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68章 谁更能沉住气

第368章 谁更能沉住气

    “爹爹,孩儿鲁莽了。不过孩儿是不得已如此。”
    “爹爹曾教导孩儿,与朝臣要以仁爱之心笼络。但因谋反之事,孩儿不得不杀一些文臣,这肯定会在文臣中产生一股逆流。这是孩儿如此做的原因之一。”
    这事赵曦没有跟老爹事先沟通,是真不想让老爹操心。
    老爹什么性子赵曦清楚。一旦提前沟通了,老爹这几天肯定会一直忧虑通过的可能性。还不如这样直接得到结果后再解释。
    “另外一个原因,孩儿是想对殿前司和上四军开刀。孩儿想用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让护卫营军卒接管整个殿前司和上四军。”
    “并且,孩儿准备将西军和殿前司上四军更戎,同时根据标准对殿前司和上四军裁撤和转民。最终全部变成新军。”
    “这所有想法的施行,都必须朝堂的支持。而为朝臣代训亲卫,孩儿也不会盲目施行。还有一点,孩儿想试试,护卫营那整套成体系的理念,能否抗衡家族观念,能否改变以家为尊的陈例,为将来的军制变革提供支持。”
    赵祯也想到了护卫营影壁上的大字:忠诚、服从!
    曦儿这样,或许真的能行。
    藩镇割据……这是赵祯费很大劲表达的意思。
    前车之鉴,这也是国朝如今既定国策的根本,必须防止藩镇割据。
    对于如何管控军伍,赵曦多千年的见识,如何连藩镇割据都无法避免,赵曦真对不起穿越者这个身份。
    “爹爹,孩儿明白!朝堂臣工对于国朝国策的执行力,应该不比孩儿思谋差。况且,因军备的原因,未来军卒对于朝堂的依赖,要远远大于现在。”
    这一点赵曦是考虑过的。一个轨道对运兵能力的提升,一个火器军备更换,这两点都是加强朝廷统治的手段。
    是否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除了家国理念的教化,忠诚度的培养,队伍给养也是关键且重要的因素。
    如今的新军,抛开队伍忠诚方面的树立,单从军备对朝廷的依赖程度而言,比原来的军种,对朝廷的依赖程度更高。
    一旦火器成为队伍的主要作战方式……工坊城,或者说军备制造比将领忠诚更重要。
    这也是赵曦敢去尝试家国理念冲突的原因。
    护卫营培训体系与如今家族利益高于国朝利益的冲突,赵曦认为应该尽早尝试,希望能用这一次的所谓亲卫代训,把问题暴露出来,让他看到新旧观念的差距,也好为自己未来的做法提供参考。
    “爹爹,在孩儿看来,尽管国朝文武界限分明,其实在本质上,或者说私底下,文武关系并非真如朝堂所表现的。”
    “为国朝长远计,孩儿想把私底下的问题,直接摆在桌面上,这样更利于管理。”
    或许儿子这样考虑是对的,赵祯很欣慰。虽然他没看到过火器作战的现场,也不清楚火器是否真的对朝廷依赖性大。不过有一点赵祯清楚,就是护卫营变化。
    护卫营从筹建到成型,所有的过程,赵祯都很清楚,真的与所有记载的队伍大不同,即便是后来的新军,赵祯从皇城司的奏报中,也窥到了不同,大不同。
    度……这是赵祯对儿子的提醒,或者是说对儿子未来执政的笼统提醒。
    至于现在,那怕自己只是个用眼睛说话的牌位,有些事,他还是能替儿子挡一挡。
    早知道,应该提早尝试来着,那样或许自己能为儿子多做点,没想到自己就这么突然的废了……
    朝堂是帝王的朝堂,也是臣工的朝堂。就国朝如今的状况,吃独食是很难的。
    所以,当太子殿下准备为朝臣代训亲卫,以及扩充护卫营的议题被广为流传后,从京官到地方,每一方势力都有了各自的想法,也导致了这件事成了如今朝堂最大的事。
    那怕是已经致仕休养的老臣工,也怀着忧国忧民的大情怀,不断的往朝堂递折子。
    如其说是关注朝堂,不如说是刷存在感,让朝廷在此事上不能把致仕的老臣给丢一边了。
    甚至那些有功名在身,却没有差遣的闲人,都投门扒窗,用不同的方式,借不同的渠道往政事堂以及赵曦这儿递折子。
    各种言论都有,反对的,赞同的,分析利弊的,建议管理的,甚至还有规划未来的……等等。
    在赵曦看来,字里行间都在说一个意思:别忘了我!
    赵曦仅仅是丢出去这么一个议题,还真是丢出去了。
    自从那次集议时提了那么一嘴后,赵曦再没有主动说过这事,甚至都没有询问过,所有关于这方面的折子,赵曦都丢一边了,就更没这事一样。
    赵曦明白,他不能有一丝的急切,不能有一点的热衷。
    赵曦之所以如此做,背后的目的很大,很长远,或者说是在设一个套。
    首倡是他,还是一个明显对臣工有利的议题。如果他表现的急切了,反倒会让朝堂臣工以为他有背后的想法……他确实有。
    他就那么一说,然后直接放一边,反倒是打消怀疑最恰当的做法。
    臣工、相公、帝王,这个平衡赵曦很清楚,他冷处理的目的,就是想来个大挪移,想把这件事的主导交出去,自己好置身事外,做一个裁决者,而不是实施者。
    他是想由原来自己与朝臣的争端,变成臣工和执宰的争端。矛盾转移,是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法。
    至于这种提议会不会夭折,赵曦不担心。
    是自己首先提议的,集议时老爹又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不乐意的情绪,加上自己后来的冷处理,不可避免的给朝堂造成了他有反悔的意思……这应该可以掩盖他真实的意图,反倒能促成这事的推行。
    这是一个要我做和我要做的区别。
    一件事,他人要求你做,和你自己想做,在心态上是两个概念,也会直接导致结果上的不同。
    现在应该是一个谁比谁更能沉住气的态势。
    对于赵曦这种走一步看三步,甚至看五步的大谋略帝王,政事堂的执宰们没有单纯的从议题上去看,他们都在揣度太子殿下背后的目的。
    之所以赵曦能见到如此多这方面的折子,完全是政事堂有意为之,想给赵曦造成一个整个朝堂热议并很有可能促成的现象。
    如今暂停了早朝,只要集议时太子殿下再次提出来,政事堂就有了设置条件的主动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