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三国之少年帝王> 第五百四十章 西域诸国

第五百四十章 西域诸国

    税收一直往上涨。
    少府也有很多皇室产业,在这场盛宴中,赚得盆满钵满。
    此次盛宴后,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比如说织衣服的女工,养桑蚕的农户等等。
    一些粮食的产业,会逐渐互通。
    不过刘辩强调了一件事,那就是必须对玉米和红薯的种子进行管控。
    粮食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战略物资。
    而这些高产的农作物,还不到传播到西域的时机。
    最后肯定无法阻止,但能拖延几年也是好的。
    “这些粮食种子,不懂得储存方式的话,很容易就烂掉。”
    “所以本初啊,在商队回去的路上,除了搜查,你还要想方设法拖延一段时间。”
    “就算他们能够躲过盘查,种子也会坏掉。”
    “这件事必须严格起来。”
    刘辩一遍遍地叮嘱袁绍,袁绍频频点头。
    “孟德,你是司隶校尉,好好监管此事,谁敢随便贸易种子,严惩不贷。”
    “遵旨!”
    曹操面色也严肃起来。
    这不是一件小事情。
    他在西域之所以能够打开局面,粮食的出口功不可没。
    西域蛮荒之地众多,仅有少数绿洲种植粮食。
    管控了粮食,就是掌握了交往的优势。
    买粮食,可以卖。
    但交易种子,直接拒绝。
    并不是大汉不够大方,而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意义就不一样了。
    大汉能够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
    一样的土地,为什么明朝之前的朝代,人口最高的时候,也仅仅是几千万?
    就是因为粮食的不足。
    到了满清,人口四亿亿。
    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
    所以刘辩需要多掌控几年优势,以后粮食成为大众商品后,再从其他产业进行突破。
    现在已经是198年春节的第三天,街道上依旧车水马龙。
    每天的活动都有所不同。
    刘辩将舞龙舞狮的表演也提前了。
    看到这种新颖的表演方式,百姓纷纷从家里走出来,一路尾随。
    这不就热闹起来了吗?
    就算他们不购买商品,只要人气上去了。
    自然会有土豪出手。
    其中皇室的采购最为大方。
    简直就是“托”的存在。
    刘辩也趁着这次机会,带着袁绍和曹操出行。
    都是大男人,当然不怕危险了。
    “本初,西域的风土人情怎么样?”刘辩突然问道。
    袁绍思索了半晌,道:“西域分为很多国家,与汉武帝时期,又有所不同。”
    “一些小国被大国兼并,发展出了比较强劲的势力。”
    “龟兹就是其中的大国,他们擅长音乐,人口数十万,兵员两三万。”
    曹操不禁露出惊诧的神色,不过和史书中记载,相差不大。
    “龟兹的西邻是疏勒,人口不足十万,兵员不足一万。”
    “其下有车师、鄯善等国,兵员多则一万,少则几千。”
    ……
    袁绍说了很多西域的国家组成,刘辩也很感兴趣。
    光是袁绍说出来的小国,就足足十几个。
    还有其他各种被忽略的,很小的国家。
    曾经大汉设置了西域长史府统治西域,只不过地位非常低。
    竟然是挂靠在凉州下的敦煌郡。
    简单地说,地位比太守还要低。
    敦煌太守是西域长史的顶头上司。
    辣么大一块地,竟然……
    刘辩不敢想象。
    现在他有了重建西域长史府的想法,不过时机还不够成熟,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
    北方不太平,朝廷无暇西顾。
    以凉州一州之地,能搞定整个西域吗?
    刘辩不敢肯定。
    袁绍非常有能力,但还是有所欠缺。
    西域之事,不必急于一时。
    刘辩心中有了大致的想法,以后再逐渐安排就行了。
    一行人走进坊市。
    刘辩在珊瑚的摊位前驻足。
    袁绍连忙命手下账房走过去,询问了那摊主几句。
    刘辩听不懂,曹操也是如此。
    这年头,掌握一门外语,也很重要。
    而由于这些年交流断绝,西域人也不会说汉语。
    “他愿意将这个珊瑚,献给公子!”账房先生道。
    刘辩笑了笑,道:“这玩意不值钱。”
    珊瑚的产出,不是在西域,而是更远的地中海。
    所以这玩意在西域,也是稀罕物,需要和罗马交易。
    但对于刘辩来说,真没什么意义。
    就像是古人喜欢翡翠玉石、钻石什么的。
    刘辩尊重这是一种文化,但绝对不会掏钱去购买。
    “我就是到处看看,可不是来破坏交易规则的,你们也记住了。”刘辩叮嘱道。
    “谨记于心!”袁绍和曹操齐声道。
    坊市非常热闹,所以刘辩等人并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大汉能够拿出的商品,还是太少了。”刘辩摇摇头道。
    手中制造业能制作出什么玩意?
    除了丝绸、茶叶、陶器,再加上玻璃制品,大汉还真没什么宝贝。
    这样的竞争力,根本不够。
    以后还需要提高生产力才行。
    刘辩一路走,一路深思。
    “对了本初,你负责培养一批翻译出来,可以在鸿都门学中挑选有天分的学子。”
    “是。”袁绍抱拳道。
    这件事刻不容缓。
    想要对外交流,语言一定要通畅,否则容易引起误会。
    聊着聊着,又说到了凉州的发展。
    刘辩决定在凉州施行“马政”。
    也就是说,让养马成为凉州羌人的义务。
    以此抵税。
    羌人不通农事,又不愿意学习,长此以往,会成为社会问题。
    “马政”的存在,可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
    替朝廷养马!
    这项政策,对于南方百姓来说,那就是一场灾难。
    因为据明朝统计,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拿来种田。
    足够养活二十五个人!
    凉州有水草丰茂的地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现在百姓丰衣足食,朝廷的仓库堆满了粮食,自然不会出现饿死人的局面。
    “本初,你好好研究一下马政,等研究好了,就上书朝廷。”刘辩道。
    “遵命!”袁绍头疼的一大问题,被刘辩解决了。
    以后羌人也会稳定一点。
    刘辩走了走,观赏着胡人歌舞,耳畔不断传来叫喊声。
    如果不是没有朝廷的财政,刘辩也不会这么快开启娱乐模式。
    有利也有弊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