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艳阳高耸,彩霞横空。
    稍微吹过了几阵闷热的春风,江南陈国的大元帅吴明彻果真迅捷赶到,令此临江腹地蓬荜生辉。
    很快,暗藏于田野附近的孟匀浩和宇文苛,以壮男农夫的妆扮恭恭敬敬地踏入了陈军的营帐。
    “喂喂喂,干什么的?”卒子问。
    “呃呵呵,我们是来投军的,也就是参军、当兵。doyouknow?”孟匀浩手臂带着动作答复道。
    那个卒子心想自己居然听不懂“本地”方言,身为“南北通”的他只能装假明白道:“嗯,很好,阁下的口齿非常清晰,随我进去吧!”卒子财大气粗地说。
    片刻之后,孟匀浩与娘子便被卒子引荐进了元帅的军帐。
    “元帅,这里有两个过来投军的,您看?”卒子道。
    “哎呀!义士啊!如今我陈国的正义之师已让北周贼匪打得屁股尿流,可二位还毅然决然地前来投奔于我,真乃天下百姓之福呀!”吴明彻亢奋而激动地惊叹道。
    “敬礼!承蒙司令官夸奖,为了消灭那个杨坚大坏蛋,我不得不英雄一回,豁出去了。”孟匀浩用很正式的军人动作向吴明彻致敬。
    虽说吴明彻看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可以理解这是友好且善意的感情表达,心里异常的欣喜。
    于是,孟匀浩同宇文苛顺利地加入了陈国大军。夫妻俩换上军服(穿上军衣)、吃着军米(尝着水稻)、领着军饷(拿着铜钱),每一个时辰都是非一般的畅快。
    第二天清晨,吴明彻下令,大军沿着农庄直逼附近的彭城,并且向城内灌入清水,以长江、淮河这一片广袤的地区为根据地大本营,由南向北从水路进发,欲直捣黄龙、出奇制胜。
    浩浩荡荡的威猛之师——吴明彻船队大军,以雄浑的“视觉效果”向北推进。
    “报!报告元帅,不好了,杨坚的部队不知怎么的,突然就出现在了我军的下游,最可怕的是,他们竟然在那里筑城,准备将我等堵死。”一位报讯的士兵乘小舟急报。
    没等话音落下,另一位报信的侦查员从远处奔来,大呼:“不好啦!启禀元帅,杨坚的主力出现在了我军的后方、河流上游,而且正在筑城。趁着他们的城墙堡垒还没有造好,我军此刻甩一个‘回马枪’,打回去,或许还能突围。”
    吴明彻无动于衷地说:“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在彭城这么个适宜我发威的城池,我吴明彻又岂会中杨坚之计?无须回撤,直接向前方猛攻,我要以势如破竹之力击溃下游残兵。”
    结果,所有的士兵,包括孟匀浩和宇文苛,驾着战船直逼下游。
    北周军士加速赶工,十日之间筑城而毕,下游水路全被王轨截断。同时,上游的城墙也已建好,吴明彻的军队现在是进无可进、退无可退。若进,水路不通,船被堵死;若退,腹背受敌,前功尽弃。
    终于,吴明彻的船队总算开赴了下游的北周城墙。吴明彻见确实吴发进攻,只能撤军,于是亲自决堰断后,乘水势逆流撤退。不料至清口,水势渐退,河深变浅,船舰触上北周士兵沉入水底的车轮,无法通过。杨坚这时乘机引兵袭击,陈军大败,吴明彻被俘,所部三万人马及器械辎重为北周军队所获。此战之悲,悲在损伤不大,但全局定型,皆在杨坚规划之中。杨坚俘虏了吴明彻不说,孟匀浩和宇文苛也不幸地成为了败军之奴。
    “完了完了,吃败仗了,这下死了。老婆,就算死,我也要陪你一起死。”孟匀浩一边垂头丧气、一边鼓起气概地说。
    几天后,北周大军驻扎的军营外,来了一名宦官和一架高档马车。
    “圣旨到!‘朕闻国丈监丞相杨坚已经击垮了陈国主力,特遣皇后杨惦赶去前线慰劳一下尔等,发放奖励、犒赏三军,钦此。’杨大人,接旨吧?”一名牙齿掉光的老太监站在杨坚的面前喊叫道。
    “谢主隆恩,臣杨坚接旨。”杨坚下跪参拜道。
    随即,从马车上走下来了一位清纯得有点过分的人间尤物——杨惦。可惜啊,年纪如此轻的她还没有完全成年,就已经程伟了皇帝的后妃。
    “爹,女儿来看您了。”杨惦眯着俩小眼微笑道。
    “你不在宫里好好地陪皇上,跑到沙场来做啥?”杨坚责问道。
    “哎,皇上有很多漂亮的妃子陪着玩,对女儿的凤体已经失去‘舔意’了!”杨惦说。
    “嘘,小声点,叫毛啊!‘你’想死不要紧,别连累了你爹!怎么能在这种场合泄漏天机,家丑不可外扬懂不懂?”杨坚教训道。
    紧接着,杨坚目送老太监回朝,同时把女儿拉进帐篷。
    下午,皇后娘娘开始对本国的士兵进行犒劳,对陈国的降兵降卒进行收编。
    不料,在巡查投降营帐的过程中,一副无比英俊的“小白脸”型清爽面孔塞进了她的视线,令杨惦流连忘返、如痴如醉。脚在地上走,锦带地上拖,胸指正前方,脸侧人堆里。
    就这样慢悠悠地走着,一边走,一边发铜板。结果,搞得她连自己的前方是营帐的边缘尽头都不知道,麻布帐篷撞到了脸。
    “我靠,她不会是在看‘我’吧!哎,不行不行,赶紧遮脸。”孟匀浩老鼠般的眼神滴溜溜的远看近看,自言自语地说。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此刻,某位“信使”的嗓门响起:“宫里传来消息啦,新皇登基啦!”帐篷内外一片包惊。
    原来,宣帝宇文赟由于当皇帝当得太累太烦太不爽,宣布自己成为太上皇,不做“前台”的皇帝了,号作“天元皇帝”,立不到六岁的儿子宇文阐为新皇帝,史称“静帝”。从今以后,宇文赟可以肆无忌惮地骄奢淫逸、后宫风流了,他自认为自己的“龙体”能够经受得起强大的摧残。
    再回头看看杨惦,她犀利的目光仿佛锁定住了那名模样俊俏之人,死也不放弃,死也不悔改,死也要弄到手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