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安置

    送走了马扩和张清后,赵桓终于可以舒舒服服的享受一下小婵精心为他准备的浴汤了。
    偌大的一个木制浴桶里,装了大半桶的温热水,里面还放着一些香草艾草之类的泡澡用的草药。
    赵桓整个身子都浸在浴桶里,只露出了一个脑袋,斜靠在浴桶上面垫着的毛巾上,双手搭在浴桶边沿上,舒服地仰着头,微微闭上眼睛,很快便睡了过去。
    这一个月来,赵桓从海河到滦州,又从滦州回到海河,这一圈巡视下来,还真是不一般的累,而且就算是在海河榷场工地上的时候,赵桓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都有很多。
    海河榷场工地上的事,特别行政区内的军寨撤军,土兵安置转移的问题,还有被划归到特别行政区管辖的那些县城乡镇等等。
    有些县城,离着边境线比较近,直接被划归到了特别行政区内,但却还有一些辖区的乡镇村落,处在特别行政区外。
    这些乡镇村落,要么并入特别行政区里,要么就得并入相邻的其他县城,甚至独立设县等等。
    因而,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涉及到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改变,还是很多的,这些事情,处理起来,也是十分的繁琐和复杂。
    除此之外,还有特别行政区内的驻泊禁军、厢军的调动等等。
    跟边境军寨里的乡兵土兵不同,驻泊禁军差不多相当于中央军系统,厢军就像是国民警卫队,这两支军队,虽然在待遇和训练、武器装备上,有所差别,但都属于大宋的正规军编制。
    而边境军寨里的土兵呢,却属于民兵组织,嗯,绝大多数都是当地人,虽然也有募兵,而且战斗力跟厢军禁军比起来,也不一定会弱到哪去,甚至有些还比厢军禁军还要强上几分。
    但是,这些乡兵土兵,却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身份认同的问题!
    所有的乡兵土兵,都是没有正规军的编制的,属于临时性的军事组织,所有的武器装备和军饷粮草等等,基本上都是本地的士绅商贾,募捐而来的。
    地方官府,有能力的,有那个经济实力的,可能会承担一点,甚至还可能派个军中校尉什么的,对这些乡兵士兵进行统一的指挥和训练什么。
    没那个经济实力的,那可就真的是自谋出路了!
    厢军禁军,有编制有组织,裁撤需要中枢兵部,甚至是大宋官家的旨意才行。
    而且,不管是这个时代也好,还是在赵桓所熟悉的另外那个时空也罢,在历史上,裁军都是一个让中枢十分头痛的问题。
    旧时代的军队,可不像新时代的人民军队,一声令下,百万大裁军,也不是问题,甚至有些被裁掉的士兵,连安置都没有安置,但也没人闹事。
    而旧时代的军队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宋的军队,从来都是有增无减,组建容易,裁撤难!
    历史上评价大宋的时候,从来都是冗官冗兵的,说的就是大宋的军队编制体制,实在是太庞大了!
    大宋解决流民问题的其中一个手段,就是将流民中的那些身强体壮,年轻力壮之人,挑选出来,让他们加入到厢军禁军之中去,从而让那些流民少了主心骨,缺少组织力量。
    如此一来,那些流民没有这些年轻力壮的青壮骨干带头闹事,自然也就少了很多暴乱的可能了!
    因而这些年,大宋的军队,数量是越来越庞大,军费的开支也同样是越来越大,甚至成了大宋身上一个沉重的负担!
    这些年,大宋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对军队进行改革,前朝王荆公(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就颁布了《将兵法》,想要对大宋的军队进行改革。
    但结果呢,朝堂上新党旧党对立,新法废了兴,兴了废,到最后嘛,很多新法就变成了一纸空文,根本没有落实下去。
    将兵法也一样,变法之初的时候,将兵法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对大宋军士的战斗力和士气,都有一定的鼓舞作用。
    但是现在,西军嘛还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驻泊在京师的禁军嘛,却又成了老样子,要死不活的混吃等死呢!
    宋辽边境上的禁军厢军,裁,肯定是裁不了的,只能进行调动。
    最好的去处,其实还是西北的鄜延路,可以加强对西北横山党项羌的军事压力。
    不过,西军现在都掌握在童贯手中,若是将后撤的厢军禁军,再次调到西北,那岂不是更加的加强了童贯的实力么?
    这可不是赵桓想要看到的。
    因此,在年前的时候,赵桓还专门给自己的便宜老子,上了一封奏书,希望能够将后撤的厢军禁军,安排到西南的成都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和梓州路四个路分中去。
    成都、利州、夔州、梓州四个路分,赵桓研究了一下皇宋天下军州地舆全图,应该就是后世的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嗯,后世的四川的由来,很有可能都是因为这四个路分而来的。
    而现在,这四个路分中,除了一些汉人较多的流官军州外,还有很大的一部分地区,是以当地的藩部作为土知州、土知府的土司羁縻州府。
    这些土司州府,虽然名义上臣服于大宋,但实际上,在当地却依然相当于一个个土皇帝,就连知州知府的官职,都是世袭的,父死子继,跟家天下又有什么区别?
    就连这些土司到开封朝觐的时候,都是由鸿胪寺出面接待,并安排在相应的驿馆之中的,可见,就连大宋官家,也并没有真正将这些土司,当成一般的臣子在看待!
    而且,这些土司,无一例外的,还都跟吐蕃、大理,甚至是交趾等藩国,有着各种各样的密切的联系。
    其中一些甚至根本就是墙头草,两边倒,在向大宋称臣的同时,也在向吐蕃擒唐藩部等称臣!
    而大宋,对待这些藩部,也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表面上臣服,不公开叛乱就行!
    在整个西南地区,大宋基本上都是采用的一种绥靖和羁縻的政策,大宋的统治重心,一直都在中原,战略视线和目标,也一直都在西北横山的党项羌和北边的契丹人身上!
    对于地无十里平,天无三日晴的西南地区,大宋其实从来都没有正眼瞧过,否则也不会坐视不理,任由交趾李氏,割据叛乱,自立自主了!
    而来自于另外一个时空的赵桓,却是知道,西南诸藩部也好,南边的交趾也罢,其实并不是像这个时代的中原汉人想象中的那样荒芜、偏僻,瘴气遍地,毒虫横行!
    特别是交趾,靠近热带的交趾,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拥有大量的热带水果,香蕉、椰果、荔枝、榴莲等等等等,数不胜数,更主要的是,交趾的稻谷,可是一年三熟,甚至是四熟!
    放眼整个大宋,稻谷能够一年两熟或者三熟的,除了琼管安抚司(海南岛)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
    没有!
    即便是琼管安抚司,虽然大宋在上面设立了一司三军四州,分级统治整个海南岛,但实际上,海南岛上依然还是地广人稀,绝大多数地方,依然还是一片蛮荒之地,或者处于黎人的羁縻统治之下!
    大宋虽然对海南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但这却还远远不够!
    在中原汉人眼中,琼崖,依然还是天涯海角,还是厉瘴满地的蛮荒之地,也只有发配编管的时候,中枢朝堂上的大宋君臣,才会想起远在天涯海角的这个偏僻之地,而从来没有想过,要将这天涯海角,变成大宋的粮仓,变成富庶的江南!
    琼崖尚且如此,就更别说琼崖旁边的交趾了!
    在大宋君臣眼中,交趾也只不过是一片蛮荒之地,自立不自立的,又有什么打紧的,只要交趾国君不公然称帝,侵犯广南西路就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