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第227章 有多大见识,就有多深感悟

第227章 有多大见识,就有多深感悟

    他们的期待没有让他们失望。
    接下来的情节,甚至于让他们有些目瞪口呆、大脑有些转不过弯儿:台上征兵队长明明是个男的,怎么说话声音这么怪异——有点娘哎!
    不过配音怪异,并不影响他们的笑看下去的心情,因为侯永饰演的“兵油子老鬼”很快走上了征兵台,一身蓝褂子、留着寸头,表情里就带着好笑。
    一出场,就让他们跟印象中的对应不上。
    摆开其他不谈,在影视表演这一道上,侯永可是国家一级演员,在诸多影视作品中都塑造过经典的角色,况且前几年《人义》的大火犹在眼前,所以即便是年轻的漫画迷们,也记忆尤新。
    而这些尤新的记忆中,不少都停留在“侯老师吃炸酱面、磕冰箱”的场面上,现在大荧幕上此刻饰演的形象,让他们一时间感觉很是新颖。
    同时还有牌面感。
    一级演员哎,来饰演“兵油子老鬼”这个漫画形象,让漫迷以及动画迷们,都产生了这种感觉,谁说池大的作品只会请学生和龙套过来拍片的?
    大牌,这可不就来了嘛!
    “这可能是侯老师生平饰演的角色中,最底层的一个了。”
    “可不是,这造型,跟三毛的一身拉胯有得一拼的。”
    “咦,这征兵为什么还要看牙口的?”
    “不知道哎......”
    大荧幕画面上,侯永拿过征兵队长手中的香烟,一手捏住旁边龙套的下巴,然后自己又被娘娘腔的征兵队长一手捏住下巴看牙口。
    不少观众,看到这征兵队长看牙口的举动,很是不能理解。不过不能理解,也就过去了,因为他们又被侯永敞开衣服、拱起胳膊的来了一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台词做派给逗笑了。
    这其实就是大多数观众的观影习惯。
    大多数观众看电影,是被动接受的。电影播什么,他们就看什么,遇到好笑的情节就咧开嘴笑,遇到或推断或铺垫的细节他们也不会去主动思考,而是等着电影后面揭示结局。简而言之,就是不会主动去思考影片细节中的门道,单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不会因此去浪费脑细胞。
    《三毛从军记》可以轻而易举的满足这些观众的观影习惯,不用动脑子,也会笑得很欢乐。
    然而,还有一批观影人,比如影评党和嘴炮党。
    他们是会去代入自己的理解去思考的,思考有所得了,才能在社交账号上鼓吹自己的见解。
    《三毛从军记》同样满足了这些人的要求,就像此刻“征兵看牙口”这个举动,学识驳杂一些的就知道买牲口时才有看牙口这个行为,现在这征兵看牙口,岂不是在讽刺挑壮丁当兵就跟挑选牲口一样?
    想到了这一点,众多影评人之一的苏凯,感觉自己这才是进入了观看这部电影的第二个层次,即从电影表面感受到了一些这部电影正在要表达的东西。
    苏凯发现,相比于李南池这个年轻人出品的那两部姊妹篇作品,三毛这部电影的呈现手法显得更加多样化和间接化了。主要体现在,李南池以前的征兵镜头,就摆个台子走个过场就完事儿,最多再来个热血沸腾的讲话,哪像现在,又是看牙口,又是岳武穆的......
    这让苏凯想到了李南池那个《举起手来》的剧本,那个电视剧里,种种鬼子的死法也是在不断玩梗,现在就眼前的这场征兵戏而言,这是指上亦是一种玩梗,只是手法变得隐晦了许多。不过这也一惯符合学院派的风格,镜头不明着来,明着来的镜头也能挖出点其他的解释来。
    正如苏凯所想的这样,想要真的拨清楚三毛这部电影,是存在见识上的门槛的。
    因为随着情节的不断往下播放,各种明喻暗喻反讽的手法更是一环套着一环,跨不过去,就停留在表层。
    但即使有门槛,也并不妨碍每个观众的获得感。
    看得浅的观众们,乐呵的笑声就没有停下,单纯图个乐呵,也挺好。
    而透过表面看到电影要传达一些东西的观众,也在笑,只是眼中多出了“了不得”的神情,自然也免不了跟旁边人吹嘘一番,然后就听到恍然大悟的声音。
    就像,头角峥嵘的团长出现在荧幕之上的时候。
    一出场,播映厅内的大多数观众因为“头角峥嵘”的怪异造型而叽叽喳喳。
    而意会到“头角峥嵘”含义的,则向旁边人小声吹嘘着自己“了不得发现”的见解。
    整个播映厅内,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契合自己的爽点,笑声、感觉自己发现“了不得”东西后的小声解释交织在一起......
    三毛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不同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素养,会从中得到并不一样的观看感受。
    如果把观看这部电影的感受划分为三个层次,那么绝大多数观众停留在表面的好笑和三毛的可怜之上;一小部分人能够看穿情节中的种种寓意讽刺;最后的一小撮,则是升华到那个年代历史的精神高度。
    李南池自认为最后一个层次自己只能勉强抵达,尽管这部电影以及漫画是自己带到这个时空的。
    然而,尽管存在见解上的门槛,《三毛从军记》令人发指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根本没有众口难调这一说——你有多大的见识,就能从这部电影里看出多深的感悟;不带见识看,也能乐得开怀!
    越来越多的专业影评人和同行从业者从旁边观众的反馈中感受到这一点。
    这些影评人,是既会关注作品本身,也是留意片场反馈的。而同与旁边观众的搭讪调查中,他们已经明白一件事:李南池那个年轻导演,又拍出一部成功作品了!
    一两部电影接连成功,或许还能牵强附会的说一句是运气。但事不过三,李南池这第三部电影的成功,已经不需要去质疑,尽管得出这个结论时,这部片子才播放了三十分钟。
    .........
    “哈——呼!”
    姜苗苗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
    这会儿已经是零点三十分出头,人体组织不断发出要入睡的提示。
    李南池提议,“走吧,回去睡觉。”
    “不等这第一场放完嘛?”姜苗苗也想回去睡觉了,主要是这部影片的样片成型之后,为了检查是否有纰漏,她也是跟着李南池后面看了好多遍的,新鲜感已经降低许多了,这处在昏暗的环境中,她已经打瞌睡了。
    “首播我已经坐在这儿了,仪式感已有,至于结果,是早就已经注定的事情。”
    李南池的话里充满着绝对的自信,片子已经播放了三分之一,现场的观众反馈,已经说明了这部作品的成功基调。
    接下来的口碑发酵,李南海自信并不需要去亲自关注,就让口碑自己在这个良夜酝酿去吧。
    他相信,明日一早起来,会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