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国公夫人日常> 国公夫人日常 第155节

国公夫人日常 第155节

    他就不停的埋冤余柯舅母,说她不该把事情做绝。
    余柯舅母哪里是能受得了这气的,便和其舅父争吵了起来。
    这一大家子亲戚加起来也有几十口人了,也各有各的心思。
    余柯舅母及其姐妹的孩子都在埋冤这几人,说他们不该得罪家里有女孩在宫里的余家,以致她们现在难回故土。
    这几十口人原本是想在远离京城的地方找个地方住的。
    但若是住在城里的话,她们手上的银钱并不够,若是住在乡里的话,那些乡民把土地看的金贵,自然不肯让她们来虎口里夺食。
    她们一开始也不敢和那些乡民对上,可行至后来实在是十分疲累,手上的银钱又越花越少。
    她们在行至徽南的时候,见徽南某处山里的山民很少便要强留在那里。
    那里的山民虽人少但是异常的彪悍,见状自然不肯。
    两帮人马竞然打斗了起来,余柯舅母这一群人死的死伤的伤。
    余柯舅母也因在打斗中伤了身子又没能得到休息以致于失了性命。
    她死后这一大群人就各找各的出路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余柯听说安国公派人将那些恶妇们及其家人赶离了京郊后,又在安国公府住了两三日,也听了余时说的余然这病需要去保和堂针灸的事情。
    那些银钱对于现在的余柯来说到底只是小事。
    她想到京郊毕竟做什么都不方便,自己现在既然有能力的话,不如把母亲和弟妹接到京里来居住,先把妹妹的身子调养好再做其他打算。
    余母听说余柯的打算后连连摆手,说不能总麻烦安国公府的人。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咱们家总不好赖在这里,这些不是处常之道。再说了我还要回去看林子。”余母对余柯道。
    余柯闻言忙道:“并不是住在安国公府,我们可以在保和堂附近租一个房子,这样一来妹妹治病也方便。”
    “可我现在还能干的动,总不好在家闲着。”余母闻言就略带担忧的道:“再说了,你虽说手里有几个钱,可你弟弟妹妹不能总指望里,这城里的工事也不知道好不好找。”
    余柯现在是不想为了那点工钱再累着母亲的,她就劝母亲:“你就在家歇着吧,也好照顾妹妹。”
    余母心里虽不愿意,但女儿转头就要进宫了,她也不好反驳她便没说话。
    余柯便以为她默认了,便又去找魏若告别,同时托她派个小厮到牙行帮母亲赁处宅子。
    魏若闻言便道:“何必再出去赁宅子呢,就住在我们府上就是了。”
    “我娘是想着住在保和堂附近要方便一些,府上离保和堂还说有些远,每日里来回太折腾了。”魏若一想也是。
    就是一个身体好的人每日里来回那么跑都会累出问题,更遑论余然这样的病人了。
    她便说让余母在这里先住着,她会让底下人出去留意着的。
    余柯连连向魏若道谢,又执意留下了银子。
    魏若本不待收,可她通过这几日的观察可以看出余柯母女都是那等自强不息的女子,她若是手下她们心里估计也会好受些。
    因此她便收下了余柯的银子,想着到时她让小厮们给余家找个好一些的宅子,再让牙行的人谎称一个低点的价钱就是了。
    余柯走后,余母和余然等人就暂时在国公府住了下来。
    余母到底是闲不住的人,她在这里住了好几天,见自己没事做本就着急,又担忧在城中的生活。
    这日在老太君又叫她过去说话时,余母就对老太君说想要保和堂附近找份工做,也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工。
    “柯儿说让我在家照顾然儿就是了,可我想着我有手有脚的为什么要闲在那里呢,若是有那种短工能让我每日去干个半日就好了。”余母对老太君道。
    老太君这段时间很喜欢听余母说些市井间的生活,因此这段时日便总叫她过来说话,她自是知道如余母这般性子的妇人最是不喜伸手向别人要钱。
    她十分喜欢余母的性子就笑着问丫鬟们:“你们有什么好主意没有?”
    众丫鬟们就七七八八的给余母出主意。
    兰儿想到她表姐前些日子说的话,心中一动。
    等回去的路上,她就悄与魏若说了她表姐说的事。
    第84章
    原来, 兰儿的表姐李氏是平京铺的老板娘,她自和兰儿认了亲后就隔三差五的带着东西过来找兰儿。
    兰儿和她到底是有血缘关系的,又见她说话热情, 自然和她的关系越来越好。
    前两日,李氏又过来看了一回兰儿, 两人闲话时李氏就说她夫婿胡老板想要找个婆子在平京铺后院厨房做早饭和中饭。
    这样那些伙计们和胡老板自己就不用为了吃饭发愁了。
    这既要找婆子就不能找太年轻的,这样她出去买菜什么的不方便, 也不能找太年老的,这样的干活又不利索。
    兰儿当时只当了一个闲话听了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今日余母说起想找活计做的事情后, 兰儿就想起平京铺就在保和堂的对面。
    若是余母能接了这个差事,以后带余然看病也方便。
    她就笑着对兰儿道:“那你就去探探余家夫人的态度,若是她愿意的话,你就帮忙从中穿针引线一把。”
    兰儿笑眯眯的应了, 送魏若回院后便转身去找了余母说话。
    余母正发愁京中活计难找, 听兰儿说这平京铺就在保和堂对面自是无有不愿的,只是他就担心一点。
    “我担心我做饭不符合那些大爷们的口味。”余母担忧的对兰儿道。
    兰儿闻言就笑道:“他们不讲究这些的,您老也是愿意我就和我表姐说去。”
    余母闻言自也愿意,对着兰儿千恩万谢了一番后,就拿了些银子出来给兰儿。
    “姑娘既是要为我办事,总要拿钱打点,这些银子姑娘先拿着使。”余母笑着对兰儿道。
    兰儿又怎么可能收她的银子呢, 她见状就笑道:“都是自家表姐妹, 她必不会找我要这些钱的, 夫人还是先收着吧。”
    余母见她坚决不肯要, 只好收回了银子。
    兰儿回来后和魏若说了余母的态度后, 魏若就让她找个时间去看看她表姐。
    她还让兰儿从库房里挑些东西带到她表姐家去。
    “你去求人办事总不好空手上门。”魏若对兰儿道。
    魏若库房里的东西都异常的珍贵, 兰儿怎么舍得把那些东西拿给她表姐。
    她想了想笑道:“都是自家表姐,若是拿的东西太贵重了只怕他们也不安。我那表姐的夫婿是做生意的最是喜欢附庸风雅,旧年咱们府上不是还新上了一些毛尖吗?夫人不如匀我一些,我带去给她们就是了。”
    魏若想着她们生意人府上客人多,送茶叶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便笑着应了。
    第二日,兰儿就拎着茶叶带着几盒点心,坐着马车去了平京铺。
    她只知道李氏的夫婿是平京铺的老板,却不知道她家住在何处。
    她到了平京铺门口后见那里人来人往,生意十分的热闹,便先在马车里等了会儿。
    等客人逐渐少了之后,兰儿才让赶车的司安过去问一问平京铺的伙计他们老板在哪里。
    司安下车去了。
    平京铺的伙计见司安虽是小厮打扮,但身上穿的衣服布料极好便知这小厮的主家定是权势之家。
    待到司安自报家门后,伙计们更是不敢大意,连忙去后院喊胡老板。
    胡老板正在后院和给他家供应面粉的商人讨论下年的面粉价格,听说安国公府来人找他,他连忙站了起来,又对那家老板道:“老哥先等等我,也不知道公府找咱们是何事?”
    那家老板听说公府来找他后,难掩好奇的问道:“府上什么时候和公府有了交情?”
    胡老板却只是故作神秘的笑了笑。
    那老板反而更加好奇了。
    胡老板出来后听司安说明来意忙道:“我现在还在和人谈生意走不开,不如让个伙计先带你们过去。”
    司安笑着说好。
    胡老板连忙拉了一个伙计让他们带司安和兰儿等人去胡宅,他还私下里嘱托那伙计道:“你跟太太说让她务必要留表妹在家吃午饭。”
    那伙计连忙应了,领着司安等人去了胡宅后又和她说了胡老板的话。
    李氏听兰儿说明来意后就笑道:“我们本就想找个人过来帮忙,既是余家姐姐要来,自是高兴还来不及的。”
    兰儿和她说定了余母何时来上工之后便要回去了。
    李氏十分的苦留,兰儿就笑道:“等闲了我再留在姐姐这里吧,我到底还有差事在身。”
    李氏是知道她这样跟在主子身边伺候的丫鬟万事都由不得别人做主的,闻言自不好再留她。
    等晚上胡老板回来后,她就同他说了此事。
    胡老板听说余母的女儿在平宁公主身边做女官,又有安国公府的人过来说和自然十分的愿意。
    他又听李氏说了兰儿带了茶叶点心过来的事情,便问李氏有没有给兰儿回礼。
    李氏当时没有想到,便说没有。
    胡老板听说后就抱怨李氏说她不会办事。
    “要不是咱们和表妹是亲戚,这样的好事她也想不到咱们头上,你很该送些东西给她才是。”胡老板说李氏。
    李氏闻言也觉得后悔。
    “那我明日再去国府上去一次?”李氏问胡老板。
    胡老板闻言摇了摇头道:“你明日过去就太刻意了,还是等到如她生日这样的日子再送些东西吧。”
    李氏连忙应了,胡老板又听说余母正在找房子,就对李氏道:“保和堂后巷有户人家因家境艰难,要回乡下居住,他们之前已经陆陆续续的清理了许多东西回去,再过几天就准备去牙行挂牌把这房子租出去以补贴家用。要不然我去和他们说一声,问问租金怎么收?”
    李氏便道可以。
    接下来几日胡老板就去了保和堂后巷问了问那家的租金,知道租金后又觉得有些贵了,便想自掏腰包补上这些钱。
    魏若知道后就让兰儿传话说这租金她不上了,只是他们不能在余母面前露出口风来。
    胡老板和李氏知道安国公夫人手面大,自是不和她争抢这些事,只是帮着余母她们去收拾屋子。
    于是在三月底前,余母和余然等人就搬到了保和堂后巷。
    兰儿和李嬷嬷等人去看过那宅子后都说那宅子坐北朝南,看起来亮堂又干净,离保和堂和平京铺都很近,说余母对这宅子非常的满意。
    贵妃和平宁公主也放了余柯一天假让她家去看看母亲和弟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