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都市青春>这么多年(出书版)> 这么多年(出书版) 第22节

这么多年(出书版) 第22节

    风衣有点大了,腰部空空荡荡的,妈妈皱眉打量了几下,对她说:“你把腰带系上,凑合一下吧,吊牌别拆,我拿去第一百货商场退了。”
    见夏失望地点点头,正要脱下来,被妈妈按住:“干吗,先穿着,让你别拆吊牌没让你脱,咱们去你奶奶家。”
    “去奶奶家?”
    “对啊,”妈妈对着镜子整理新烫的卷发,“你去省城上学都俩月了,也没去看看奶奶。今天正好。”
    见夏讶然:“待多久?下午回来吗?不回来我就背上书包,带上练习册,我周三就期中考试了。”
    “不用,待不了多久。”
    妈妈带着她和弟弟到楼下坐公交。车开得慢,随时停下载客,晃了二十分钟才到二叔家楼下。县城近年新盖的住宅都是成片规划的小区,奶奶家周围却还是一栋栋老旧的八层塔楼,没有名字,只有街牌号。
    当着爸妈的面当然要叫这里“奶奶家”,实际在见夏心中,三单元七楼二号的老房子,早已经是“二叔家”了。
    房子很大,户型是八十年代前流行的老苏联结构,没有客厅玄关,进门便是一条长走廊,仿佛小型酒店,卧室的门分别开在走廊两侧,尽头才是洗手间、厨房和小阳台。
    见夏在这个老房子里住过六年,直到上小学。四间卧室分别住着爷爷奶奶、大姑姑一家、二叔叔一家和见夏一家。
    因为没有客厅,逢年过节吃团圆饭时,桌子就摆在爷爷奶奶的房间里,十二口人挤坐在同一个圆桌边,热热闹闹的。这热闹也只存在于见夏孩童的想象里,中国每个大家族的年夜饭桌上多少免不了姑嫂暗战、妯娌互酸的戏码,只是小孩看不懂。直到见夏一家搬出去,她边写作业边听爸妈掰扯家务事,才了解了其中一些纷争。
    纷争中的死结,便是房子。
    见夏仰头,看向七楼的宽大阳台。小时候阳台是泥塑钢窗,现在房子被二叔家翻修过,换上了亮银色的铝合金窗,崭新崭新的,镶嵌在这栋经年褪色的灰楼上,格外突兀。
    一年半前爷爷出殡,爸妈和二叔一家在楼门口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她搂着弟弟躲在一边,无意间抬头,看到腿脚不好的奶奶站在高高的阳台边,似乎奋力喊着什么话,谁也听不清。
    生那么多孩子干什么,家底不够分,害人打架,血浓于水也架不住这么兑啊。她当时就这样想。后来奶奶就老年痴呆了,糊涂有糊涂的好,孩子打成这样,是她她也糊涂。
    “想什么呢!姐!”
    弟弟的喊声让陈见夏回过神。
    二婶开门时,先看到的是见夏,冷淡表情略有缓和,“小夏回来啦?”
    二婶艰难地牵动嘴角,把他们让进来。房子翻修后,四间卧室中的两间被打通,充作客厅,陈见夏的奶奶正在沙发上看电视。
    沙发上堆满被子和靠垫,几乎被改造成了一张供半身不遂老人歪躺的床,室内弥漫着老人的体味和药味,陈见夏觉得自己也伴着这种令人不快的气味一起衰败下去了。
    奶奶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拉着她的手,问她翠芝好不好。
    见夏的妈妈用很大嗓门哄着奶奶——又糊涂啦?孙女不认识啦?想不想孙女?想不想孙子?想不想我们?你儿子每天可惦记你啦,吃啥好吃的都会说一句,我下次得给我妈也买这个吃,你说你小儿子是不是对你最好?
    二婶毫不掩饰地轻哼出声。奶奶只是口角流涎,目光混浊,有时候点头,有时候摇头。
    见夏尴尬地抽回手,缩在客厅一角,弟弟已经轻车熟路地进了大堂哥的房间去开电脑玩。
    见夏妈妈问个没完,二婶忍无可忍,远远地朝弟弟喊:“你大辉哥说上次他放电脑里面的重要东西都让你给删了,差点耽误大事,你别乱动!”
    见夏妈妈冷笑:“小伟,咱家又不是没电脑,你乱动她家的干吗,害你大辉哥找不着工作全赖你头上!”
    二婶红了脸。家中男人不在场的时候,两个妯娌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厮打出最丑陋的姿态。见夏假装去上厕所,抬头看着洗手间天花板,心中叹息。
    就为了这个房子,就为了“房子是要留给孙子的”。
    原本,这栋房子顺理成章就该归二叔叔一家所有。陈见夏是个女孩,爷爷奶奶不喜,但也只是淡淡的遗憾,见夏出生时老陈家早就有后了,二叔的儿子陈志辉都七岁了。
    见夏并没有深入思考过为什么房子就理所应当要留给孙子。
    反正她不稀罕。爷爷奶奶家的生活没有四人小家温馨自在。爷爷爱抽烟,活着的时候很喜欢打麻将,麻将桌支起来就不倒下,家中烟雾缭绕,见夏不喜欢,爷爷奶奶也不疼她,彼此彼此。
    然而这世界上大部分纷争都起源于表面上的天经地义。
    陈志辉十岁的时候,见夏的弟弟陈志伟出生了——房子理应给孙子,如果这家里突然有了两个孙子呢?
    判定房子归属的方法除了男孙,只剩下孝道,孝道有时候是老人心里的一杆秤,有时候却也是任由亲戚邻居戳的一根脊梁骨。
    她妈妈今天带着他们来“看奶奶”,就是来秀这根脊梁骨的。
    弟弟代表血脉,陈见夏代表光宗耀祖。他们是来示威的。
    见夏突然瞄到裤袋里的手机屏幕亮了。她前一晚关了静音,忘记调回来,错过了好几个来自李燃的电话。
    全世界唯一让她自在的人打来了电话,她连忙接起。
    “陈见夏你有病啊,你那是手机还是座机啊?”
    “我漏接了,静音了没听见。”
    “昨天晚上的短信你也没回啊!”
    “昨晚……昨晚睡着了。”
    李燃不追究了:“编吧你就。”
    她抿嘴笑着,没否认,一边用空着的那只手指甲轻敲瓷砖壁,一边问:“找我干吗?”
    还没等李燃回答,妈妈就和二婶飓风般从客厅撕扯到了阳台,与洗手间的陈见夏一门之隔。
    “郑玉清你他妈要脸吗?!”
    郑玉清是陈见夏妈妈的名字。
    “你们两口子要脸,要脸能为套房子把自己亲爹逼死?要脸的人不干这种事儿!我不稀罕跟你废话,见夏,小伟,咱们走!”
    陈见夏大脑一片空白。她们的争吵几乎没有升温过程,开场就是白热化。
    “你他妈再说一句?我们怎么逼死亲爹了?我们怎么逼死他了?干什么逼死他了?爸躺在医院的时候说过,谁养咱妈房子就给谁,你当时敢放屁吗?你不敢,公婆一个癌症一个痴呆,你怕他们一时半会不死,拖累你们,你不敢养!咱爸当着大家面说过房子更名给我们大辉,以后婆婆病了死了都不用你们操心,你耳朵聋了吗?老人出殡时倒跑过来了,当着邻里邻居的面血口喷人,把你能耐的!”
    二婶说完一大段,气都不喘一口,继续指着呆立在旁的陈见夏:“你说我们逼死老人?那你呢?为套房子跑去生二胎,你对得起你家大姑娘吗?好好一个孩子,让你们养成什么样了,小时候多吃几口东西你都瞪她,没见过你这么当妈的,你还有脸上门教我做人?!郑玉清你不要脸!……”
    陈见夏握着手机愣了不知多久才清醒过来,看着屏幕上“李燃”两个字,差点一口气提不上来,颤抖着手指挂断。
    两个女人并没有你一句我一句地辩论,她们几乎是同时在讲话,二婶尖叫时,见夏妈妈在以更大分贝吼叫,那些陈见夏几乎能背下来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被以最为不堪和粗野的语言咆哮了出来。
    谁也不是无辜的。道理讲不清,因为谁都不完全占理。
    见夏一家的搬走是出于两家人的鸡贼。二叔为了独占房子联合“外姓人”大姑姑赶他们走,理由是大堂哥陈志辉长大了,需要独立房间,既然见夏爸爸单位分房子了,为什么还要挤在老人家?
    但见夏爸妈彼时巴不得如此,立即就答应下来,尤其是见夏妈妈,担心公婆身体越来越差,既不能帮忙带孩子,还反倒要她照顾,说不定一拖十年八载,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后来爷爷病重,二叔家催促爷爷把房子赶紧过户给长孙,承诺伺候母亲养老送终,再三威逼,事情败露,就有了灵堂里的兄弟反目。陈见夏的妈妈时常过来晃一圈,跟奶奶假亲热,摆出“照顾老人我们也有出力”的姿态,几乎每次都以争吵收场。
    想占便宜的人永远觉得自己受委屈,越委屈越声高,见夏却仿佛在增高的分贝中失聪了。
    她突然很难过。为什么她的生活就不配拥有一点体面。
    妈妈指着关闭的防盗门骂,弟弟兴奋地帮腔,见夏只是木然站在几级台阶下,等待他们撤退。
    怪不得急着让她回来。上个礼拜奶奶的偏瘫更严重了,去过一次医院,虽然是假警报,但妈妈预感到了,最后的大战即将打响。
    陈见夏是一面旗帜,振华将她染得亮堂,自然竖起来。
    不出她所料,中午和下午妈妈又带着他们姐弟分别去了大姑姑家、舅奶奶家一一走访。在妈妈口中,陈见夏是个孝顺又出息的孙女,和弟弟一样。
    “爷爷活着的时候就可喜欢她了,就说她有出息,奶奶现在谁都不认识了,就认得出她俩,她一进门,奶奶就不糊涂了,拉着她的手问她学习好不好。”
    陈见夏依旧木木地听着,偶尔笑笑,右手一直揣在裤袋里,攥着一只小灵通。
    电话挂断之后,李燃没有再打回来。没有短信,没有询问。陈见夏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感觉。
    怜悯与羞耻像两只手,合力掐住了她的脖子。
    在二叔家附近的公交站台等车时,她又看到了“嘀嘀嗒”。
    自打陈见夏有记忆起,“嘀嘀嗒”就是上过电视的名人。有人说他二十岁,有人说他三十岁,可十几年过去了,“嘀嘀嗒”的长相在见夏眼里就没有变过。他永远披散着头发,穿着那件破旧的深蓝色背带裤,背带断了就用塑料绳代替,甚至连手里充当“方向盘”的铁皮饼干桶盖子,都还是当年那一只——蓝色的,掉了漆,生了锈,依稀能看见上面印着一块块黄色牛油曲奇饼。
    “嘀嘀嗒”甚至不曾单手开车。
    他永远神情肃穆,目视前方,不知疲倦地双手平举“方向盘”,每到转弯的地方才配合地转动它,口中发出“嘀嘀嗒嘀嘀嗒”的鸣笛声,右转时还会礼让行人。
    陈见夏很小的时候也和伙伴们一起追着“嘀嘀嗒”跑,学他一拐一拐地走路,天真而残忍地朝他扔瓶子。“嘀嘀嗒”从不理会,也没凶过她们,日复一日开着他的车,风雨无阻。
    陈见夏怔怔看着“嘀嘀嗒”从远处的路口拐走。搬家后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原来还活着。
    以前她不懂事,小时候跟风欺负他,长大一点便用自负之心去可怜他,觉得这样可悲地生存还不如去死,省得被欺负嘲笑。
    然而谁活着不可悲呢?这是一座凝固了的小县城,十几年前的食杂店还开在原地,门口下象棋打麻将的看上去也还是同一群人,卖着同样落伍的零食和本地啤酒,为了旧生活和旧房子而撕破脸皮,不要尊严。
    他们都不如“嘀嘀嗒”有尊严。二婶,妈妈,因为房子才被供养的痴呆奶奶,甚至是她自己,都比不上他。
    陈见夏觉得自己要被吞噬进这片衰老的灰色楼宇里了。
    第二十章
    初雪之后
    期中考试很快过去。
    每一科难度都比摸底考试加大了不少,见夏答题的感觉很不舒畅,磕磕绊绊的,还好没出现什么重大失误,算不上砸锅。
    学年第一名又是楚天阔。见夏上次考了学年第十六,这次跌出了前五十,幸好班级排名还在前十名内。这个名次让见夏有一点失落,不过能考过于丝丝和李真萍,还不算太糟糕。
    成绩是她现在唯一的护身符。
    十月一过去,冬天就全面来临。初雪后,一天冷过一天,下午四点多太阳就落山,教室灯光亮起,陈见夏能从窗玻璃上看到一个镜像的班级,所有人麻木不仁地埋头上自习,雕塑一样沉默,好像集体将青春贷给了未来,此时此刻就不必活了。
    放学后见夏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咯吱咯吱地踩着雪,抬头发现郑家姝和二班的王娣说说笑笑,就在自己前方不远处。
    见夏刻意放慢了脚步,被她们落得越来越远。
    爸爸有时会打电话嘱咐她和宿舍同学搞好关系,不要单打独斗,离家在外有什么事情还是同学好照应,爸妈鞭长莫及,远亲不如近邻……陈见夏全部都好好答应下来,一件都没照做过。
    要接近一个人,要从对方那里获取资源和好处,乃至得到一颗真心,哪有说的那么容易。
    即使有人吃错了药,没头没脑地给出无条件的帮助和陪伴,清醒过来的时候也会收回的。
    比如李燃。
    现在的生活也挺好。在那些爆炸新闻过去之后,大家渐渐了解到陈见夏的本分和无趣,连陆琳琳都放过了她,见夏也识趣地滑向班级版图中属于自己的边缘位置,牢牢嵌进,再不发出一丝声音。
    见夏默默走着,时不时挠挠鼻子。鼻尖上长了两个小痘痘,都怪她跑去超市货架买了便宜的鼻贴频繁清黑头,似乎是过敏了。
    以后就别用了吧,她想,反正漂不漂亮也没什么所谓,没人看。
    见夏路过学校侧门,看到了楚天阔。他穿着黑色羽绒服站在绿色栅栏边,没戴帽子,鼻尖和耳朵都冻红了。
    “班长?你怎么还不回家?”
    楚天阔一愣,难得露出惊慌的神色,迟钝如见夏都能听见他脑子运转的声音,他肯定是要编瞎话了。
    瞎话还没编出来,楚天阔目光不自觉飘向见夏背后,陈见夏也顺着回头,一愣,不由笑出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