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苏厨> 苏厨 第894节

苏厨 第894节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美食
    苏油心中默默吐槽,真实历史上的赵顼对前线军力判定完全失误,好大喜功,顾头不顾腚。
    派了四十万人出击,结果粮秣只准备了半个月,最后被夏军截断粮道,人家还没怎么打,自己就把自己搞死了一半。
    那次失利,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永乐城之败。巨大的打击,也彻底毁掉了赵顼的健康,搞死了他自己。
    自己死不足惜,只可惜了安石相公背负天下骂名,死后名列奸臣传,为大宋搜刮十年,让百姓艰难困苦,为国家积累起来的财富。
    可惜了西军几十年的精华。
    可惜了陕西四路数十万百姓丁夫的生命。
    可惜了大宋本来尚有机会扭转的国运。
    要不是因为那样,西夏问题完全可能提前解决,而不一定要等到哲宗朝章楶被任命到陕西,才重新启动。
    要不是因为那样,还有可能错开方腊起义,解决西夏之后,可以腾出足够的兵力,从容解决方腊,不至于捉襟见肘。
    要不是因为那样,可能会有一支善战之军,用来应对辽国和金人,不说战胜,至少有克复幽云的可能,能延长北宋的国祚数十年,也说不定。
    万幸现在的情况终于不一样了,苏油到了今天,已经可以确定,自己去不了北国放羊了。
    长吁了一口气,苏油向东南拱手:“是啊,如非陛下圣明,信赖有加,又有了电报,可以通过军机处从千里外遥降指挥,我们也打不出这样的战绩来。”
    李舜举算是有些风骨的宦官,听苏油臭捧赵顼捧得有些不像话,抽了抽嘴角,看向另一边转移了话题:“那是什么?”
    苏油笑道:“那是给夏国梁氏准备的礼物,黄河没有封冻,黄河沿岸的船只被梁令通尽数凿沉,夏人一定会以为我军准备舟船需要耗费时日,只能上溯六百里,去兰州渡河。”
    “其实黄河上有一种小型的渡河工具,以羊皮为之,称为浑脱。”
    “不过那东西运载量太小,石勇将之改成牛皮制作,上百个牛皮浑脱接到一起,那就可载大军,不逊巨舶。”
    “那墙上的就是图纸,我们正在设计和改造,让它更加坚固耐用,西军将士水性都不怎么样,因此此次突袭,主要还是得依靠新军来完成。”
    李舜举是知道南海水师的厉害的,说道:“那要是能将霹雳炮装上,兴庆府何足平!”
    苏油笑道:“没有那个可能,一开炮只怕筏子就散架了。”
    “这种筏子是靠铁件和小木头铆接到一起的,强度当然不能和夔州型,杭州型那样的巨舰相提并论。”
    “伏虏炮倒是可以列装,不过这又涉及到水面不平稳,带来的射击精度问题。”
    “我们在筏子上炮位旁边加装了陀螺仪,同时将伏虏炮由炮弹自重击发重新改回拉发,方便炮手掌握最佳射击时机。”
    “总之这些零碎的东西,都还在操练和改造当中,估计还有一阵子。”
    李舜举皱起了眉头:“还有多久?”
    苏油笑道:“都是些小改造,不会太久。”
    李舜举这才点头:“门外池塘里的那艘就是吧?走,看看去。”
    来到室外,池塘里飘着一只古怪的船。
    苏油解释道:“浑脱筏子过于简陋,难敌弓箭,因此我们除了改变传统形状,将之改为流线型外,还在其整体外围与上部,包覆了松板。”
    “这是第三批,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足够制作一百八十艘大型筏舰的浑脱牛皮胎。”
    “这就是四万五千头牛,好在气候严寒,现在几十万大军的肉类供应,都是依靠兰州供给,李婆婆用四通商号提供的货品与蕃人交换,成了笼络蕃人的得力手段。”
    “一个牛皮胎可以塞一百二十斤羊毛,顺流而下,到峡口转入干渠运到这里,不虞被夏人发现。”
    “羊毛又成了四通销往内地的重要商品,不虞他们不乐意。”
    “这样一圈下来,大家都有得赚,中间的差价利润,一半变成了这些筏子,一半变成了四通的收益。”
    李舜举刚刚听说四万五千头牛,心里吓得噗通乱跳,这笔军费开支可有些吓人。
    结果听苏油这么一说,反倒成了买卖:“那这些牛皮筏子,竟然一文钱没花?”
    苏油笑道:“其实就灵州城里的牛都不下这个数,不过这些牛品质都不错,留着作为灵州恢复农耕的基础,翻年后有大用的,因此舍不得杀。”
    “宫使你看,现在不都已经用上了?”
    如今的蒸汽机,发展突飞猛进,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之后,大量让机器更好,功率更高,更节省能源,更加安全的机构和配件,开始一一发明出来,加装到了蒸汽机上。
    其一是控制阀,工作行程的中途,关闭进汽阀,使蒸汽膨胀作功以提高热效率;
    其二是双冲程,就是让蒸汽在活塞两面都作功,以提高输出功率。
    如此一来,扇形平衡杠杆和拉链就不再适用,于是又普遍改造为曲柄连杆传动机构。
    经过改造之后的蒸汽机不仅在采矿业排水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也都获得迅速推广。
    这也导致了羊毛,棉纱等生产材料的供不应求,因此即便还是在战争尚未结束的时候,以苏辐为代表的商贾们,便已经迫不及待地到兰州收购羊毛了。
    但是现在这机械还过于笨重,运送起来很麻烦。
    不过苏油和石勇是什么人,理工最讲究的就是灵活,只要实现目的,不管你用什么方法。
    于是直接使用牛马作为动力,将从宁夏运来的构件,组装建造起了木材加工坊,将李宪从临潭、卓尼收集后,顺流放下来的大松木,加工成需要的板柱等木材。
    李舜举还亲自登上去考察了一下,发现筏子吃水很浅,也就是说载重量很大。
    苏油介绍,一艘这样的大筏,可以载四万斤,除了两百战士,还能够包括他们的全部辎重补给。
    一百八十艘,已经足以运送三万六千人,五支新军加学员兵都没这么多,剩下的运载量,是给霹雳炮,厢车等重家伙准备的。
    苏油说道:“其实现在最重要的,是修好从灵州到韦州的大路,今后的商品运输,从兰州利用水力送到灵州,再转上陆路,从宁夏城进入内地,可以节省四十日的时间。”
    “有了这条经济命脉,我们便能够加强对山北漠南的控制,等到凿空西域,这条路,就是流淌金银的河流!”
    李舜举看着军图上苏油的长远规划蓝图:“那得将战俘和生番用起来,也算是以工代赈,总不能让他们白白耗费粮秣!”
    苏油笑道:“那你得说服范公才行,要不这样,人力畜力一起用,反正宁夏城运到韦州的饲料不少,此战缴获也颇丰,让毕仲游好好安排,抓紧建设。”
    “难得宫使到来,黄河水产滋味也不错,走吧,我请宫使吃黄河大鲤鱼!”
    后世的银川黄河鲤鱼那可是黄河鲤鱼里边的极品,还有鸽子鱼,除了商州鸽子鱼外,银川鸽子鱼也是上品。
    配上另一种戈壁上的神奇特产——发菜,加上滩羊,面筋,苏油愣是指挥着厨子,给李舜举在冬日的灵州城,置办出了衣着相当丰盛的美味。
    拌发菜,糖醋黄河鲤鱼,清蒸鸽子鱼,芹菜发菇炒面筋,爆炒羊肝腰,手抓羊肉……
    最让李舜举难忘的,是一盘烩腰柱和一盘沙葱羊肉饺子。
    烩腰柱的做法,是将羊脊髓放入锅内煮熟,捞出晾凉后,用小刀轻轻刮破外皮,把外皮撕去,切成小段。
    然后置旺火,倒入清汤烧开,放入脊髓、发木耳、精盐、胡椒粉、花椒水、姜汁、葱丝,撇净浮沫,勾芡,淋上明油,撒上香菜即成。
    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凉州
    这道菜吃起来软嫩鲜美,富有营养,点上几颗枸杞,色香味俱全,特别适合李舜举这样的老人,是滋补佳品。
    而沙葱羊肉饺子做法简单,全靠食材取胜,这一带戈壁河滩上野生着很多的沙葱,只需要加一点花椒水、姜汁,和胡麻油、葱花、羊肉馅、盐拌在一起包成饺子下锅煮熟就成。
    考虑到李舜举年迈,苏油连胡椒粉都没放。
    就算这样,已经让李舜举吃得不像一个老头,反倒像一个刚从球场下下来的军士。
    发菜到了后世,已经成为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植物,可在现在,戈壁上到处都是。
    加上冬季所有植物都已经凋零,现在反而是采发菜的最佳时机。
    清代李渔曾经写到:“菜有色相最奇,而为诸书之所不载者,则西秦所产生之头发菜是也。浸以滚水,拌以姜醋,其可口倍于藕丝、鹿角菜。”
    苏油殷勤地给李舜举布菜:“公使别净吃饺子啊,那玩意儿哪里都能吃到,来来来,这个却是不容错过……”
    “这是啥?”
    “这是发菜,做法与南海海蜇头,鹿角菜差不多,不过口味却比那两样更好。传说,汉代苏武牧羊北海滨时,便是以之充饥。”
    “是吗?”李舜举怀疑地看着苏油挑过来的长丝:“你少来,司马迁记载苏武牧羊,‘渴饮雪,饥吞旃’,吃的是节杖上的羊毛坠子。”
    苏油笑道:“羊毛能吃?吃了能不死?读书最怕囫囵吞枣,生冷不忌。”
    “这个菜与黑羊毛差近,史迁记错了也不一定。不管是不是吧,总之此物补血,化痰,止咳,尤其清肠胃,解积腻,那是一等一的好东西。”
    “是吗?那等我巡视完军中,便带一些回去,这冬日里不见菜蔬,日子难过得紧。”
    “那宫使不妨多吃一些。”
    高遵裕和石勇对视一眼,这玩意儿还有这功能?不约而同将筷子伸向了那盘发菜。
    见几人吃得停不下来,苏油说道:“冬日里,伤风咳嗽积腻都时常发生,听说陛下最近也身有不适。要是国舅和宫使觉得这道菜还不错的话,可以从蕃人那里采购,制成干品,给太后和陛下进上一些。”
    高遵裕说道:“国公你为何不进?”
    苏油说道:“别提了,前段时间关于三路建设的问题,不合多了几句嘴,范公上奏说是我说的,结果陛下就下了申斥,说要我先管好军事。”
    “我怎么还敢献吃食上去?这个事情啊,只能由你们来最合适。”
    李舜举说道:“那就我和国舅来吧,当年欧阳永叔闻蔡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国公乃文坛华翰,国士楷模,这种风议,能不沾就不沾。”
    苏油说道:“宫使多虑了,今年河套的生蕃难过,我是实在不忍心见他们饥羸而亡,能多一份生计,好歹也能少死几个人。”
    李舜举肃然起敬:“京中那些徒知议论之辈,真该好好听听,来,我敬学士一杯。”
    ……
    凉州,河西最大的冲击平原,汉羌交杂,民风彪悍。
    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精骑在汉唐时为天下之冠,素有“天下锁钥”之称。
    夏人立国,将凉州立为“陪都”。
    凉州城头,一名身着厚皮袍的蕃人,正在楼台上向东观望,他的身边,站着一位师爷模样的汉人。
    如今的凉州城,人心惶惶,图干部和野利部进入休屠泽之后,凉州成了一座毫不设防的城市。
    连太守都跑了。
    凉州人便推举了两名当地豪强大户出来做头领,两人都是豪商,蕃人叫野利荣绪,是曾经辉煌一时的西夏后族,后来因部族中进献了钢甲之术,被家梁纳入麾下,和图干部一起成为了生产祁连青锋铁的重要部落。
    自从野利皇后被没藏氏诬死,野利氏大遭屠戮,侥幸躲过屠杀的余部避祸青唐之后,野利部对嵬名氏的忠诚度,就已经谈不上了。
    剩下的,就是个利益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