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耽美纯情>盛世文豪> 盛世文豪_分节阅读_6

盛世文豪_分节阅读_6

    “大宝小宝可能都担忧母亲的病情。母子连心。”余柏林微笑道。
    小宝吃饱了之后又开始犯困,李妈终于能把小宝从自家老爷身上抱过来,哄着睡着后,余柏林让李妈把孩子抱到自己卧室睡着。封蔚身后护卫之一也跟着过去,守着孩子。
    封蔚和余柏林终于可以谈论孩子之外的话题。
    聊了一阵子之后,封蔚很尽兴,询问是否可以去余柏林书房一观,见识一下余柏林的书画文章。
    余柏林书房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自然乐意让封蔚一游。
    封蔚自己能力一般,鉴赏能力却十分强,见余柏林挂在书房那一副泼墨山水图之后,对其画作和上面所做题诗赞叹不已。
    余柏林见他喜欢,就卷了画送给封蔚。
    封蔚也不推辞:“等余弟扬名之后,我就把画挂堂中,专门看人如何眼馋。”
    余柏林笑道:“封兄说笑。”
    封蔚又转悠了一阵子,最后离开的时候不仅又卷走了余柏林一副骏马图,一副字,还拿走了余柏林用作练习的策论和经义。
    “我哥总不相信我结识了一个很厉害的读书人,回去看他怎么说。”封蔚满脸得意洋洋。
    余柏林嘴角一抽,看着眼前这个带着欠揍笑容的人,当日那英武成熟的少年郎好像是自己的幻想。
    封蔚在余柏林家一直玩到落日西沉,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走之前,他终于说到了余柏林一直想要听的话:“对了,余弟,令堂的事,我已经查明了,不日就可以解决。”
    说罢,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那县令背景有点麻烦,这件事若以后有人提起,你就当做不知道,初次听闻。”
    这意思,他会找其他借口处置那事,不让人联想到是余柏林的关系。
    余柏林严肃道:“在下知道,多谢封兄。”
    余柏林深深一作揖,心中感慨。若不是遇上贵人,可能要为父亲正名,至少得自己入朝为官了。
    封蔚笑着拍了拍余柏林的肩膀:“不用这么客气,平常相处即可。不然我再来打扰时,多不自在。”
    看着做出“我还会回来的”宣言的封蔚提着大篮子扬长而去,余柏林心中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
    总觉得今后日子可能不会太平静。
    ……“回来了?”听到内侍的通报声,封庭头也没抬,“小宝可好?”
    “吃了一碗蒸蛋羹,两小馒头,喝了一碗红糖水。”封蔚道,“现在睡得正香。”
    “大宝在这个年纪,也有吃其他东西了。”封庭叹口气,“朕的确忽视小宝了。”
    “皇兄你也没办法,没有皇嫂,会带孩子的人,谁会对小宝尽心尽力。”封蔚把怀里一堆东西搁封庭面前。
    封庭看着自己桌上被挤到一边去的奏折,眼皮子跳了跳:“这是什么?”
    “你之前不是不信余柏林的本事吗?自己看看。”封蔚抬了抬下巴,“我就说,他不比朝中那些自诩为大儒的人差。”
    不就是被那些大儒追着唠叨过几句,这么记仇。对封蔚十分了解的封庭,摇了摇头:“好吧,朕看看。”
    封蔚自己问着内侍要了杯茶,又把自家皇兄桌子上的点心端到自己面前,一边喝茶一边吃点心,好不自在。
    旁边内侍眼观鼻,鼻观心,显然已经习惯封蔚在皇帝面前“放肆”的模样。
    封庭一看,就看了约一盏茶的时间。他捏了捏自己的眉间,道:“好吧,你说的没错,是朕小瞧他了。你要与他交往,朕同意了。若你觉得有必要,可以泄露身份。”
    “那好。”封蔚笑眯眯道,“余柏林虽然才华横溢,科举还是有所欠缺。我看他那老师水准还不如他,正想帮他重新找一个。”
    “随你。但不要太过插手。”余柏林所有关系早就呈到封庭桌上,陈磊、文成焯若知因余柏林原因已经皇帝面前挂上号,估计得对余柏林感激的作揖做个不停。
    “当然,若让那群人知道,余柏林的前途就坎坷了。”封蔚笑道,“我做事,皇兄放心。”
    封庭瞪了封蔚一眼:“朕从来不放心!”
    他低头继续看着余柏林的笔墨,心中浮现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将与朝中拼尽全力一搏,有些事,该早做准备。
    ……京城中最近热闹一回。
    一个贪官被押解进京,一路游街而过,京城老百姓们准备好了烂菜叶子,给那贪官好一顿招待。
    “听说那贪官只是县令,家中已有良田百万顷。”
    “听说那狗贼勾结贼寇抢劫百姓,良田家产多是贼寇孝敬。”
    “这几年狗贼治下生灵涂炭,还有当地大族一起勾结,狼狈为奸。”
    “禽兽不如!”
    “该下地狱!”
    ……
    百姓们奔走相告,那贪官的罪行似乎人尽皆知。
    洪敏之接到求救的书信后,虽然对那昏庸无能,贪得无厌的族侄很不喜欢,但好歹是族中之人,如果任其被斩首,洪家全族似乎都很没面子。
    那洪县官最终只是免了官职,交了些罚款,就被释放了。
    这种事挺常见,洪敏之只是跟依附自己的人说了一声,就没再管。
    只是一个族侄,一个小县官,还不值得自己事事操心。
    所以当知道洪县官的罪名已经传遍京城,其被害百姓也已经进京,知道洪县官只交了点银钱就被释放之后,京城舆论沸沸扬扬,甚至编造歌谣骂他的时候,已经迟了。
    当有人敲响宫门外鸣冤大鼓后,一头撞死到大鼓上时,洪敏之冷汗直冒。
    谁在害我?!
    第九章
    晖朝在沿袭前朝官制的基础上稍微改变。六部之上取消三省,设内阁,有文辅大臣三名,军辅大臣三名。文辅大臣必从翰林院出,军辅大臣必从宗室出一名。
    辅政大臣中,在文辅军辅中各有一名为首辅,其余称次辅。
    文辅首辅为皇帝任命,军辅首辅直接由宗室担任。
    在皇帝勤政之时,内阁只是皇帝的智囊团;皇帝懈怠之时,天下权力基本尽由内阁掌握。
    洪敏之是谁?洪敏之即当今文辅两朝首辅,三朝元老。
    朝中纷争四起,政敌纷纷以洪县令之事向洪敏之发难。弹劾的折子堆满了皇帝的桌案。
    最终这件事以洪县官被抄家,流放三千里,涉及此案四品以下官员有贬有谪,洪敏之自陈疏于管理族人,向皇帝请罪,被罚了俸禄结束。
    一场风波看似浩浩荡荡,结束之时似乎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当中情况,只有当中之人才有所了解。
    后续发展,和余柏林就毫无关系了。
    整件事所有人都以为是朝中高官之间、甚至皇帝也有参与其中的博弈,洪县令之事只是借口,其余被波及之人不过池鱼。
    虽然的确如此,但真正的导火索余柏林就被掩藏起来。其父被正名,也只是被人感叹一句捡了便宜。
    余家本家之人,和其他与洪县令勾结的当地大家族一起,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余家痕迹。余柏林早已经被分家,还是受害者,自然没他什么事。
    据说新任县令为了表示自己和洪县令完全不同,不然重修了烈士祠,还惠及了烈士的家人。
    听闻余柏林考得秀才,并且还是案首之后,新任县令觉得此子前途无量,为了示好,将余柏林母亲的名字列入贞洁牌坊上。
    余柏林听过之后,一声长叹。
    他祖父嗜酒好色,祖母年轻时就抑郁而亡,祖父在余父回归族中不久就亡故。余父倒有一庶弟在此次案子中流放,没上路几天听闻就病故了。余母过世之后,余柏林就央人把余父的坟移到了京城,合葬在一起。再加上余柏林早已和余家分宗分家,按照律例上来说,早和余家已无瓜葛。
    长辈恩怨,到此彻底终结。
    解决心底一大包袱,余柏林之后只需向前看。当前他手头大事,乃是入学。
    生员簪花游街之后,来到府学旁,提学朗声“新科生员到!”后,学宫朱门一扇一扇,由外及内,依次打开。
    朱门之内,小桥曲水之后,儒学大殿高立台阶之上,在碧空白日背景下,仿佛金光闪烁。道路两旁,七十二贤人雕像栩栩如生,仿佛对着新入生员微笑致意。
    余柏林等人垂首拱手行礼,在先贤的目光中,缓缓而行。
    此时,余柏林才有了作为古代读书人的真实感。
    在现代,即使再尊崇国学,再复古仪式,但比起古代来说,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所谓复古,不过是个念想、一种传承。
    而现在,是信仰。
    余柏林作为案首,于最前列,从桥上而过,入学宫行拜礼。即使内在是个现代灵魂,余柏林也不由升起肃穆之情,胸中感慨激动万分,脸上也褪去沉稳淡定,带上和周围人一样的喜气洋洋。
    即使之后簪花宴不过白水煮肉煮菜,让人毫无胃口,也没打消余柏林好心情。
    提学高坐宴席之上,先是告诫一番入学后不可松懈,又夸赞一番,然后雅乐响起,诸位生员开始用宴。
    宴会开始,大家还有所拘束,后来提学提前离场,生员们才放松开来,恢复谈笑。
    席上也有人作诗作词,行酒令。余柏林也做了几首中规中矩的诗词。
    预想之中不服气之人并未出现。
    或许见着余柏林得了小三元,在座诸位已经认可余柏林才华。簪花宴上又有教喻在场,不会有人蠢到在这种场合与人为难。
    之后,诸位生员踏月而归。余柏林扬首仰望皓月。
    前世坎坷富贵已是过眼烟云,他如今只是大晖朝一刚踏上科举第一步的读书人。
    ……“府学之中学风虽然比起县学好许多,但毕竟人多,且入学生员良莠不齐,教导之人不一定用心。”陈磊道,“以我之学,做你蒙师足够,做你经师勉强。我有书信一封,你带给我老师。看在我的面子上,希望老师能为你另寻名师。”
    陈磊说罢之后,心中叹息一声。本以他举人之身,在此蒙学教导孩童是大材小用。
    收余柏林为弟子之后,陈磊看着余柏林成长,从最初欣喜,变成现在遗憾。
    若他已经金榜题名,得进翰林,或许才有底气做余柏林人师吧。现在他自己科举道路尚且不明了,余柏林比他当初更有才华,又是小三元,自己教导,或许余柏林能得中举人。但换成自己老师之类的大儒,说不定经魁有望。
    余柏林双手接过书信,跪地叩谢。
    文举人对余柏林援手,只是举手之劳。陈磊对余柏林,却真如亲子,让人感慨,师恩如山。
    陈磊继续道:“你出身贫寒,又无家族傍身,当继续寒窗苦读,得中生员不过是起点,切记不可骄傲自满。”
    “弟子省得。”余柏林道。
    陈磊想了想,最后道:“我已在信中向老师请求,托老师面子,应当可以和教喻告假。寻得名师之后,你当遵循名师教导,或在家苦读,或游历大书院,修身治学,不可懈怠。”
    “弟子明白。”余柏林再次躬身作揖,恭敬答道。
    余柏林拿着书信远去。陈磊望着窗外半晌,直到杯中茶凉,才缓缓一叹:“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