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苏厨> 苏厨 第1204节

苏厨 第1204节

    有了这样的基础,他们才有了被大宋接纳的资格,成为了大宋藩属大家庭里光荣的一员。
    大宋接纳他们的做法,同样是符合公义的,符合维护文明的标准的。
    而女直与大宋的贸易往来,甚至比鞑靼还要早,大宋曾经斡旋调停过他们和高丽之间的冲突,总体来说,女直对大宋的意见,是恭顺的,那大宋理当予以奖喻。
    右仆射苏辙则表示,大宋是温和的国度,爱好和平的国度,包容的国度。
    对于努力改善自己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努力去除自己国家野蛮和落后的习性,努力提升自己国家文明和道德水平的藩属,大宋会根据藩属国的具体国情,提供不同的扶持方案。
    比如鞑靼和女直,接下来就会通过派驻军事观察员、执法队、节度幕府从事、参军,僧团和巫团等诸多举措,扶持他们,使他们向善。
    当然,教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往往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过程。
    但是基础是有的,我朝吏部尚书苏元贞讲得好,“蛮夷之俗,不知礼法,与中国诚不同;若其恋父母骨肉,保惜山林、土田、资产,爱生而惧死,其情一也。肯无故以其身试白刃哉?”
    辽国近年来发生的大规模冲突,不仅仅发生在贵国周边,同样也屡屡发生国内,因此辽国的当权者们,不应该仅仅以为这是藩属反叛问题,而要深挖根源,多从自己的国政上寻找原因。
    兵部尚书黄裳表示,大宋是负国际责任的国家,也是公平正义的国家,此次鞑靼女直入贡的同时,还有一个重大项目,就是献俘与我朝。
    我朝通过纳贡的方式,给予鞑靼和女直藩属的资格,赏赐了他们金宝钱粮,从他们手里,换来了不少被俘的原辽国将士。
    其中包括了在草原上失踪的原辽国西北步军都统耶律那也、被辽国叛将萧海里当做人质,携裹入女直的宗室子女!
    这些俘虏和宗室子女,大宋已经妥善安置,准备转送回辽国。当然,这是人道援助,费用什么的,大宋是不会找辽国要的。
    然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辽国愿意接受这些人,同时也对于大宋换取辽国这些重要人物的方式,表示承认与赞同。
    不然我大宋岂不是好心被当做驴肝肺,花钱费力不讨好?!
    ……
    要说讲道理,辽国从来就讲不过宋国,但是以往讲理讲不过的时候,辽国就会继之以武力威胁。
    失去了武力威胁这一条后,辽使看着大宋满殿群臣慷慨激越地秀存在感,真的充满了憋屈与无奈。
    我就抗议了一句,你们就出动左右仆射,三四个尚书来怼我,这公平吗?!
    还有那些俘虏和宗室子女,大辽能不要?!
    蔡京微笑着做了总结,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们不要跳,我这都还没安排两族使臣上殿痛哭,申述契丹不仁,欺压边蕃的桥段呢。
    要是劾者在殿上玩一出以刀毁面,控诉契丹,那才叫精彩!
    不过要是那样的话,大宋就必须发兵干涉了,不好不好……
    其实这就是反过来以军事威胁辽国。
    辽使终于认怂了。
    事后蔡京因为“失礼不慎”,被殿中侍御史弹劾,罚俸一年。
    然而此次廷议面折辽人的过程,《时报》予以了全文刊载,顿时引爆了士民空前高涨的爱国情怀。
    以前只知道蔡相公的经济之才,治政之才,性格上却不知道跟谁学的,有些油滑软弱。
    殊不料在对外事务上,竟是如此强项,铁骨铮铮,有礼有节!
    国家税务改革初见成效,尤其是在汴京周边、河北、蜀中和两浙。
    地方官员手里丰润了,自然就会给朝廷说好话。
    蔡相公在朝野的威望不断地攀升。这路子,似乎越走越宽了呢……
    ……
    此次大朝会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用乐。
    高滔滔的丧期已过,朝廷开始重新用乐,群臣们这才发现,这一年里边太常寺可没闲着。
    紫宸大殿,被改造成了一所音乐大厅。
    雅乐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雅乐必用“正音”,要庄重威严,气象恢弘。
    当管风琴与诸部乐器的共同奏鸣,在紫宸殿响起的时候,没有人能挑出来一点的不是。
    这是绝对的雅乐正音,并且由申王赵佖亲自演奏。
    朝廷雅乐,在绍圣二年正旦这一天,第一次传出了宫禁,乐声范围覆盖了整个内皇城周边。
    无数的老百姓赶到宣德门、拱辰门、东华门、西华门,听着据说是从大宋最高等级的建筑——紫宸殿中传出的“德音”,倾听着气象庄严恢弘的乐章,激动得眼含热泪。
    当最后一曲《四海清平》演奏结束后,百姓们不由自主地在四门跪拜山呼。
    新年正旦的《时报》、《潮报》、《新报》,《蜀报》,同时加印了特刊,朝廷不再如以往那般藏着掖着,直接亮出了一年来取得的可喜成就,包括朝廷岁入,支出,来年预算列支等等数据。
    同时转载了赵煦署名的“亲笔文章”,号召全天下百姓努力生产,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生活水平。
    号召大家热爱这个国家,以忠孝立身,以信义为本,赡养父母,关爱小辈,友悌弟兄,亲睦周邻。
    还明确了个人对国家所应当承担的义务,申明他们应当承受的税务、役务。
    诏书告诉所有人,如果地方官员违背国法,私设多征,那就是和皇帝过不去,和国家过不去,和百姓过不去。
    鼓励百姓踊跃告发,国家必将采取严厉措施。
    最后宣布两项德政,其一,经过数年试点,已经证明“摊丁入亩”的政策是有效的,是对百姓有好处的,是得民心的。
    因此朝廷决定,从今年开始,结合两税改革,在全国范围,正式施行!
    其二,经过数年试点,已经证明“祭田”之制,是有效的,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是得民心的。
    因此朝廷决定,从今年开始,结合“以窄就宽”的移民政策,在全国范围,全面施行!
    新年特刊上的文字,质朴而简明,和以往朝廷的诏令相比,粗通文字的老百姓都能够看懂,听懂。
    也就是说,赵煦的这篇文章,不是写给官员们看的,而是写给全天下百姓看的。
    赵煦文章里的最后两句话,和“国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句喊了近百年的口号不同,给臣民们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大事,终须天下人共为之!
    十八岁的皇帝,以亮出成绩,接受监督,许天下人议论,对百姓关爱亲切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
    皇帝与天下人相约,共同捍卫国家尊严,增加社会财富,照顾大多数人利益,建设美好家园。
    两项德政,说明这样的姿态不是空话,这是千古罕见的明君帝范。
    文章最后,还来了一句祝大家新年快乐!
    顿时让老百姓们舒适度满点,让大家欢欣鼓舞。
    这句话也成了流行的新词儿,新年里大家出门拱手打招呼,都会带上一句——“新年快乐”。
    苏油在河北,用一句话给这样的君主定了性:“尧舜以来,未之有也。”
    大朝会之后,朝廷立刻以李夔引鞑靼来朝之功,加枢密直学士,权提举鞑靼三节度制置安抚使;
    以苏利涉引女直来朝之功,升检校司空,女直节度幕府判官。
    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识产权
    正月,甲戌,提点河北水利宋用臣卒。
    临死前,宋用臣托苏油上了遗表,加上自己多年来治理黄河的心得,是为《河议》。
    其略曰:“自顷有司分水,工费骚动,臣身负天下之议,已四年矣。
    古所谓分水者,相定地势,导而分之,禹定九州,盖此理也。
    故道千里,其间又有高处,故累岁涨落,辄复自断。
    臣谓当完大河北流两堤,复修宗城废堤,开宗城口,置上下约。
    夏日则为行洪之备,冬岁闭约整修,使水泄北流,冲刷夹堤内积沙。
    另开阚村河门,使河流端直以成深道。一二年可以就绪,而河患庶几息矣。
    河患以沙成,今上游广植林木,河沙减降,清时可待。
    然未清之前,年以疏浚,亦当做定成例,万不可以休息为名,养祸于后也。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臣贪渎庸钝,屡触网罗,幸蒙陛下擦拭用之,圣恩深厚,敢不荩诚?
    临终惟一事敢表,伏望陛下察之。”
    宋用臣是中官出身,中官身上一般的毛病比如忌惮权贵,欺压下僚,爱慕虚荣,贪滥残民,他都有。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崇尚理工,实事求是,不避烦难,兢兢业业。
    盖棺论定,他的功绩,尤其是在治理黄河这件大事上的功绩,苏油认为不容抹杀。
    不做事只知道放嘴炮的廉吏,与宋用臣这样身有污点的中官,苏油挑选手下的时候,宁愿选择后者。
    宋用臣奏章里最后一句“临终惟一事敢表”,道不尽背锅侠的委屈。
    宋用臣给宗室外戚背了不少锅,赵煦也不是不知道,最后还是给了宋用臣应有的待遇,追封广济军节度留后,谥敏恪。
    二月,苏油再次出巡,这一次考察卫河,直到黎阳的通济军,顺便办件私事儿。
    卫河又称永济渠,也是河北重要水利工程之一,而通济军善化山,则是现在最大的花斑石采石场。
    漏勺和易安的宅邸已经修好了,进入内装阶段。
    赵佶设计的大手笔,好是好,就是特么费钱。
    因为照相机的发明与改良,枢密院将之列为重大军事创举,赵佶得到了今年的皇家机械发明与美术两项杰出贡献奖。
    外加一枚军功章。
    赵煦立即给自家弟弟洗地,将之升为端王。
    就连右正言张商英都没法反对,因为张大帅哥看着自己的“出入证”上的照片,非常满意。
    以往照镜子,都没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帅啊?
    赵佶设计的庭院对色调有要求,而且赵佶对于瓷砖、水泥磨石之类的人造东西深恶痛绝,庭院里的小路,两侧的路边石条用的是黑白花色的大理石;路边装饰用的灯座、水嘴,用的是墨绿色的花岗石;而路面,要求用黄色和白色为主的花斑石铺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