰罢免逃往澎湖的兵备道梁文山、知府王阿珍、和逃回大陆的周显龙,换上范文轩次子范仲武为兵备道、包芳次子包有道为知府,至于周的职位,则是由韩可宜之子韩非良担任,新将领走马上任之后,立刻联络闽浙总督安得满保,要他先派遣一万士兵往台海救援,安得满保于六月五日进抵泉州府,随后调集兵粮而于六月十日,遂偕同南澳总兵官易依廷珍,率水陆军由厦门出海,于澎湖半岛会同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驃后,率领一万八千名士兵向台海省进发。
    刚好这时候,叛军方面也发生了内鬨,原来吴一桂和郑君英二部本为合作关係,而非从属关係,郑君英竖旗起事较朱一贵更早,而在事变初期,郑君英的声势亦较大于朱一贵,而郑君英起事之后,赤山之战、凤山城陷和府城之役,每战皆捷,而吴一桂则先在冈山麓为周显龙所败,而在赤山之战和府城之役,吴一桂也要待和郑君英会拢后,方始出战日军,最后也是郑君英所部率先攻入台湾府城,郑君英遂以其功劳最大,而欲立其子郑会三为王,其他起事伙伴则以吴一桂为吴姓,可以冒充颂朝皇帝后裔来号召群眾,遂拥戴吴一桂为王,但再册封典礼中郑君英仅受朱一贵封为二十七名国公之一,郑君英心中不服,因而与吴一桂发生争执。
    接着两部又发生了更严重的衝突,起因是吴一桂和郑君英二人的权力斗争爆发了在强娶妇女事件上,郑君英和吴一桂争权失利后,行事颇多骄纵,李其、李有理从中协调未果,而吴一桂入府之后,榜示禁止淫掠,想要整飭军纪,郑君英则故意掳了七名女子,其中一女尚是吴一桂集团的核心成员吴齐林的亲戚,李其、吴一桂请郑君英放人,为郑君英所拒,吴一桂于是与李其密谋围攻郑君英,两方爆发激斗,当中李有理不幸被吴之清打死,双方于是更加恶化。
    吴一桂的部眾以闽籍漳、泉二府为主,而郑君英集团成员的组成则包括了闽籍漳、泉垦民和粤籍使用潮州话的潮州潮阳、揭阳、海阳一地垦民与客籍佣工,待至郑君英和其所属的粤籍将领以权力分配不公而和吴一桂集团起争执,且吴一桂集团又以整飭纪律为由密谋剿灭郑君英时,双方遂发生对立,内鬨中,郑君英集团发生闽、粤分裂,原郑君英集团的闽籍将领吴之清、吴学明选择了地缘认同,倒戈投向同为闽籍的吴一桂。
    至此,整个起事集团遂分裂为使用泉漳片的闽籍垦民和使用潮汕片的粤籍垦民二股势力,而形成闽、粤对立,其后,郑君英战败,率残部败走猫儿干,并于其后降于日军,郑于同年七月抵达北京接受煌羽帝的招安,被封靖海将军于七月二十日起兵反攻吴一桂。
    而就在郑接受招安的同时,吴一桂部之杨来蟆、张子京、戴穆宗、萧德基、曾福寿、洪正义、王海生、郭很正率二万馀人,陆续出现在下淡水溪西岸,二军在经一个礼拜的沿河对峙之后,吴一桂部再败五营联军军于小赤山,欲取道万丹,直取滥滥庄,七月二十二日,吴一桂部再度发动攻击,惟客庄七营已于万丹完成集结,吴一桂部遭夹攻后大败溃逃,在这之间,李其被日军抓到,斩首示眾,吴一桂则是带着残部从浊水溪渡河下逃,从攻击至兵败,前后歷时仅二个月。
    七月二十五日,郑君英率日军抵鹿耳门,令先锋林召亮、董遏芳以六艘船直进,炮轰砲台,大胜之后渡鯤身,七月二十七日,吴部将苏天威退守安平,与城守郑定瑞是迎拒易依廷珍,遂不敌,逢涨潮而直入安平港,七月三十日,施世驃军入安平港与颂德宗延平王马毅科会合,联合易依廷珍共两万名将士出兵讨逆。
    八月二日日军攻下府城,吴一桂亦向北退走,先退大穆降,再走湾里溪、下茄苳,最后于八月五日仅馀千馀人进入沟尾庄,漳州人王和仁密谋杨东旭、杨西雄,联合六庄乡丁设计擒吴一桂等解赴日军,台颂永和政权至此正式结束。
    日军自抵鹿耳门至击溃吴一桂,约仅二个月,而吴一桂自称帝至沟尾庄被擒,为时亦尚不到一年,因此民间遂有歌谣传唱:「头戴颂朝帽,身穿日朝衣;六月称永和,八月还煌羽」。
    八月十日,郑君英将吴一桂与其家属押往北京,煌下旨朱雀门献俘,将起事的叛将吴一桂、吴齐林、吴聪儿、吴之清、吴学明、杨来蟆、张子京、戴穆宗、萧德基、曾福寿、洪正义、王海生、郭很正等人就地正法,其家属十六岁男丁全数发配寧古塔,女眷全数没为官奴,接着于武英殿设宴,犒赏此次平乱的三军将士,主将郑君英、范仲武、包有道、韩非良四人官升一等镇国公,武英殿大学士并赏赐双眼花翎,四人感恩叩谢皇恩,而此次农民大规模起义的事件被后来的史官记载为「乙丑事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