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大宋燕王> 第159章 建营昌国

第159章 建营昌国

    杨丛义回到船上,找来两队押官薛望和张彪,三人一起开了个小会,强调军纪问题。
    临安繁华,人人都想去热闹一番,但现在不是时候,必须保证任何不得他的允许不能下船上岸。还有,这一百名军士绝大多数都没有长时间坐过船,出发以后可能有诸多问题,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安全,海中不比陆地上,一旦落水,不会游水之人几乎必定死亡,因此在船上不得乱跑,不得擅自下水下船。船上物资不得随意翻动拆封,不得与水手、舵手发生冲突,总之船上绝对不能乱,实在没事,就让他们在船舱睡觉。
    薛望、张彪自然应承遵从,当即回去安排。
    两艘船,张彪独自带五十人驻守一艘,另一艘船杨丛义、薛望共同带人驻守。
    当初的那些捕快就只有张彪一人投军,从这两个月来看,张彪很踏实很用心,杨丛义便有意给他一些机会,希望将来有一天,他能成为他的臂膀。
    第二天一早,两艘满载军资的江船驶出港口,进入钱塘江。
    钱塘江中风浪很大,幸好出发的这几天钱塘江潮小,船虽颠簸,但在江中倒也安全。等到两天之后出
    了钱塘江,入海之后,船便平稳如陆地,不堪颠簸,头晕目眩的新军,此时也才稍好。
    船在海上又行三天,最终进港靠岸,到达明州昌国县。
    昌国县在海中,以岛立县,西距大陆四十余里,岛上有万余人。
    新军乘船五天,头晕难受,受尽磨难,下船便倒地不起,眼前依然还在旋转。
    看着六七十人倒在地上,没有一点力气和精神,杨丛义也有些无奈,不晕船的只有一少半,物资这么多,搬下船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他当即派人去打听宣威军驻地,让赵将军带人来领取军资军械。
    一个时辰之后,杨丛义站在船头看到大队人马进港,打头的正是赵安。他当即下船,向赵安迎去。
    “赵将军,别来无恙。”杨丛义迎上前,大笑着抱拳。
    赵安着一身英武的盔甲军装,抱拳回礼:“杨监军一路幸苦,此行可还顺利?”
    杨丛义笑道:“还好,只是路远,误了约定的时间。赵将军,宣威军军需物资,就在这船上,请将军派人搬下船,就地分发吧。”
    赵安笑道:“杨监军,你们一路辛苦,先回去休息,剩下的事我来办。”
    杨丛义笑道:“那就劳烦将军了。”
    赵安笑道:“监军先回营,我们稍后再叙。”
    杨丛义抱拳谢过,先行一步,新军抬着五支大箱子跟在后面,箱子装的是全部军费,银子两万五千两。
    “来人,把军需卸船!”赵安一声令下,海港列队的宣威军迅速登船。
    不到两个时辰,两船军需全部搬下船来,堆在岸上,堆成了小山。
    “军装、盔甲,每人拿两套,兵器每人拿两把。回营之后再分发!”赵安高声命令。
    训练有素的禁军立即行动起来,列队拿取军需,列队离港。
    两千五百人没用半个时辰,便将堆成小山的军需全部搬走,拥堵的海港为之一空,无物也无人。
    碧蓝的大海,宽广的视野,杨丛义看着临海修建的军营,感慨万千,面朝大海,背靠青山,这不就是后世有可望而不可求的海景房吗?宣威军的营地,当属这天下就好的吧。
    营房靠着矮山修建,一排排,也不知道有多少间,虽然也都是芦苇覆顶,较为简陋,但房间宽敞,有成排的通铺木床,一间房睡二三十人不成问题。
    营地里仍有不少人在做工,看样子还在修建营房,显然基础建设还没有做完。
    新军这些天十分辛苦,回到营地早已体力不支,走进无人的营房,倒头就睡,杨丛义不去管他们,只让张彪把五支大箱子看好,别让人随意接触。
    杨丛义精神很好,新军留在营房,他自己一人在营地随意走动。
    出了营房,便是宽敞的空地,数百丈宽的沙滩,沙滩上原本生长的树木植物早已被砍伐一空,连根部都已经大部分被挖出,显而易见,这就是赵将军选择好的操练厂。
    五千人的宣威军,在讨论募军之初,杨丛义就跟赵安探讨过训练问题,宣威军性质决定,它必须陆战海战无一不能,所以组建的新军首重是训练,练陆战,也要练海战,练平原,也要连山野。赵安选择的这个地方正是宣威军最理想的练兵之地。
    穿过宽阔的沙滩,便来到蔚蓝色的海边,一丈之内,水深不过腰腹,清澈见底。
    杨丛义已经能想象到宣威军以后训练的场面,后世的海军都是在海边,训练的那些科目,有些可以借鉴,至少所有的旱鸭子,必须要不怕水。
    脱掉鞋子,上前几步,任冰冷的海浪打上脚背,脚下传来阵阵清凉。原来这就是大海的模样!杨丛义对着大海笑了。
    在后世,他从没去过海边,今天来了,也算了节心愿。
    坐在沙滩上,抬眼望着身前无边无际的大海,杨丛义的脑子里空空荡荡,只觉得天地广阔,自己是何等渺小,一时间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浮云,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
    眼皮渐渐沉重,不多时便在沙滩上睡着。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到有人在身后叫他,杨丛义这才惊醒。
    “大人,赵将军找你。”杨丛义起身,回头看到了张彪。
    “走。”杨丛义没有多说什么,穿上鞋子,走回营房。
    有几间新修建的木屋,明显与军士住宿的营房不同,那是军官休息、办公之地。
    杨丛义走进一间房门大开的木屋,里面除了赵安,并无他人。
    “赵将军,回来的好快。”
    赵安起身,来到近前:“监军,一路劳顿,你怎么没有休息休息。”
    杨丛义笑道:“将军选的营地好,一到营地,我疲意尽消,休息不休息倒无所谓。将军找我是有何事?”
    赵安道:“军需军械已经全都搬回来,发放到军士手中,准备开始训练。不知监军此去招募新军多少,他们何时能到?”
    杨丛义道:“我此去淮西招募了一千二百多人,他们正从陆路赶来明州,若所料不差,安行程计算,他们已经到达明州境内。”
    赵安道:“如此就好。我在禁军中招募三千三百七十六人,加上监军招募的一千二百多人,宣威军就有四千五百多人,再在本地招募一些,五千编制便能满员。”
    “坐下说吧。”杨丛义在一张椅子上坐下。
    赵安随后坐下,又道:“对宣威军训练之事,不知道监军可有想法?”
    杨丛义道:“这问题你我当初探讨过,宣威军要保护船队出海,一旦出海便远离大宋,我们宣威军就是所有人的依靠。宣威军要具备海战、陆战、出击、防守的能力,训练内容要比普通禁军丰富。具体要训练哪些,怎么训练,等新军来了之后,我们一并讨论。时间不多了,营地里的宣威军可以先开始训练,至于怎么练,将军自己做主吧。我只有一个要求,练出来的军队,必须具备保护船队的能力。”
    赵安道:“好,我即刻开始组织训练。”
    杨丛义道:“将军自便,等新军赶来,我们再做详细的训练计划。”说完见赵安没有接话,便问道:“赵将军,宣威军吃饭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军费还剩多少?”
    赵安回道:“昌国是海岛,海岛虽然不小,但良田不多,所产粮食有限,不少物资要从明州交换购买,本地原本有近万人,我们一来,物资更缺。宣威军的口粮都要从明州采购,往来运输花费巨大,一万贯军费,如今只剩两千贯,能撑半个月吧。”
    杨丛义笑道:“赵将军安心练军,军饷军粮问题我来解决。”
    赵安道:“如此就好,有监军这话,我便心安了。说实话,要我练兵打仗还行,后勤供应真是做不来,想想就心焦,这一个月我可是受够了。”
    听到赵将军抱怨,杨丛义淡然一笑,回道:“自古以来,吃饭问题都是大事,民以食为天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打仗,其实打的也就是银钱和粮草。将军以后若要独领大军,粮草之事就避不开。”
    赵安笑道:“以后的事情还早,独领一军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现在天下太平,想升官多带军,就只能苦熬资历。如我这般,运气好的话,勘核顺利,一路晋升,也要等十年才有机会独领一军。还是先带兵练兵吧。”
    想想也是,部将还只是中级军官,想要升到统制,就必须有战功,和平年代这就是一道槛,战功只有平叛才有可能挣到。但平叛可遇而不可求,没有背景就不会有机会。
    “监军,你先在隔壁休息,晚间我再召集各级军官前来参见。”
    杨丛义道:“也好,赵将军先忙。”说着就离开,回到自己的营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