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都市青春>我为国家修文物>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8节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28节

    中年男子刚离去,从店铺后院进来了一个身穿灰色长袍,年约五十六岁的清瘦男子,看了一眼薛铁,略带不满地开口问道:
    “小铁,一大清早的,跟谁在这儿咋咋呼呼的?有时间还不多去练练手艺?”
    这薛钊博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嫁人了,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原打算将自己的一身手艺传给他,也好有个糊口的本事。
    谁知这小子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压根就对修复古籍没兴趣,到现在也没学出个样儿来。
    薛铁一点也不害怕,笑嘻嘻地凑了上来:“老爹,我刚刚可是帮您赚了一大笔!”
    说着,就将刚刚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谁知,薛钊博听了以后,非但没有表扬他,反而脸色一黑,怒斥道:
    “混账东西!一直以来我是怎么教你的?人家的救命钱你也赚,你……你真是气死我了!”
    见薛铁仍然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他狠狠一跺脚,从柜台后面的里间又拿出了二十多块大洋,二话不说,直接出门追那中年男子去了。
    刚刚薛铁一说,薛钊博就知道,这中年男子必定是要携家带口离开北平避难去了,否则的话,也不会变卖祖上传下来的古籍。
    这四本一套的清代《古诗源》珍本,哪怕再破,也不止五个银元啊!
    国难当头,他再是商人,也不能赚人家逃难用的救命钱,这是要遭报应的!
    半晌之后,薛钊博回来了,脸色稍稍好看了些。
    他是循着雪地里的脚印追去的,也幸好积雪够深,那中年男子来时匆匆,回去时就慢了不少,总算让他给追上了,又补了他二十多块大洋。
    事实上,薛钊博也知道,如果那四本《古诗源》修复好了,价钱远不止这些。
    但有句古话说得好: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也只有在盛世时,古董才真是古董,在这人人都仓惶避难的年代,古董就是个累赘!
    这四本《古诗源》出手是不可能的了,有些家底的人,早离开了;没离开的人也不会去买这玩意儿。
    最重要的是,他家里也是拖家带口的,一大帮子人需要养呢。
    之所以还没有撤离,也有想攒点钱的意思,因此,他也不可能给对方太多。
    真等到局势恶化,他也是要带着家人背井离乡的,到了那个时候,钱再多也没办法让人安心。
    薛钊博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指望中年男子报答,只是留个善念罢了,希望等到自己一家人不幸落难时,别人也能这么真诚待他。
    中年男子显然没想到还会有这一出,连连作揖,感激不已。
    多了这二十多块大洋,他拖家带口前往山城,也多了不少底气。
    这路上万一有个好歹,这些大洋可都是能救命的啊!
    薛铁看到老爹回来了,脖子一缩,他虽然不怕老爹,但也不想挨骂。
    谁料,薛钊博只看了他一眼,便朝他说道:“把店门关了,然后把这四本古籍带到后院来,随我一起修复一下,不然这书真要毁掉了。”
    “哦。”
    薛铁苦着脸应了一声,心想,还不如骂我一顿呢。
    将门板重新上好,又落了锁,薛铁这才小心翼翼地捧着四本腐朽不堪的《古诗源》,往后院里走去。
    博古轩的后院,有一间专门用来修复古籍的房间,里面摆放着两张半人高的大桌子,上面摆放着羊毫笔、宣纸以及其他一些工具和材料。
    自从北平局势越发紧张之后,薛钊博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动手修复了。
    此刻,他将工作台上的东西收拾了一番,这才示意薛铁将四本《古诗源》放了上去。
    “今天这活儿我自己来,你在一边好好看着。”
    薛钊博回头瞪了儿子一眼,这才转过身去,开始忙碌了起来。
    第43章 修复《古诗源》
    古籍和古画的修复,在道理上是相通的。
    事实上,在宋代之前,书籍和古画修复并不分家。
    到了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古籍修复也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了单独的技艺。
    古籍的修复在程序上十分繁复,包括了分析病害、拆书、拆页、选纸、水洗、补洞、压书、装订等数十道工序。
    薛钊博先是将《古诗源》其中的一册放在面前的桌面上,拿着放大镜细细地观察了起来。
    古籍破损的原因形形色色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虫蛀鼠啮、霉蚀、酸化、老化、使用中的磨损等。
    但眼前这一册《古诗源》珍本,却是破损得有些厉害,除了书口和书脚絮化严重外,就连书页内,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虫洞。
    可以这么说,如果这珍本不是到了他的手中,已经可以说是彻底毁掉了。
    观察了一会儿,薛钊博心中似乎已经拟定了修复方案。
    一抬头,对站在一边发愣的薛铁说道:“去,将另外三本书也拆开,记得拆页时一定要编好顺序,不要弄混了!”
    “知道了!”
    薛铁拖长了声音应了一声。
    不是说让我看着么?怎么又让我干活了?
    还有,拆书拆页这种事,自己都做了两三年了,用得着每次都叮嘱一句吗?
    抱怨归抱怨,薛铁也不敢怠慢,“噔噔噔”跑到另一个房间,搬来了一张椅子坐下,开始小心翼翼地拆书。
    薛钊博也在拆着自己手中的那一册《古诗源》,看到薛铁老老实实地在干活,不由得会心地笑了。
    只是很快,他又愁眉不展,鬼子军队来意不善,北平越来越不安全,世道也越来越乱了,自己在倒还好,要是自己不在了,这个傻小子干什么都不行,可怎么活下去啊?
    心里想着事,薛钊博手下却不慢,很快就拆开了一本书。
    说起来挺快,实际上,拆古籍也是一种技术活儿。
    面对一些破损严重的古籍,将粘连的古籍分页也绝非易事,得使用“干揭”或“湿揭”等手法。揭好页后,需要为每一页书籍编号,否则书籍顺序会被打乱。
    这套《古诗源》珍本,已经絮化严重,已经不能用竹镊子分开,因此,薛钊博便选择了“湿揭”的手法。
    所谓干揭,就是通过揉捏,使书本松散,然后用镊子挑,起子起,把书拆成单页,再进行后续修补。
    湿揭则是,古籍的书页一张张完全粘连,书本已凝结成团,完全无法拆分。
    这时,就需要借助外力,如用蒸笼蒸,或用毛巾包着在水里泡,蒸与泡的时间视书本具体板结情况而定。
    薛钊博则是采用了用喷壶喷水的方式,将书页微微打湿,然后再将书页拆开。
    拆页完成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选择配纸。
    在正式开始修补之前,需要先为古籍配纸。
    古籍修复手工纸可以分为麻纸、竹纸、皮纸、混料纸等。
    修复古籍不是选择最贵的纸,而是要选择最恰当的纸。
    选配的纸张,通常要与待修的古籍材质、帘纹相同、颜色相仿。
    如果遇到材质特殊,或带有颜色的纸张,还需要自行调配纸浆或为纸张染色。
    薛钊博轻轻捏起一张书页,细细地观察着。
    过了半晌,他扭头看了看儿子,见他也已经拆完了一册古籍,心中有些满意。
    这小子,做起事来还是很认真的,可惜的是,沉不下心。
    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扔到一边,薛钊博开口吩咐道:“去,拿些皮纸来!”
    薛铁也不多问,站起身来,从隔壁房间里拿来了一叠包装整齐的皮纸。
    “说说看,配纸为什么要选择皮纸?”
    薛钊博一边接过皮纸,一边问道。
    薛铁显然没想到老爹会考他,怔了一怔,讪笑道:“皮纸更结实?”
    “哼!”
    薛钊博怒哼一声,最终还是压下了火气,解释道,“皮纸并不是补纸,而是用来托裱书页的。
    这套《古诗源》古籍,书口和地脚已严重絮化,破损不堪,再者,它本身的纸质也较差,因此必须用皮纸托裱。
    而且,它的地脚全部絮化没有了,还须每页用补纸平补。懂了吗?”
    “哦,懂了。”
    薛铁乖乖点头,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薛钊博瞧见儿子这副模样,也知他并没有听进去,只能暗自叹息。
    罢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以后的路终究要靠他自己走。
    薛钊博没再说什么,按部就班地托裱、补地脚和书口。
    等做完这一系列程序后,接下来就是修补书页上的虫洞了。
    一直在看着这一切的向南,此刻也是精神一振——京派绝技“珠联璧合”终于要出现了!
    只见薛钊博先是来到一旁的一个大锅旁,先将一直燃烧着的火炉打开,然后往锅里倒入小半锅的清水。
    等清水烧开后,薛钊博又从靠墙的一个柜子的抽屉里,取出了一些细长的豆荚状物,放入水中。
    这是什么?
    向南连忙回放了一下,再将画面放大,顿时恍然大悟,这是晒干了的皂角!
    他小时候在乡下见过的,村子里的姐姐阿姨们,一到夏天时,头发不仅油腻腻的,头皮还很痒。
    于是,他们便会摘一些树上的皂角,用来煮水洗头发,比如今的洗发水都要好用得多。
    以前向南年纪小不懂,如今却是知道,皂角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皂角碱,具有很强的清洁作用,不仅可以祛油腻,还能清除头皮屑。
    薛钊博,这是在煮碱性溶液?
    向南心中好奇,继续看了下去。
    在那间修复室里,薛钊博放完皂角以后,并没有停手,而是又从不同的抽屉里,拿出了桂皮、花椒、蜂蜜、明矾和白芨等诸多材料,一并扔进了锅中。
    最后,他将挑选好的补纸撕碎,也扔入了锅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