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88章 共与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

第188章 共与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

    不管是怎样的心情,船只依然把赵曦带到了汴梁。
    都说近乡情怯,赵曦没有,一点也没有。
    这一路走来,填充他心的,只有忧虑。
    不能埋汰祖宗,可赵曦的心里是真有些非议。听闻当初太祖曾有意迁都,因长安城被废了,便考虑过洛阳……
    只可惜,太宗,也就是自己的正宗老祖,一句“在德不在险”便搁置了。
    留于一堆邋遢事儿让子孙犯愁。
    汴梁城号称四水贯都,但现在除了汴河,其他的三条水路都梗塞了。
    金水河已经沦落为专门运送木材的航线,广济何所运之粮多为杂色粟豆,那是群牧司的马料,而惠民河所运漕粮,除了耗损,尚不足沿途州府的军粮。
    百万军民,就靠着这一条汴河!
    赵曦这一路忧虑着,而朝堂却已经因他的职司吵翻天了。
    赵曦走水路,按说是应该比张方平的奏折早到汴梁。搁不住他有意拖延……他是真有心看看国朝赖以生存的漕运。
    结果,为他职司的事儿,朝堂又展开了辩论。
    军器监没问题,铸币也没问题。正如张方平所料,有护卫营南征的表现,以及为国朝划拉到铜矿,这两样,任谁都不好意思辩驳。
    就是这漕运和榷场,还有铁监。朝堂诸公谁也想刷一下存在感,从太子殿下应该负有的职能,到朝廷现行体制运行,以及祖宗法度等等,各有各的立场。
    其实根本上还是权利和利益的问题。
    这些年,应该说好些年了,国朝进士录取者,南方人偏多。
    而国朝在漕运上的衙门设置,包括官员任命,也偏重于南方人。
    本来漕运就是自江淮开始的,荆楚、江浙甚至两广,是整个漕运的基本盘。
    而堤岸司的设置又是在沿途的渡口码头,就是整个漕运,也多是南方人主事。
    也应该是这样。所谓南船北马,天生的,环境造成的。
    这也注定了国朝的漕运,和朝堂的南方官员脱不开,扯不清。
    至于铜矿……还没见着呢,漕运那是很久的了。
    说道榷场,那就更乱了。不止是泉州、明州、广州这些大码头的市舶司,就是漕运沿路堤岸司,包括所有的边境城池,都有榷场。
    这里面的猫腻,可不是一两家,三五家或者守边的才掺和,整个朝堂几乎全有份。
    这些要是让太子殿下摸清了,几乎相当于断了所有的财路,哪那成呀!
    而铁监,国朝最大的产铁基地就在徐州,毫无例外的又跟漕运扯上了……
    所以,赵曦在回朝后的第一个消息便是……关于他职司的事,弄不成。
    “殿下,发运使衙门统管漕运,储备钱粮巨额,从未做过清底之为,此为一。漕运所用之官吏,皆为铨选不中者,鱼目混珠混乱不堪,此为二。”
    “历年漕运,官员吏卒,上下共为,侵吞漕纲,甚者以舟船沉没以灭迹,此为三。漕运衙门,自发运使以降,均出自沿途世家大族,本家于朝堂者甚多,此为四。”
    “至于榷场与铁监,自漕运延伸,沿途榷场,除买卖粮食为,首位交易货物,便是铁矿生铁诸物……”
    吕公著也是南方人,只是自其父为官,生长皆在汴梁。虽然宗亲中有涉足漕运勾当者,算是远亲了。
    回汴梁后,吕公著针对太子殿下职司之事,与其兄长有了交流,也就有了这番话。
    还好,吕公著终于还是推心置腹的跟他说了,否则赵曦都得考虑护卫营总教导换人了。
    韩缜是河北人,进士及第后,地方转任不多,并未接触过漕运以及沿途州府的治理。
    他不懂,但他有个已经对国朝相对熟悉的大哥……韩绛。
    当他到家后,他大哥已经遣人在等着了。在听闻了他大哥所说的这些猫腻后,连夜托曹家往东宫递了书信,详细陈述了其中要害。
    唉,这就是太子殿下,这就是皇家……恐怕处于深宫的老爹,根本不知道这些吧?
    赵曦没准备去动谁的奶酪,断谁的财路,掀谁家的祖宗牌位,最起码现在还没这个想法。
    因为在他的观念里,天下从来都不是一家一姓的,即便是这个时代,号称赵宋,也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天下,从来就属于全天下人共有的。
    只不过在治理和共享天下时,有了阶层,有了社会赋予的身份,或者说不同的人在同一世界里所承担的责任不同,享受的权益也不同。
    所以,从还是孩童时,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另辟蹊径,另寻出路,还尽可能的团结大多数。
    本以为有了儿时那个吃食的扩张,有了广南日用品的地垫,再有东川这块无法估量的蛋糕,他应该有了一定的底气。
    更何况还有这次南征护卫营所展示的实力,以及他本身所具有的大统继承人身份。
    这所有的要素集中起来,他以为他可以参与其中了,参与到国朝的利益游戏中了。
    没想到会是这样!
    也是,皇家从来只是个利益游戏的局外人,说是裁判可能更合适一点。
    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说辞,或许士大夫和皇家都认同,但这是在需要的时候用。
    就比如铜矿,大伙就接受了共的事实,那怕赵曦再有什么营生,大伙还能接受共的事实。
    可若是皇家想去共他们已经固有,并长期享受的利益……不好意思,那不行。
    这里面关键一点是:在某种程度上,在特定场合下,天下还是赵家天下,是皇家天下,未来是他赵曦的天下。
    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结果。
    也罢,赵曦知道不可能翻了牌,别说是太子,就是他现在做了帝王,基于现在国朝的体制,也不可能翻了牌,改了天。
    漕运,以及因漕运延伸出来的一切……
    赵曦现在可以容忍这类事的存在,或许以后也能容忍。
    既然大家都看护着自己的利益,那好,我也得看护好自己的。
    铜矿,绝不容许出现类似漕粮那样的损耗!
    可继续利用现行的路线,不说一年只有二百多天的正常运输时间,就是真耗损了,跟太多的官员对着干,赵曦也没胜的把握,还有可能导致将来自己执掌天下了,皇令出不了汴梁城。
    还是得另寻出路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