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明末之新帝国> 第897章 渐入困境

第897章 渐入困境

    洪承畴和杨嗣昌这种想法没有错,在跟敌人进行全面大战的时候,后方重镇没有拿下,他们派兵回来拔下了这一根钉子,无后顾之忧以后再跟敌人进行决战,保证后路的畅通,这是没有问题,明智之举。
    但是他们两位大帅的建议,却是被朝廷所否决。
    朝廷否决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华夏贼各路大军,已经先后的进入了山东,很快就会进入济南,如果让他们进入济南以后,朝廷的大军想攻下济南,这就很难了。
    最好的策略,就是在敌人大军没有进入济南之前,一举拿下此地,那时候他们就可以以逸待劳,抵抗敌人的大军了。
    传统意义上来说,后方的城市,必须拿下,这是对的,就是为了保证退路,也是为了保证粮道的畅通,这几乎是兵家金科玉律。
    但是朝廷的大军没有这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朝廷也都没有足够的粮草辎重,他们粮响自筹,这就不存在粮道被断的说法。
    其二:就是用朝廷的话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退路可言,有进无退,只有攻下了济南,灭了刘贼,这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其三:至于说怕被他们围困日夜攻,吓得魂都附体,朝不保夕的守城军,还能反击不成?还能断他们后路不成?
    所以朝廷拒绝了两位大帅的建议,命令他们挖更多的壕沟,设立更多的栏栅,把这两座城重重围困起来,只要确保敌人无法突围,无法出去以后,其他的兵力,全部用于济南方向的攻击。
    朝廷的回复,可是令洪承畴和杨旭嗣昌大吃一惊,后方的路还没有理顺,居然就敢出动几十万大军,深入敌阵,去攻打济南,策略上是对的,实际操作起来很危险,很容易就断了后路。
    洪承畴和杨嗣昌用兵,一向用稳,像这么冒险之策,他们可是不干,所以马上就拒绝了朝廷的旨意,继续的执行既定的政策。
    此时的山东大地,已经是战云密布,在南边的所有城市,已经进行了动员和备战,东昌府则是处处大战,东昌府已经分为了两大战场,一部分就是洪承畴部,他们集中围攻临清,而另外一部,则是为以杨嗣昌部为首,围攻德州,可以说处处地方都在打仗,这样子也都令华夏军的兵力,十分的不足。
    看华夏军的意思,他们已经放弃了对河间府、临清、德州等地的救援,他们的生死命运,就看自己的本事了,他们将会集中兵力在济南,与敌人决一死战。
    因为刘忠勇的大军,在抵达了以后,再也没有向前一步,而是在济南进行备战。
    半个多月以后,刘远桥的大军,也将会抵达这里,加强济南的防卫。
    可以这般说,双方都在抢时间。
    洪承畴就十分愤怒,在出战之前,皇帝和朝廷可是信誓旦旦的向他们保证,保证不会干预他们的作战,让他们放手而为,但是这一开打以后,他们马上就变卦了,马上就开始对他们指手画脚了。
    要知道朝廷一开始可是授全权予他们,这么做主要就是因为没有军饷,没有粮食,只能够许下一些诺言,忽悠他们去打。
    结果他们出去以后,马上就变卦,士兵们可是怨气不小,更重要的是他们攻进了山东以后,也都没有想象之中的金山银山,对方可是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政策,所到之处,能搬走的就搬走,能烧了就烧,让他们捞不到什么好处。
    人都逃了个清光,咱们就想抓一些人来做民伕,做后勤,这都不行,这让他们的压力非常的大。
    而且华夏军的顽强,也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在他们想象之中,他们出动了七十万大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雷霆万钧般压来,如果是明军,只怕会闻风而逃。
    但是华夏军没有逃,他们只是主动地进行战略撤退,收缩了兵力进行固守待援,他们放弃的地方,朝廷的官军轻易而举的就占领了,他们没有经历什么困难,轻易就占领了大片的城市,占领了许多的县城,但是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反倒分散的兵力。
    让他们去攻打华夏军重兵集结的县城的时候,是被华夏军的大炮和火枪打的头破血流。
    现在虽然是雨季,天在下着雨,华夏军不敢在野外作战,但是他们依靠着城墙,盖了许多的临时的棚子,可是让他们的火枪火药没有受潮,就发挥了威力,当明军大举去围攻对方严阵以待的城市时,他们的死伤就非常的惨重了。
    你们如果不发动集团冲锋,不用人海战术,就没有办法冲到他们面前去,如果使用人海战术,往往又是成了对方大炮的活靶子,对方架构在城墙之上的红衣大炮,一炮轰击过来,就是犁出几条血肉胡同,炸死了几十个人之多,令明军心胆巨寒。
    在一开始,明军兵力充足的时候,他们是兵分多路,遍地开花,但是当兵力深入到东昌府以后,战线开始拉长,他们的兵力进一步分散,就没有那么足了。
    而且他们没有后勤队伍的弊端,也都出来了,就是前方已经把粮食和辎重都打没了,后方也都没有人把这些东西运过来,在原定计划之中,他们是就地筹粮的,但是都被华夏军烧了个精光,还筹个锤子?
    这就令他们一开始全面进攻,变成了别无没有办法,只能选择有限的几个地方,进行重点进攻了。
    即使是重点进攻,他们还是想先把后路扫平了,确保自己的粮道充足了,进退自由了,才去进攻济南。
    而杨嗣昌部也都表示,必须拿下了德州,才会围攻青州,进入东三府劫掠那里的粮食。
    但是朝廷方面又有不同的看法,朝廷则希望能够速战速决,在朝廷眼里,只要攻下了济南,打败了刘远桥的部队,杀死或者是生擒了刘远桥,他们就可以获得胜利了。
    如果像杨嗣昌,还有洪承畴他们的计划,他们将会花上数月时间来用于拿下河间府和德州府,就是浪费了大好的时间,刘远桥就会利用这一段时间,进入济南固守在这里,跟他们决一死战。
    到那个时候,济南又会变成了另外一个德州或者是河间府了。
    而且攻进了山东以后,他们才发现,他们并不是闯进了太平世界,这里也不是任由他们驰骋和纵横的地方。
    华夏军虽然放弃了大多数的县城,集中兵力固守在主要的县城之中。
    这也就意味着这广阔的原野,就是明军撒欢的地方。
    华夏军的主力部队,没有办法开上来,但是他们的骑兵,可是早早的出发,抵达了这里,在守城和攻城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是在广阔的野外,他们的作用,可就大了去了。
    布日固德的骑兵师,基本上已经全部的调进了东昌府,他的骑兵师,分成十个千人队,来去如风,他们专门袭击明军的薄弱环节。
    明军组成重兵集团,他们不敢轻易的攻击,但是如果明军士兵出现在野外,就很容易受到他们的袭击,逼着明军不敢分兵,只能够抱团取暖。
    本来按照许多明军士兵的想法,进入了山东,就是他们撒欢的地方,就是他们自由驰骋的天堂,谁知道他们只要是低于上千人的部队,就会受到华夏军骑兵的袭击,打得他们落花流水,哭爹喊娘。
    布日固德本来就是一个骑兵高手,很擅长使用骑兵,特别擅长于轻骑兵的战术,他们来去如风,袭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令敌人苦不堪言。
    洪承畴和杨嗣昌等也都派出了自己的骑兵队,与之进行对战,对他们进行追逐和厮杀,但是在野外的撕杀之中,他们可是让布日固得的骑兵,打得哭爹喊娘,死伤惨重,畏敌如虎。
    因为布日固德的骑兵,主要就是以蒙古雇佣兵为主,这些都是十分精通骑术和骑射之术的猛人,他们可以在马背上吃马睡觉,来去如风,袭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如果你结成了兵阵和硬寨,他们又不袭击你,如果你在行进之中或者是野外进行打秋风,就被他们攻击和袭击。
    这样的战术,虽然说消灭不了明军的主力,但是却大大的拖延他们的速度,更重要的就是逼着明军不敢分兵。
    他们根本就不敢派出小股部队去搜刮钱粮,去搜刮钱粮,都得几千人,几千人的出去,这就让他们在这方面的效率大大的降低。
    明军这是迫不得已,他们派出了无数支小队去乡下搜刮钱粮,抓壮丁,但是这些人大多数都受到华夏军袭击,他们这些兵,一旦落入了对方手上,就是被对方砍了脑袋,拿去领赏。
    而且当地的老百姓,还是跟华夏军一条心的,他们处处的跟明军作对,为华夏军的骑兵通风报信,令华夏军的骑兵,就像处处的长了眼睛一样,只要明军骑兵敢落单,就会受到他们的袭击。
    这样子也是洪承畴和杨嗣昌等,想回师把这一片地方,进行了一个彻底的绥靖,确保后路畅通无阻以后,再跟敌人主力进行决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