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都市青春>我为国家修文物>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32节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32节

    “我看你一直都在用打样配补法来修补这只瓷碗的残缺部位,结果都因为强度不够,还没等配补材料彻底干燥,它自己就塌下来了。”
    “难道你就想过用别的方法?这么大的一个缺口,是不是可以用铁丝或者别的材料做内筋,来增加配补材料的牢固强度呢?”
    顿了顿,向南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一种方法不行,就换一个思路去想办法解决。”
    “一把锁不止是一把钥匙,一个问题也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法,文物修复可不只是体力活,它也是需要动脑子的。”
    说完这番话,向南就慢悠悠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台前,继续忙碌去了。
    向南一走,覃小天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紧张得连后背都湿了一大片。
    向老师的气势太强了,站在他背后,就好像一座大山压在他身上一样,让人喘不过气来。
    此刻,再回想起向老师说的那番话,覃小天只觉得汗颜无比,自己确实有点钻牛角尖了,一直都在用一种方法配补瓷碗的残缺部位,总认为是自己在调配配补材料时,各种材料的分量没把握好。
    事实上,就算是因为调配材料出了问题,如今都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在自己还没有解决问题的前提下,也应该转换解题思路了。
    “听向老师刚刚说话的那个语气,似乎有点严厉,他不会是对我失望了吧?”
    想到这里,覃小天顿时忐忑不安起来。
    第296章 把向南也叫过来吧
    “江教授,要不,今天的讲座推迟到明天?”
    “南海一号”博物馆副馆长杨志宁看着江易鸿略显疲惫的神情,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忍不住开口提议道。
    魔都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的修复师们,在“南海一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里忙着修复文物,江易鸿这些天实际上也没闲着。
    他尽管不用到修复室里亲自上手修复古陶瓷,但这些天以来,一天在羊城和江阳两地奔波。
    前天,他刚刚在羊城参加完“文博+科技——博物馆未来之路”的研讨会,和与会的专家、同仁们探讨和分享了近些年来,魔都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利用科学技术,在古陶瓷修复与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开完会后,他连歇都没歇一下,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江阳市,参加了昨天上午在“南海一号”博物馆举行的“海上丝绸之路——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技术”研讨会。
    今天上午,他又早早地来到了“南海一号”博物馆,准备给古陶瓷修复中心的修复师们,开一堂古陶瓷修复方面的讲座。
    连续的奔波与忙碌,别说是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了,就是今年才五十多岁的杨志宁,也感觉有些吃不消。
    谁知,江易鸿却是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不用了,坐在那里说说话,我还是吃得消的。”
    杨志宁还想再劝劝,却听江易鸿又一副开玩笑的样子,笑道,“再不抓紧一点时间多说说话,以后就没机会喽。”
    这话一出,杨志宁只好闭嘴了。
    心里却是感叹,江教授,是真的老了。
    九点半,“以瓷补瓷——古陶瓷修复方法论”专题讲座,在“南海一号”顶楼的小会议室里举行。
    之所以选择小会议室,一个是因为现在正是上班时间,大部分的修复师还在修复室里忙碌着呢,另一个原因,就是“南海一号”古陶瓷修复中心里的修复师,原本就没多少人。
    华夏古陶瓷修复第一人要开讲座,只要是有空闲的古陶瓷修复师,全都赶了过来,甚至,连“南海一号”博物馆的一些领导也都赶过来捧场。
    没过多长时间,小会议室里就挤满了人。
    “以瓷补瓷”,是江易鸿自创的“独门绝技”,指的是古陶瓷残缺部分用陶瓷器去补缺,这一工艺对于一般修复者来说是一门高不可攀、不可思议的工艺。
    它要求修复人员必须熟悉陶瓷器制作工艺,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窑口的风格、特点,有关瓷器的胎、釉彩的配方,以及成瓷后的收缩比例、器物拼接处的处理、新器做旧等一系列高难度的技术问题。
    当初,江易鸿为了修复一件明代永乐的青花瓷器,为了保证配补的瓷片符合原器物的年代特色,还专程赶赴西江省景市,与窑厂方面联手研制明代永乐时期的青花彩、釉、胎的配方,并按照当时的制作方法,烧制出一批跟原件风格极其相似的瓷片,再进行挑选。
    选出其中一部分理想的瓷片后,江易鸿再稍作切割打磨,吻合后再去釉做旧,做出自然老化的效果,然后安装成型。
    可以说,一块瓷片的复制比一件器物的修复要复杂得多。
    实际上,之前向南在魔都时,也曾用电窑烧制瓷片来修复古陶瓷器物,但他采用的方式,也只能算是“以瓷补瓷”的简化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以瓷补瓷”。
    江易鸿坐在宽大的靠背沙发上,正讲得兴起,忽然门外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看起来有些秃顶的中年男人。
    这中年男人看到江易鸿正在讲课,表情略有些迟疑,顿了一顿后,还是半弯着腰,快步走到杨志宁的身边,附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杨志宁一听,顿时一脸错,忍不住将目光看向坐在前方的江易鸿。
    江易鸿自然看到了杨志宁的目光,不过他可没有中途停止讲座的习惯,依旧不紧不慢地对着下方一众修复师,讲述着他自己的修复理念。
    杨志宁见状,也只好忍着,一直到江易鸿讲完了,会议室里的人都开始撤退了,他这才快步上前,来到江易鸿的身边,神情有些奇怪地低声说道:
    “江教授,考古人员从‘南海一号’里,发现了一个破碎的建盏。”
    江易鸿一愣:“建盏?”
    杨志宁点了点头:“嗯,白毫建盏,碎了。”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
    江易鸿一跺脚,拿着保温杯就往外面走去。
    杨志宁一脸委屈。
    我不是早就给你打眼色了吗?
    是你自己假装没看到的嘛!
    怪我咯?
    心里想着,他脚下也不慢,赶紧就追着江易鸿出去了。
    走了几步,江易鸿忽然停了下来,转身问道:
    “那只破碎的建盏在哪儿?”
    “已经送到古陶瓷修复中心去了。”
    杨志宁心累,都不知道在哪儿,您老人家这么着急跑出来干嘛?我还以为你知道呢!
    江易鸿点了点头,没再说话,直奔文保中心大楼而去。
    杨志宁一见,也连忙跟了上去。
    来到古陶瓷修复中心之后,罗建聪主任也早就得到了消息,早早地候在门口了。
    见到江易鸿和杨志宁来了,他赶紧迎了上去,低声说道:
    “这建盏我已经送到六号修复室去了,我看了看,碎得比较严重……”
    “先去看看再说吧。”
    江易鸿点了点头,说道,“都还不清楚它原本的釉色怎么样呢。”
    杨志宁也没说话,朝罗建聪点了点头。
    六号修复室,也是一个混合了各种窑口古陶瓷器物的修复室,此刻,修复室的负责人胡剑和其他修复师,都围在陈列台前,似乎是观察着什么。
    听到脚步声后,他转过头来一看,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迎上来招呼道:
    “江教授,杨馆长,罗主任,你们都来了。”
    “嗯。”
    江易鸿随意地朝他点了点头,便将目光投向了陈列台上的那只建盏,忽然道,
    “把向南也叫过来吧!”
    第297章 谁不知道你名声在外
    把向南也叫过来?
    杨志宁和罗建聪对视了一眼,有些搞不清江易鸿的意思。
    他们之所以会请江易鸿过来查看,是因为国内存留的宋代建盏实在太稀少了,亲手修复过宋代建盏的古陶瓷修复师,更是屈指可数。
    而恰好,江易鸿就是这屈指可数的古陶瓷修复师中的一个,而且还是修复技术最好的一个!
    如今江易鸿虽然不亲自上手修复古陶瓷器物了,但让他来看看这次出水的残损建盏是不是还有修复的可能,或者指导一下古陶瓷修复中心的修复师如何修复建盏,那也是极好的。
    把向南喊过来,江易鸿这是打算指点他如何修复建盏吗?
    两个人疑惑归疑惑,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罗建聪更是让这边的实习生,直接到四号修复室去,将向南给请过来。
    “向南有修复过建盏的经验。”
    江易鸿岂会不知道杨志宁和罗建聪两人的心思,此刻笑了笑,轻声解释了一句。
    杨志宁一愣,随即开口笑道:“向南年纪轻轻就这么出色,未来不可限量啊。”
    罗建聪没有说话,但也是一脸赞同地点了点头,仿佛是觉得杨志宁的话甚合其意。
    几人正说话间,向南就一脸淡然地走了进来。
    他在四号修复室那边,刚刚修复好一件南宋龙泉窑的大碗,正想着再找一个残破的古陶瓷来修复一下呢,就被人给叫到这里来了。
    那实习生并没有说什么事,只说是江教授让他过来一趟。
    所以,直到现在,向南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向南,过来。”
    看到向南来了,江易鸿朝他招了招手,指着陈列台上的那一堆碎片,笑着说道,
    “又一只南宋兔毫建盏,交给你了。”
    “兔毫建盏?”
    向南眼睛一亮,连忙朝江易鸿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陈列台上面,摆放着一堆颜色黑亮的碎瓷片,足有几十片。
    在这些碎瓷片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一道一道如针尖般细小的白色纹饰,
    “嗯?这是银毫建盏?”
    在魔都时,向南曾经修复过一只宋代的金毫建盏,那是老师江易鸿从魔都收藏大家闫思远那里取来的。
    那是向南第一次接触兔毫建盏的修复,在仿釉处理时,为了做出金毫的效果来,向南耗费了十多只金毫建盏的现代工艺品,足足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将那只金毫建盏成功修复。
    他原以为,以后都难得会遇到一只残损的宋代兔毫建盏了,因为宋代的兔毫建盏存世的原本就不多,而且大多数都保存在各大博物馆里,如果没有意外,几乎不可能出现问题。
    就连闫思远的那件金毫建盏,当初也是完好无损的,只是闫思远在拍卖得手之后,因为运输回魔都时,出了意外,才会摔裂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