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福运娘子山里汉> 福运娘子山里汉 第104节

福运娘子山里汉 第104节

    胡细妹在一旁捂嘴笑。
    谢寡妇瞪季妧“就你贫!又不是给你吃的,拿回去给大宝蒸鸡蛋羹。你说你鸡也不养,吃个鸡蛋还得赶集买,哪有个过日子的样?等天暖和些,我抓几只小鸡仔给你送过去,又不费事,拌点麸子就……”
    什么叫引火烧身?这就是。
    季妧头都大了,她就不该提鸡蛋。
    每次只要一提鸡蛋,话题总能扯到她不养鸡,继而延伸到她不会过日子上来。
    刚才要是装没看见,提着篮子就走该多好。
    谢寡妇还在呶呶不休,接下来就该数落她不养鸭不养猪上了。
    季妧赶紧岔开话题“欸?良子哥怎么了,还有大成,怎么好像都不太开心?今天生意不顺吗?”
    胡良和胡大成正蹲在东墙角刷洗碗筷呢,俩人都闷着头,手劲儿一个比一个大,跟那碗筷有仇似的。
    谢寡妇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
    “嗨!别提了,他俩一路都这样,脸拉的比驴都长,活似死了爹娘……”
    “娘!你咋说话呢!”胡良不满的打断她。
    “现在想起我是你娘了?真不知道你们这些熊孩子咋想的,不打仗不是好事?咋还一个个指天骂地……”
    季妧敏感的抓住她话里的字眼“什么叫不打仗了?打赢了?”
    谢寡妇道“算赢了吧。”
    什么叫算赢了,还吧?
    胡良更生气了,把洗碗布往木盆里一掼。
    “分明就是输了!咱们大周认输了,已经和北梁那边议和了!”
    季妧一愣,本能否认“不可能!”
    如果说周军之前的几次小胜并不能决定战局,那么最近这场大胜基本已经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北梁主帅重伤,士气受挫,就算他们再派新的主帅过来,也需要时间赶到,更需要时间熟悉战况以及重新排兵布阵。
    大周不趁其疲虚之际乘胜追击,一股作气彻底摧毁北梁防线,反而议和?
    怎么可能,绝对不可能。
    “消息可靠吗,会不会是谣传?”
    胡良一脸郁卒的摇头“现在镇上到处都在说,不可能是假的。我真想不通,为啥会议和?眼看都要赢了……”
    胡大成也一脸失望。
    “之前宋大哥和他朋友来村里,讲寇将军和那些战士的故事,还说他们保家卫国,什么汗什么不畏死的……我还把那个寇将军当榜样来着……他怎么这样啊?他是不是怕死了,不然为啥要投降,我再也不喜欢他了!”
    小孩子的心思简单而直白。
    他不知道什么是议和,在他的认知里,没有打赢,那就是输了,就是投降。
    而投降的人,是最让人不耻的。
    百姓不会怪别人,只会归罪于寇长卿,谁让他是大军统帅?
    所有人都得听他的,他一声令下,将士们就是拼尽最后一口气流干最后一滴血,也不会后退半步,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正因为如此,没有他点头同意,谁敢议和?
    这也恰是季妧疑惑的地方。
    寇长卿为什么会同意?
    以她从那些民间传闻和贞吉利处对他的浅薄了解,这实在不像是他会做出的决定。
    他难道不明白这么做会为自己招来多少骂名?
    连胡大成一个小孩子都冲口而出这样的话,可想而知外面关于他的舆论该汹涌成什么样。
    议和,只怕会成为寇长卿荣耀巅峰的污点,甚至多年功业都可能因此毁于一旦。
    胡良叹了口气“北梁侵扰咱们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们就是群喂不饱的饿狼!那些京城的官老爷们感受不到,咱们百姓可是深受其苦,你想想,哪年冬天咱不是提心吊胆的过?这好不容易来了个厉害的将军,不趁机给他们一个深刻教训……”
    他提到京城,倒是让季妧茅塞顿开。
    谢寡妇他们之前在镇上碰到的那队人马,还有盯着大宝看的那个公公,他们就是往军营去的。
    看来,果然不是简单的嘉奖。
    这议和之事,应该就是来自京中,甚或根本就是天子的决策。
    如果真是这样,那真是可笑至极。
    关北军民齐心抗敌,尤其那些将士,雪地行军拼杀,不知牺牲多少才换来如今大好局面。
    然后突然,从金銮殿上轻飘飘传出一道声音“别打了,咱们议和吧!”
    任季妧想破头都想不通,朝廷究竟为什么会在这个关头谈议和。
    就算一开始对打赢没信心,那宣旨的公公都亲临前线,亲眼看过也亲耳听过了。
    瞎子都知道赢面大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必然不是他自己要坚持,很可能是因为上面压根就没给他第二种预备方案。
    这究竟是什么脑回路?
    这种人又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季妧越想越憋火。
    她也算是受这场战火摧残的当事人,担惊受怕了一个冬天,就盼着能早早结束战事。
    可,可不是这么个草草结束法啊。
    这就像听到楼上扔下来一只靴子,咚一声砸在地板上,你屏息凝神,却迟迟等不到第二个咚,心就只能一直这么提着。
    除恶务尽。
    要么不打,要么就豁出去往死里打,直到把对方打服打怕。
    现在可好,战事结束了,寇长卿必然会被调走,到时候北梁再卷土重来可怎么办?她可不想再尝一遍山中藏的滋味。
    而且她总觉得,即便有来自京中的施压,寇长卿也不该这么轻易妥协才是。
    这其中定然还有什么隐情。
    季妧想了想,对胡良道“明天我和你们一起出摊。”
    她迫切的想知道具体怎么回事。
    与其在这东猜西想,不如去镇上一趟。
    第151章 民情汹汹
    居庸镇有地利之便,打探消息比邺阳还要容易些。
    不出所料,镇上到处都在谈论此事。
    像谢寡妇那样,觉得别管咋着,只要不打仗就好的人也有,但少。
    更多人则是义愤填膺,群情激奋,唾骂声一片。
    可见舆论沸腾到了什么地步。
    一早上,光从胡辣汤摊子上收集到的消息可知,议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双方经过几日的谈判和磋商,在邻城酉阳达成一致协议,并签订了《关北誓书》。
    令人费解的是,誓书的细节和条款不知为何也流露了出来
    两国结为兄弟之邦。
    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
    互不容纳叛亡,互不惊扰田土及农作物。
    同时亦互不增加边防设备。
    如果这些都尚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的话,那么最后一条,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了。
    “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二十万两,差臣专送至梁朝雄州交割。”
    明明都要打赢了,朝廷非要议和。
    议和就议和吧,可大周是优势的一方,到头来却要割地赔款给北梁!
    哦,没有割地,仅仅是赔款,还美其名曰军旅之费。
    怎么,北梁劳师出兵是大周邀请的吗?还要包吃包玩包损失?
    就算要陪,也该北梁陪大周吧!
    为了捍卫边疆,关北搭进去多少大好儿郎,耗费了多少财力物力,老百姓的精神损失又该怎么算?
    明明他们是被侵略的一方,到头来却还要给人赔钱赔笑。
    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屈辱。
    就好比,一个叫梁的人突然跑到姓周的家里,在姓周的家里摔锅砸盆耍泼使赖,还和周家的男人打了一架。
    周家的男人千辛万苦打赢了,但最后却是周家人拿着金银财宝,哄着把梁送走了。
    并且还承诺梁只要你不闹腾,我每年都给你钱花……
    这种事情要是传出去,周家人是要被十里八村笑掉大牙的。
    人与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国与国?
    这份协议给季妧最直观的联想就是北宋的澶渊之盟。
    同样的城下之辱。
    同样都有打赢的机会,却被吓破了胆的统治者勒停议和。
    然后就是同样的经济赔偿。
    不同的是,虽然很多人对澶渊之盟非常不齿,但从某些方面来说,它也有其积极意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