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被庶妹替嫁后> 被庶妹替嫁后 第63节

被庶妹替嫁后 第63节

    郑氏没好气的看她一眼,愈发觉得手中的帖子过于沉重,半响捱出口气,像是想通了似的,自言自语道:“当真是傻人傻福,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说罢,郑氏让丫鬟匀笔墨,郑重回了一帖,吩咐钱妈妈亲自将帖子送出去。
    安排完,她转身进了内间,招来丫鬟伺候梳洗更衣。
    郁桃往钱妈妈的背影看去,又见郑氏进了内间。她想起被母亲丢在匣子中的信,便道:“那封信被您丢在抽屉里还未看呢。”
    郑氏的声音隔着屏风从里头不紧不慢的传出来,“那是你爹的家书,想来也不要紧了,晚些再看就是。”
    于此郁桃便更无兴致一览,懒洋洋仰在榻上,让拾已给自己的指头包的略微好看些。
    但不出片刻,郁桃被郑氏从清风轩中轰出来,只一句吩咐留给拾已‘将姑娘收拾的略微平头正脸些,莫让人瞧着就不稳实端庄。’
    郁桃莫名其妙的摸摸鼻尖,望着郎朗晴日,回想郑氏这般大阵仗,实在想不明白。
    拾已跟在后头,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只言不发。
    .
    这头,不过晌午才过,又几架马车登门而来,浩浩荡荡的架势,惊得临近府邸的门房悄悄开了半扇门查看。
    郑氏在影壁前,远远望着马车上下来的人,杨氏携着郁苒,想是因为那位夫人尚且不知道段郁两家之事。
    她再往后看,看见那位夫人领着仆妇往后走,待马车帘子掀开,郑氏冷不丁暗自心惊,忙不迭往门外迎去。
    那形容古朴的雕栏马车上,头戴金丝窜宝玉攒额的老太太,扶着嬷嬷的手走下来,满头苍白的发丝整整齐齐拢在鬓边。
    这位老夫人,崇阳郡苏家如今最德高望重的长辈,宫中太后亲封的一品诰命,赐百阳夫人,想是官家夫人中无人不识得。
    郑氏心里跟兜了瓢水似的,晃晃悠悠,晓得这瓢水终究会洒出来,却知道何时会洒出来。
    她抵着气儿,瞧着面上不慌不乱的,藏住惊讶模样,蹲膝见礼:“.....苏老太君。”
    老太太带着几分天然的慈目,缓缓点头。
    苏老太君身侧的上前嬷嬷扶起郑氏,苏氏携住她的手,露出笑来,“郁夫人莫要见怪,原是我闫韩侯府慕名而来,又担心夫人因此而多虑。”
    这话说得客气,郑氏哪敢承下,只露出一个恍然的神情:“倒是我愚钝,不曾认出韩国公夫人。”
    苏老太君笑道:“哪里是你愚钝,明明杞心没规没矩,这会儿又心忧将你们怠慢了,特意去信往崇阳郡请我,劳身多年不出门,如今为着晚辈之事倒是很值得走一遭。”
    郑氏愣了下,霎是没想到苏老太君打开天窗说亮话,半响才回过神,连忙侧身迎客入门:“苏老太君远道而来,郁府自是蓬荜生辉。”
    杨氏与郁苒二人落在后面,方才那样的场合没有机会说上话,这会儿子瞧见闫韩侯府郑重的态度,心里不由几分艳羡。
    “亲家母还真是好福气。”
    郑氏瞥她一眼,低声冷哼,“哪有亲家有福气,娘家嫂嫂竟是韩国公夫人。”
    杨氏讪笑道:“贵人一心如此,哪里是我能阻拦的呢?”
    郑氏眼不看她,往廊上去。
    杨氏转念一想,跟上去又道:“况且姐姐心如明镜,如何能不知道呢?”
    郑氏皱了皱眉,暗骂一声晦气,没有再理会她,偏头吩咐丫鬟去大姑娘院中看一看,可否收拾齐整了。
    一行人在厅堂入座,丫鬟看茶,案几上早早盛放着模样精致的点心。
    郑氏其实并不大明白韩国公夫人与苏老太太今日的来意,若只是相看,想必这一众人也太过大动干戈。
    因此,郑氏只笑着起话头,谦逊道:“府上粗茶淡点,还望苏老太君与国公夫人莫要嫌弃。”
    苏氏抿着茶,闻言一笑:“郁夫人客气话,这样的碧螺春哪里是粗茶呢?还有这点心,样样精致可人。”
    她看了苏老太君一眼,又是一笑,“我说句俗话,郁夫人莫要见怪,这贵府不光是点心精巧,就连郁家千金也都招人怜爱。”
    郑氏扶在木扶手上的指尖隐隐捏紧,面上不动声色,“国公夫人谬赞,是您看得起那皮猴儿。”
    苏老太君放下茶盏,接过嬷嬷手中的帕子慢慢擦了擦唇,缓声道:“不瞒郁夫人,老身此次前来,原是受我这侄女儿所托,让寻个平阳城周遭德高望重的长辈,替我那侄孙走一遭。但事在人为耳,诚心为上,于是老身便亲自走了这一遭,来替我侄孙儿诚心的求娶贵府千金。”
    郑氏听见这话入了耳,尤觉得格外不真实,一面心道自家姑娘哪里当的起韩国公府世子,一面又觉着,自家姑娘又哪里当不起?
    她这般想,一时不知说什么,干瘪瘪的只道出一句,“真是承蒙老太君与国公夫人看得起,我家那个......”
    苏夫人接了话,“郁夫人谦逊,孩子我是亲眼瞧见过的,生的好颜色不说,人也端庄大气温婉贤良,谁瞧见了不艳羡?”
    苏老太君继续道:“我那侄孙儿,今年二十余二,职拜朝中枢密都承旨,也算是英年俊才.....”
    听到此处,郑氏突有些坐不住,闫韩侯府世子又何止是英年俊才四个字可描的?
    苏氏似是瞧出她的不安,便道:“郁夫人莫要因此担忧,我此次前来自是诚心的,若是你觉得有何疑虑只管说便是。”
    郑氏沉吟片刻,“实是突然,老太君和国公夫人原谅则个,待我与良人商议.....”
    “这是自然。”苏氏点头道,“我已让国公爷路过通州,先去拜访郁大人。”
    国公爷.....去拜访郁大人...
    郑氏险些又坐不住,想起那封被丢进抽匣未来得及看的书信。起先她思忖着,若是国公府因门邸颇高,自视显贵因此而慢怠了自家姑娘,她必得义正言辞的拒了这门婚事。
    却从未想过,韩国公夫人竟然请来了苏老太君,光是这样的架势已经给足了诚意,更何况这般谦逊的口气,当真是少之又少见。
    苏老太君道:“商议是应当的,儿女终身大事,做父母的自然慎重。”
    “只是......”她喝了口茶,慢慢道:“并非老身自夸,三岁看老,祎儿也曾在老身膝下呆过一阵子,这个孩子定然值得托付。”
    郑氏心里‘哎唷’一声,道:“您严重了,我只是心忧着我家那孩子。”
    苏老太君一笑,“那自是子孙的福气与造化。”
    苏氏招来身后的嬷嬷,朝郑氏奉去一册子,“今日前来,正是为此事,还有些个薄礼。”
    郑氏不经意扫过册子上,足足三十样有余。
    这,,,,,来意昭然。
    “二是.....”苏氏又笑:“若是郁夫人方便,且等郁大人的消息,不防先让先生去合合两个孩子的八字,若是郁夫人这头肯了,那自是皆大欢喜,哪怕不成也算结成一段善缘。”
    话点到此处,郑氏自是明白,肯与不肯都在郁家,若是不成也无妨。
    苏氏这般为人,不由得让郑氏对她妥了几分心,不光是面面俱到,还是个善心人,又是这样的身份,崇阳郡苏家出来的人,规矩礼性自然没得说。
    她转头吩咐钱妈妈去院中取写了郁桃生辰八字的红帖,一面想起,应当先见一见韩家这位世子,便问,“说来笑话,久闻韩世子盛名,却不曾有机会一见。”
    苏氏了然一笑:“祎儿今日府衙事务耽搁了,等晚些,我自让他登门拜会郁夫人。”
    “劳烦世子辛苦来一趟。”
    郑氏心里才算落了稳实。
    .
    苏氏取走郁桃的八字红帖,顺便留下韩祎的八字,不忘问上一句,郁府拜的是哪处的先生?
    这算命先生,各处有各处的风俗,郑氏一向不大信这些,请的也是普化寺的大师。
    苏氏让她妥心,说这八字会快马送至司天监仔细查看。
    郑氏面上带着笑,心里却觉得这算不上什么好事。司天监是天子脚下的人,闫韩侯府与宫中的那层干系在,自然能一用,但若是说出对阿桃命格不利的话,岂不是一言定生死,与这韩世子尚且成不了婚便罢,以后又当如何?
    她还是担忧闫韩侯府权势如此,若阿桃过去,又怎么自处?
    闲话一阵,老太君有些咳嗽,苏氏瞧着时辰,且谈的差不多,便要离去。
    且那杨氏与郁苒二人,从临安往平阳城来回奔波,郑氏吩咐管事腾出郁苒从前的院子,供二人留宿。
    尔后,她亲自将客送上马车,在门檐下站了许久才返身回院中。
    管事来报,说杨氏与二小姐已安顿好,又另指了会做饭的厨子去那头。
    郑氏点点头,独自坐定片刻,从抽匣中拿出早晨未看的信。
    粗略扫过,通篇皆是在感叹阿桃这番造化,要她务必好生招待韩国公夫人,切莫意气用事。
    郑氏忍不住冷笑,当真是瞎了眼,未曾瞧出郁岁游这般阿谀奉承又鼠目寸光之人。
    钱妈妈自外头进来,手里捧着的正是闫韩家送来的礼单。
    与寻常官宦人家上门提亲别无二致,只是瞧过东西,才发现送来的都是上上层。
    诸如那颗珊瑚礁宝,瞧着不甚大,从正面看才看出一个吉字,难得用心。
    “都放在外库房吧。”
    郑氏亲自一一清点入库,又亲眼看着钱妈妈上锁。
    她立在一旁,心里叹气,如今八字没有一撇,指不定还要退回去的。
    哪怕是闫韩家呢?若是韩世子本人金玉其外,她也不会将这门婚事应下。
    思及此,回院中,郑氏立刻沓纸匀墨,给京中的大哥去了一封书信。
    夏日里天黑的晚,忙乎一下午,晚膳之后,郑氏才有闲暇坐在榻上喘口气。
    蔫儿热的天,晚间的风带着点凉意,郑氏靠在软枕上渐渐阖眼。
    约莫晚灯的烛火被点亮,天儿已然全暗。
    钱妈妈盯着院里的小丫鬟将花草往廊庑上移挪,扭头看见管事匆匆过来。
    “钱妈妈。”
    管事放轻脚步,小声道:“前院来了位客人,说是闫韩家晚辈,前来拜会夫人。”
    钱妈妈点点头,喊他好生招待着,便进屋去唤夫人。
    郑氏睡眠不算浅,听见钱妈妈附耳说那韩世子来了,从榻上起身。
    透过窗纱往外看,廊庑已然亮了雕花灯笼。
    她坐在妆梳台子前,问:“是何时辰了?”
    钱妈妈回:“戌时正点。”
    郑氏有几分诧异,边往外去边道:“这般晚了,那韩世子才过来?”
    “正是呢,章管事得了信就来禀报,并不曾耽搁。”
    于是,郑氏脚下便快了些,走到宴客的厅堂外方才放慢脚步。
    厅堂内燃了四五盏落地罩灯,山水画描绘的插屏宝座隐隐遮住内里。
    郑氏从间隙中能瞧见里头的年轻人,只是一个背影,似松柏挺拔修长,长身玉立。
    听见脚步声,年轻人转过身,等看清来人,不慌不忙的揖下一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