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苏厨> 苏厨 第446节

苏厨 第446节

    薛向弹劾市易司举措失当,导致汴京酒户亏损巨大,二十七户酒户濒临破产倒闭,酒坊和酒榷两边损失加起来,合计百万贯;今年汴京城将面临无人榷扑酒坊,酒坊无酒可出,汴京无酒可饮的局面。
    正好明堂礼成,有司误迁薛向为右谏议大夫,赵顼处罚了官吏,而没有夺老头的升迁,让王安石另找三司使的人选。
    王安石推荐曾布为三司使,并让市易司暂停业务,让曾布调查情况。
    吕嘉问认为三司使该是他来做才对,大不平。
    ……
    开封府衙前,牢狱大开,几百名被抓到这里的欠贷户,被苏油全部释放。
    在关押期间,苏油让推官沈忱组织罪人打扫卫生,清理监狱环境,消毒杀虫,洗澡煮衣服,然后有病的予以救治,不得亡丧一人。
    百姓们感恩戴德,在校场跪了一地,要见府尹一面。
    苏油只好出来软语安慰,让他们各自回家营生,很快朝廷应当就会对市易司事务进行调整,请大家相信政府。
    牢狱一空,开封府小苏青天的名声,响彻城中。
    小妹从宫里出来,说两宫太后对他宣德门案,市易司欠息百姓的处理方式,很是欣慰。
    苏油看着小妹的肚子:“你就少操这些心了,景润在郑州忙得不行,我调他回来做少监。要不你辞去山长职务?”
    小妹说道:“太后说换别人她们也不放心。毕竟我是女子,不会入仕。”
    苏油急了:“那我去跟太后说。”
    小妹拉着苏油的袖子:“不用,太后准了我一年的假,让宗佑暂代。”
    苏油有些无语:“赵宗佑,他都还是孩子……”
    小妹笑道:“十七了,也不算孩子。哥哥你给我找点事情做吧,我都快要闷死了。”
    苏油琢磨道:“还真有事儿,司天监的日官们,早都没了祖宗们的本事儿,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浑仪、景表、五壶浮漏,一无所知。”
    “靠他们,哥哥觉得这脑袋迟早要被陛下收去做了标本。”
    小妹噗嗤一笑:“那你是想怎么着?”
    苏油摸着下巴:“我要那帮人将家传的典籍都交出来,然后找人用理工的写法翻译成工具书。不说别的,根据精确算出的岁差,然后倒推华夏三千年日月食记录,五星行迹,这就是大事儿。”
    “之后还要制作全国地图,制作星图,精准量具,改造天文观测仪器,列出精准的历法……最重要的,哥哥要造出一件用机械计量时间的神器。”
    小妹说道:“昭明应该能帮得上忙。”
    苏油说道:“对,我准备奏请陛下,招募天下太史占书,杂用士人,分立五科,不过与以往不同,合历法,天文,地理,数算,仪表五类。”
    “我本想请族叔回来主持此事,不过王相公拒绝了。因此只能我来主事,然后请景润,存中,还有石老,卫老,秋官皇甫愈,族兄推荐的仪表高手韩公廉,共同攻关。”
    “还有就是天师府,你,俩天方老外,也一同也参与进来。”
    小妹点头:“嗯,要是我们这群人都能不出来,天底下就没人能弄得出来了。”
    ……
    司天监,掌察天文祥异,钟鼓漏刻,写造历书,供诸坛祀祭告神名版位画日。
    中国是农耕文明,节气对于这个国家,尤其重要。
    因此司天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准确报时,确认节气,推算可能发生的天变。
    由于岁差的关系,也就是实际的太阳年,和历法上的年会存在误差,因此每过一段时间后,旧历误差积累过大,就需要重修。
    其实只要把这个误差精准的计算出来,加上精准的观测,是可以通过调整解决问题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历法制定之后,统治者会认为是国家的巨大成就,一般不能轻易修改。
    加上计算量非常庞大,以前都是用算筹,书写记录方式也烦难,缺少统计列表,会产生巨大的工作量和计算错误。
    因此一般司天监,推算和核验是分列两科,占总人力的五分之二。
    所谓的岁差,是指地球自转轴长期进动,引起春分点沿黄道西移,致使回归年短于恒星年的现象。
    其原因是地球是一椭球体,赤道部分隆起;赤道面与黄道面不相重合。
    日月和其它行星对其赤道隆起部分施以附加引力,引起赤道面倾向的变化,即地轴进动。
    其结果,造成春分点沿黄道每年西移约五十分两秒,约两万六千年移动一周。
    因为它使回归年略短于恒星年,所以中国古代称之为“岁差”。
    由日月的作用引起春分点西移并不改变黄赤交角,称为“日月岁差”;由其它行星作用则同时改变黄赤交角,称为“行星岁差”。二者的合量称为“总岁差”。
    不过行星岁差影响很小,主要考虑日月岁差就行了。
    公元四世纪,中国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在分析古星图和星空时,就发现晋代星星的位置,比古代略有偏移,进而发现岁差,并留下了冬至点每五十年后退一度的记录。
    《宋史·律历志》记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
    岁差这个名词即由此而来。
    而大天文学家祖冲之,于公元四六三年所制定的《大明历》中,首次将岁差引入历法计算。
    此前的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太阳在黄道上每经过一个回归年的运行,又回到上一年的起点上。
    而祖冲之经过周密的观测,认为冬至点每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后退一度。
    这就使得大明历比其余历法更加周密。
    但是这个值与实际岁差误差还是不小,加上后人不明白根本原理,导致《大明历》很久以后,也因为积累误差过大而被摒弃。
    中国历法,是太阳历和太阴历的结合体,因此几个关键数据,决定着历法是否精确。
    在苏油的眼中,既然祖大大的大明历中,已经用岁差解决历法精度问题;能够还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个闰月的新闰周,比十九年七闰的闰周更为精密;他还计算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应当为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八日,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数;那今人理当更胜古人。
    同样的道理,解决了一年时长的问题,还有冬至日的精准测量,这关系到纪年起点。
    以往的测量,都是使用圭表。
    古人利用圭表做每天中午表影长度测量,可以直接决定冬至的日期,因为一年之内中午影子最长的一天就是冬至所在日。
    但是这东西存在极大的误差,大到一二天左右,所以必须通过长期观测资料的积累和平均,使该误差的影响大大降低。
    中国在战国时期产生的四分历,就是用平均积累计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六百六十章 天数
    《后汉书·律历志》说:“历数之生也,乃立仪表,以校日景,景长则日远,天度之端也。
    日发其端,周而为岁,然其景不复。
    四周,千四百六十一日而景复初,是则日行之终。
    以周除日,得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为岁之日数。”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如果第一年的冬至发生在正午,第二年的冬至就要发生在正午过后的四分之一日。
    第三年的冬至则要发生在正午过后的二分之一日,即在夜半。
    第四年的冬至则发生在正午过后的四分之三日。
    直到第五年,冬至发生时刻才又重新回到正午。
    如果用圭表来测定,则会发现第一年表影最长,第二年稍短,第三年最短,第四年表影与第二年相等,第五年才又重新与第一年表影相同。
    由于阴雨,日影变化微小等原因,测量误差还是很大。
    还是祖大大,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比较严格数学意义的测定冬至时刻的方法。
    他运用对称思想,分别在冬至前若干天和冬至后若干天测量圭表影子长度,然后弄出一套算法,根据日影的抵减递增规律,由之推算出冬至的准确发生时刻。
    祖大大的方法,已经领先了世界七百多年,但是仍然是有误差的。
    这个误差来自祖大大的两条天文学假设:一,冬至前后影长变化是对称的。二,影长的变化在一天之内是均匀的。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受汉代的测量技术所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几千年不世出的大牛人了。
    但是天师府,拥有了远比祖大大更加精密的度量衡,更加强大的天文观测网络,更加便捷的表述方式,更加合理的统计表格,十几年下来,张天师已经掌握了回归年的准确数值——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
    365.242199074日,小数点后九位。
    三月,庚戌,王安石请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
    王安石亲任提举,吕惠卿、王雱同修撰。帝欲召程颢预其事,安石不可,乃止。
    就在同一日,张天师抵京,献上天师府在化学,天文、地理和医学上的成就。
    苏油请改革司天监,以天师府观测计算成果和方法,制定新历;
    同时使用更加精密的度量衡,改造天文仪器;
    以更加科学的黄经赤纬体系,标注一年二十四节气。
    三件事情,赵顼欣然同意。
    同一日,三件东西摆在了司天监——天师府提供的日月五星经行平仪,嵩阳书院提供的钟摆计时器,太史局提供的太平浑仪。
    太平浑仪,是大宋太平兴国四年司天监官员张思训创造的水运浑象仪,后因机绳断坏,苦于不知其制法,导致无法维修。
    苏油给司天监众人提出了一个大目标和一个小目标。
    大目标,就是将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三组器件合为一体,使之具有观测天体运行,演示天象变化,精确报时的能力。
    这个东西可能会很大,因此被称为——仪象台。
    小目标,则是得到一个精确的计时工具,每逢整点自动敲响钟声,因此被称为——时钟。
    一大一小两个目标,其实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得从祖冲之,张衡、梁令瓒、张思训等人的仪器法式著述翻译开始。
    还要涉及大量的设计,改造,机械发明,以理工图纸的绘制方法将其设计定型,然后制作模型。
    苏油的要求是必须著述成书,让所有喜欢研究的人,从理论原理到基础设计,从推算到校验,必须能够让后人看懂,不要再如祖大大的《缀术》那般,断绝数百年,最后只得到一个残本。
    至于陛下要求的那些钟鼓漏刻,新历法,天文观测仪器等,反而成了简单的东西。
    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度量衡。
    经过当今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们在司天监的激烈讨论,最后拿出了一套让所有人都亮瞎了眼的新式计量方案。
    以陈昭明提出的理论为基础,众人计算出了天球离地面的高度,然后以天赤道到北极的距离取万分之一,作为标准长度。
    等这个数值推算出来之后,所有科学家立刻如同看妖孽一般看着苏油,给个解释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