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水酒

    刀盾相撞,其实不一定要硬碰硬的拿盾去撞敌方的兵器。尽管硬对硬的碰撞最为简单粗暴不需思考。
    然而如此没有技巧的用法,盾经不起多少砍劈就要散架了。
    木盾的耐久很有限,刀枪对盾的伤害自然不如斧头,可木盾又能被环首刀劈上几次?
    盾的防御力随着受击打的次数增加,强度下降的会越来越快。
    完好无损的盾能完全扛住第一击劈砍,当敌人的攻击砍在盾上,在完好状态下的盾上留下了第一道砍痕时,这时构造盾牌的木料上就出现了裂缝,木料的强度骤然下降。
    这反应到盾牌的整体上,当同样力度的第二次劈砍在了盾牌上之后,给已经开裂的木料造成的损伤,数倍于盾牌第一次的损伤。
    故此,盾牌的强度不是由100,降到99,再降到98,而是由100,下次就降到50,再很快降到25,再降到5,到零。盾损坏的速度随着盾身的损伤,外界的攻击能越来越轻易的对盾造成破坏。
    应对敌人的攻击,实则不必用盾硬挡。攻击来临,手腕可以瞬间变动方向,正面敌人的盾牌变成盾侧对准敌人。
    盾牌像一把刀一样,侧格开攻击,然后盾快速切进敌人怀里,坚硬的硬木盾的棱狠狠地朝敌人鼻子上砸去,保准敌人瞬间丧失战斗能力。
    李孟羲扛着跟他小小的身躯相比有些硕大的山字盾,他认真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用盾侧击敌兵刃,改变敌人的攻击方向足以,这样只用最小的力量就足以完成防御,还降低了对持盾士兵力量的要求,还让盾的损伤降低到了最小。
    关羽面带轻笑,他看着言语不休说的头头是道的李孟羲,关羽和刘备相视一眼,两人皆是眼中含笑。
    只教给了李孟羲最简单的格挡之法,李孟羲竟能触类旁通,自己领悟到了更具有技巧性的格挡技巧。
    能一点就通,举一反三,此子于武艺一途,堪称良才美玉。
    关羽和刘备对李孟羲更加喜欢了。
    李孟羲虽说不通武艺,可他太聪明了。
    前世接触到的信息太多,因此李孟羲有着很强的发散思维。
    看到刘备架剑的技巧,他立刻就联想到了用盾架剑,联想到了剑盾术,这不是空想的,而是他的确看到过真实的画面,而是一个汉朝人,如果要有李孟羲一样的联想能力,那必须是得上过战场,最低也得近距离见过战场;关羽说盾要斜持,李孟羲立刻就联想到了坦克车的装甲,并且被关羽稍一提点,李孟羲瞬间就有了比关羽还要深刻的理解。
    毕竟,连关羽都不确定,盾斜立的角度跟防箭的概率,到底有没有关系。
    而李孟羲很确定,一定有关系。
    这一场临时起意的教学,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盾不轻,只是拎着盾拎一个时辰也够累的,更何况还要模拟攻防,要举着盾做各种防御动作。
    李孟羲累的小脸通红,身上的麻衣被汗浸湿的如同水洗。
    “好了孟羲,今日到此为止,歇歇吧。”刘备叫停,他接过李孟羲的盾,用袖子毫不嫌弃的去帮李孟羲擦干了李孟羲脸上的汗。
    被很亲昵的对待,李孟羲有些不好意思,但他心安理得的承受了刘备对他的善意。
    毕竟才九岁,还是娃娃不是?
    回了中军大帐,关羽拎来一小坛坛封的水酒,三只小碗依次排开。
    三个酒碗,这架势,也有自己的,李孟羲赶忙拒绝说,自己不会饮酒。
    刘备大笑,“哈哈,男儿岂能不饮酒?喝便是!”
    刘备豪气云干,倒满的酒先端给了李孟羲。
    热的要死,李孟羲很想找点凉水喝,可在这东汉末年,猛士们都是喝酒解渴的。
    只好入乡随俗了。
    刘备亲自端酒相敬,李孟羲不好推辞,推辞的结果就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刘备,礼数尽失。
    刘备举碗相敬,“来!孟羲,干了!”
    李孟羲赶忙举起了碗,“干!”
    “二弟,干!”
    “干!”
    酒水不太清澈,略显混浊。
    李孟羲鼻子凑到碗沿闻了一下,他闻到的除了酒精味,还有一股酸味。
    莫不是坏了?李孟羲很怀疑。
    微皱眉头,李孟羲就着碗沿小喝了半口。
    就口感来说,酒精度跟李孟羲猜的一样,这个时代的酒度数很低。酒的口感软软的,入口舌尖微热,一口咽下,从口腔至喉咙一线,暖洋洋的。有淡淡的酒香,可是为何有一股酸腐的味道?
    如果说李孟羲还是个娃娃,勉强到了能喝酒的年龄,那才四五岁的砖头,就彻底是小娃娃,不能上桌喝酒的。
    因此关羽也没给砖头准备碗。
    砖头正眼巴巴的看着哥哥喝酒,却看到哥哥朝他笑了一下,并把碗端着凑到了他嘴边。
    砖头迫不及待的抱着碗狂饮,喝了两大口后,他还不过瘾,一气牛饮到底,一碗酒李孟羲只喝了一口,剩下的全被砖头喝完了。
    喝的太快,一碗酒进肚后,砖头才后知后觉的感觉到酒有点辣,辣的他吐着小舌头。
    李孟羲和刘备关羽,三人看着砖头的样子,都笑了。
    李孟羲酒碗已空,在砖头牛饮的这片刻时间,刘备和关羽的酒碗也一饮而尽。
    刘备事事以李孟羲为先,再次续酒,刘备还是拎坛先给李孟羲满上。
    就像逢年过节之时,倒酒的礼节是先倒给贵客。
    小小的一个细节,足以看出刘备对李孟羲的尊重。
    尊重之余,倒是显得彼此之间关系有些疏远。
    若是刘关张三人一起饮酒,当不会规矩森严,先给谁倒酒只看谁离得近而已。
    若等哪一天,刘备不再刻意的对李孟羲以礼相待,那就说明李孟羲真正成为刘关张三人这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圈子中的最最核心的第四个人了。
    碗里又有了酒,酒八分满,李孟羲轻轻晃着酒碗,让碗里的水酒轻轻荡漾,借此来观察酒水的成色。
    见已经喝了一碗酒的砖头还在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再给你喝一口,喝完你不准喝了啊。”李孟羲说着。
    小孩子还是少接触些酒精为好。
    李孟羲喝酒慢条斯理,他见先观酒色,再闻酒香,而后小口品酒,一举一动让刘备又好奇了。
    “孟羲,莫非你还懂酿酒不成?”刘备笑着问。
    “酿酒?”李孟羲沉思了须臾,“或许会。”李孟羲认真的点了点头。
    没说会,也没说不会,或许会,这是个什么意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