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穿越历史>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第727章 国渊和孙礼

第727章 国渊和孙礼

    司徒郑玄一直办私学,被下面一些世家出身的学生蛊惑,一直对吕布全民教育的国策略有微词。
    吕布曾跟郑玄平心静气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先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问题。
    吕布成功地让郑玄接受了新断句的新含义“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那就是好事,应该让他们发挥,如果人民还没有掌握的话,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郑玄接受了吕布“教化万民”的宏伟想法,吕布让郑玄参观过由吕布自掏腰包新建的各地小学堂、中学堂,跟那些小学生、中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详细倾谈过,郑玄开始对吕布兴办全民教育的利国利民之处,有了深入的认知。
    而且,因为吕布的有些言谈,让郑玄想起自己年少时的情景,不胜唏嘘。
    郑玄的家世本来比较显赫,其远祖名叫郑国,字子徒,是孔子的弟子,其后世封为朐山侯,郑玄的八世祖郑崇,字子游,为高密大族,西汉哀帝时官至尚书仆射,郑崇为人刚直不阿,很受哀帝的信任和重用,常与宦官、幸臣董贤等作斗争,后来佞臣诬陷,惨死狱中,到了郑玄出生时,郑氏家族已经败落了,他的祖父郑明、父亲郑谨,都没有出仕。只在乡间务农,家中生活也比较贫寒。郑玄的求学路上充满了艰辛。
    郑玄明白,自己现在虽然名满天下,归根结底也是门第衰落的寒门,若是再听信那些世家出身的弟子言论,阻挠吕布全民教育的普及,可能会有很多跟自己出身背景很像的少年这一生都没有机会读书。
    郑玄将心比心,以己度人,不得不承认。吕布这个全民教育办得很好,从此后他把自己那些别有用心的世家弟子们都逐出师门,开始有意地招收一些寒门子弟为门生。
    十数日前,吕布和司徒郑玄并肩作战,推崇孟子之道,又推出五德平等的新五德始终说,郑玄的声望更加尊崇。吕布跟郑玄的关系也日渐友好,两人亦师亦友地和睦相处下去。
    郑玄把他一个得意门生推荐给吕布,那人名国渊,字子尼,乃是青州乐安郡盖县人,他原来曾跟邴原、管宁等人到辽东郡躲避兵乱。当初邴原、管宁、王烈被辽东的公孙度遣送到吕布的邺城,国渊没有回来,等公孙度被灭了以后,国渊得知吕布没有善待邴原、管宁、王烈,所以拒绝吕布征辟。归隐家乡,托辞不出。
    后来邴原、管宁、王烈从吕布的荐举。各自担当重任,国渊这才了解吕布的苦心,想要投效吕布,但因为此前拒绝过吕布的征辟,冒然前往,恐被吕布拒绝,便拜访师尊郑玄,让郑玄为他推荐。
    吕布得知国渊来投,大为欣喜,因为这个人虽然在演义上不出名,但他在治政功绩比得上枣祗等人。
    历史上,国渊受曹操征辟为司空掾属,曹操想要广泛地兴办屯田,让国渊主管这项事务。国渊屡次陈述应当减损增益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百姓数量,设置官吏,明确考核的办法,五年的时间里,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竟相勉励,乐于从事这项事业。
    曹操征讨关中,便让国渊任居府长史,总管留守事宜。田银、苏伯在河间谋反,田银等人被打败,余党人数不少,接律都当伏法,国渊认为这些人不是首恶分子,请求不对他们执行死刑。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依赖国渊这个建议得到活命的有一千多人。写战胜贼兵的文书,旧例往往夸大,以一为十,到了国渊上报斩杀首级数量的时候,实有多少就报多少。曹操询问原因,国渊说:“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首捕获士兵数量,是想要夸大战绩,用意在于显示给百姓去看、去听。而河间在我国境之内,田银等人叛逆,虽然制胜有功,但我私下里仍为这事感到耻辱。”曹操很高兴,提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当时有人写匿名信讽刺朝政,曹操痛恨这种举动,很想知道写信人是谁。国渊请示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宣传泄露出去。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国渊敕令功曹说:“这个郡本来很大,现在虽是首都,却少有喜好学问的人。你选择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我想派他们去拜师学习。”功曹选派了三个,国渊在派遣前先召见了他们,教训说:“你们学习的东西还不广泛,《二京赋》是博学多识的书,世上人忽略了它,很少有能讲解它的老师,你们可以去找寻能读懂它的人,向他请教。”又秘密地告诉他们自己的真实意图。花了十来天时间就找到了能读《二京赋》的人,三人就去拜师,官吏趁机请那个人写了一纸笺书,与那封信一比较,看出与写信的人是同工种笔迹,随即把那人拘捕审问,得到了全部事实真相,旋即国渊升为太仆。
    国渊虽然位居列卿,但是仍穿布衣吃素食,把俸禄赏赐都分给亲朋故旧,自己保持着谦恭节俭。
    吕布便征辟国渊为大司马府掾属,让国渊跟随自己身边三个月,接受思想整风三个月,才委任国渊为辽州典农中郎将,负责辽州的屯田事宜。
    国渊办事能力很强,他先向韩浩、常林、石韬等前辈学习,学通了以后,到辽州后开始推广种子优选法,牲畜优良配种法,又将工部发明出来的曲犁在辽州推广开来,取代了直犁,他又对水车加以改进,使更多的旱田变为水田,亩产得以增加,并大量制作水碓,用水力带动石碓舂米,比以前用柱臼或脚踏石碓舂米,省力,而且效率要高。
    因为辽州是肥沃的黑土地,国渊带领中原迁移过来的民众积极地开拓荒地,使得原来多是荒野的辽州开始富饶起来,多年后,成了大汉一个稳固的粮仓。
    护乌桓中郎将田豫向吕布荐举了一个人,幽州涿郡容城人孙礼,说此人刚毅而又有勇略。
    在历史上,田豫是曹魏北方防御的屏障,伐鲜卑,伐乌丸,伐辽东,田豫可谓战功卓着,于此同时,他精心训练幽州兵和投降的异族骑兵,每年向国家提供一大批精兵和战马,是魏国兵员最主要的输出地,在西线和南线作战的最骁勇善战的兵马都来自幽州。不过,田豫性情孤傲,与他人很少来往,朝廷给他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每次胡人给他个人送来礼品,都登记好收入官府,从不拿到家里,因此他家中常常贫困。正因如此,他没有金钱疏通和上级的关系,所以一直得不到晋升,以至于不显于册。
    吕布非常器重田豫,准备将以后的北方防御都交给他,所以对他荐举的人才也大为青眼,何况孙礼本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良将。
    孙礼虽然年少有名,却没有出仕,等到曹操平定幽州后,征召孙礼为司空军谋掾。
    后来鲁国的山中有几百贼寇,凭借险固地势,扰民作害,孙礼于是被调任为鲁国相国,到任后,孙礼拿出官府的钱财和谷物,发动官吏和百姓,悬赏贼寇的脑袋,招纳归降的人,再让他们回去刺探情况,鲁国不久就恢复了太平。
    此后,孙礼跟从大司马曹休在夹石征讨东吴军队,孙礼劝谏曹休不要恋战,曹休不听而以失败告终。
    魏明帝曹叡刚开始修建宫殿时,节气不调和,全国粮食歉收。孙礼力争,免除百姓的劳役,明帝下诏书说:“采纳正直的进言,迅速遣送百姓去从事农业生产。”此时李惠是修建宫殿的监工,他又上奏表要求将修建宫殿的百姓再留一日,等宫殿完成再说。孙礼直接来到修建工地,不再上奏表请示,口称明帝已下诏书免去百姓的劳役,让他们回去。魏明帝曹叡认为孙礼的意图很不寻常,所以没有责罚他。
    魏明帝曹叡在大石山狩猎,有一只老虎跑到他的车子旁,孙礼便扔掉鞭子下马,想挥剑斩杀老虎,魏明帝曹叡下令让他上马。
    魏明帝曹叡临死之时,任命曹爽为大将军,认为还应该有良将来辅佐,又让曹爽在病床边接受遗诏,任命孙礼为大将军长史,加授散骑常侍。孙礼为人诚信磊落,刚直不阿,曹爽认为他来辅佐自己多有不利,就让孙礼改任扬州刺史,加授伏波将军,赐给关内侯的爵位。东吴大将全琮率领几万军队侵犯骚扰,此时州里的兵士有的在体假,有的已派遣出去,留下来没多少人。孙礼亲自率领卫兵抵御,在芍陂与全琮交战,从早晨打到晚上,将士死伤过半。孙礼在兵刃中冲锋陷阵,战马多次被刺伤,他依然手执战鼓,奋不顾身,直至敌人退兵,皇帝下诏书慰劳,赏赐绢七百匹。孙礼为死于这场战事的将士们举行祭祀,集众举哀悼念,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失声痛哭,又把绢全部分给战死将士的家人,没有给自己一点。
    此后,孙礼却依附于司马氏,所行有失偏薄,让吕布有些失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