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总要活下去的,而且要劲儿劲儿地活着。”
    小安微笑,“我给你照张像吧。”
    “好啊。”
    后来洗出的照片里,方晴眼睛微眯着,带个温和而略带恹恹的笑,就那么随意地倚在窗台上,许是光线的原因,出乎意料地美。这帧照片后来在逃日本兵祸的时候丢了,方晴再也没照过这么美的照片。
    第32章 回乡去离婚
    冯璋又来找方晴,两人在报馆对面的茶楼喝茶。
    对面坐着,冯璋发觉,方晴这一年多的变化,不只是穿衣打扮上的。
    冯璋给方晴带了几块衣服料子。方晴大方地打开来看,笑着摸一摸,“平滑细腻,绿得像水似的,春天是要做一件这样的‘青衫’穿。”方晴笑时眉眼弯弯,鼻子略皱着,让冯璋想起那个画硕人的小姑娘。
    方晴对冯璋的态度也似回到那个时候,熟络而自然,眼角眉梢那点羞涩已是没有了——恰是对同门师兄该有的样子。
    冯璋略觉惆怅,笑笑,“你喜欢就好,”又掏出皮夹子,“知道你现在有薪水,只是恐怕开销也大……”
    方晴把钱推回去,“真的够用。”语气坚定。
    冯璋也不强求,开玩笑道,“都说报人是无冕之王,你挑了个没人敢惹的好职业呢。”
    方晴笑道,“你说的是大报的记者们,我一个小报画插图的,连王的靴子底儿都算不上。”
    二人终于谈到他们的“婚姻问题”。
    冯璋抿抿嘴,“我们回乡吧,我亲自去给老师赔罪。”
    方晴客气地说,“总是难为你。”
    方晴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一刀割掉,虽然疼了些,也留个难看的疤瘌,却比零打碎敲地难受强。方晴是吴氏教养大的,吴氏最不喜欢拖拖拉拉,方晴平时不显,骨子里却是简单粗暴。
    这回冯璋也颇有军人作风,雷厉风行,说办就办。
    方晴请了十天的假,春寒料峭中与冯璋一起踏上归途。
    二人谁都没提前跟家里打招呼,方晴是来不及,冯璋——许是不愿意。
    二人对面坐着,一路上间或闲聊两句沿途风物,气氛颇为融洽,谁会想到是即将解除婚姻的夫妇?
    下了火车,因是乡间小站,并不见黄包车,蹲活儿的只有一辆骡车。
    看冯璋和方晴过来,车把式赶忙陪个笑脸,“老总,坐车吧?”
    冯璋看了一眼木板车上铺的油渍麻花的褥垫子,往下拉了拉帽檐,“咱们走回去吧。”
    方晴无可无不可的提起藤箱跟上。箱子不小,但装的不过是衣服之类,并不沉。
    到了分岔路,方晴道,“冯家哥哥,我们就在这里分开吧。”
    冯璋略沉吟,“替我给老师、师母问好。”
    方晴微笑道,“好,你也替我跟家里人问好吧。”
    冯璋冲方晴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方晴隐去笑容,把大衣领子竖起,甩两下有点累的手,把手套重新戴一戴,再次拎起箱子。
    进了门,听学堂里悄没声儿的,方晴看看天时,可不是吗,这个点儿孩子们都放学了。
    “吱嘎”推开二门,方晴还没走到堂屋门口,方旭先蹿了出来,紧接着吴氏和方守仁也迎了出来。
    “爹——娘——”方晴放开兄弟的手,红着眼圈跪下,“我回来了。”
    方守仁和吴氏把方晴拉起来,吴氏一把搂住方晴,“闺女,你可算回来了——”声音里难掩哽咽。
    方晴搂着母亲,闻着熟悉的淡淡肥皂味,眼泪终于控制不住流了下来。
    “好了,好了,回来就好,进屋说话。”方守仁眼睛也有点潮,怕妻女看见,先拎起方晴的行李转身撩开棉帘子进了屋。
    方晴挽着母亲的胳膊,又去搂兄弟的肩膀,一起进屋。
    方旭自谓是大孩子了,让姐姐搂着很不自然。方晴越发地揉他头发。方旭一行躲一行嘟囔,“姐姐这爱揉脑袋的毛病儿怎么就改不了呢?”
    “你头发梆硬,钢丝似得,还能给你揉坏了?”吴氏嗔道。
    方晴咧嘴笑了起来。
    方旭觉得自己八成是运河里漂的大木盆里捡来的。
    方晴被吴氏拉着坐在炕头,“外面冷,快暖和暖和。”
    “娘,我不冷,这龙抬头都过了,还能冷到哪儿去。”
    “今年倒春寒。”
    吴氏仔细打量闺女,比先时脸圆润了,也白了,眼睛还是那么水灵灵的,手摸着比先前在冯家时还细嫩些,可见天津卫的水养人,也说明这一年多并没吃苦。
    再看打扮,虽不像想象中的官太太,但也不像乡下媳妇了。头发剪得短短的,又烫弯,乍看有点怪模怪样,仔细看倒也禁看。脱了外面穿的洋呢大衣,里面穿着半新不旧的枣红洋布夹棉长旗袍,首饰除了一对银耳塞子,只有领口别的玉兰花形状的别针,看着挺文气雅致。
    吴氏心放下一半,觉得闺女这一年多看来过得不错。另一半还要问过才能放下。
    “怎么这会儿自己回来了?女婿呢?”
    方晴干笑,娘真是一问就在点子上啊。
    方守仁也觉得不对,怎么这会儿不年不节地回来,还是自己回来的,“你是从天津直接回来的?去你婆家了吗?”得,后面还有补刀的。
    看方旭也在旁边疑惑地看着自己,方晴只得尴尬地笑道,“不是想你们了吗?又有点事,就回来了。”又招呼方旭,“有个东西给你。”方晴打开行李箱子,取出一个颇为精致的纸盒子递给方旭。
    方旭打开,竟是一支银色新式自来水笔,另有一瓶相配的墨水。不由得嘿嘿笑道,“姐姐怎么知道我想要这个?”
    方晴笑道,“我一揉你头发就知道你脑子里想什么。”
    方旭笑道,“原来姐姐这是仙人掌。”
    呵,小东西嘴巴还挺机灵。
    方晴顺势把别的东西也分了。一家子每人一件毛衣、每人一套洋式棉布中衣,又有给方守仁的洋呢子毡帽,给吴氏的一对番式花样儿银鎏金点翠簪子。另有些衣服料子统一交给了吴氏。又禀过吴氏,差遣方旭把带来的麻花炸糕之类的天津卫特色吃食和买的各色洋点心,都分了些给刘家还有其余几家亲邻故旧送去。
    如此行李里东西去了大半,只剩了几件随身衣物,方晴才算消停了。
    因把方旭打发出去了,方晴便把事情一五一十跟父母说了。
    其实略去细节后,并不是多么复杂的故事,虽几番被吴氏打断,但总共就这么点儿事,不过三两盏茶的工夫也就说完了。
    说到最后,方晴看看吴氏和方守仁,沉静地说,“如今看来,离婚是势在必行的了。”
    “这个小畜生怎能这样?以后你怎么办啊?”吴氏是个爆炭脾气,气得一行哭一行骂,“必要他们家给个说法!”
    方晴一下一下轻抚吴氏后背,“我觉着这倒也痛快,总比——在冯家守着好。”
    “我好好儿的闺女——都怪当初我跟你爹替你订的这门亲事。”
    方晴安慰道,“看您说的,谁长前后眼了?再说,他虽背信,到底没算太坏。他要硬是不回来,晾我三十年,或者我在天津这一年找人把我害了,咱们又能怎么办?”
    吴氏被方晴说得一愣,如今人心都这样坏了吗?都没有天理没有王法了?
    方晴叹道,“早就没有王法了。皇上都不在宫里了。”
    方守仁一直没有说话,只面沉似水地坐在那里。
    方守仁是镇上的“宿儒”,按说该是传说中恪守礼法的顽固,但方晴一点也不怕父亲为了礼法把自己“卖了”,因为父亲是个儿女情长的人,更因为父亲是个明白事理的好人。
    “晴姐儿,你该早让我们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一个女孩子家,孤身在外,这一年多要是万一有个好歹,让我和你娘何以——度此残生?以后可不能这么瞻前不顾后的了啊——好在,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开始还有点庭训的架势,后面看方晴眼圈一红立马变成了嘱咐安慰。
    吴氏擤完鼻子,擦了眼泪,慢慢醒过劲儿来,“孩子,要是他们只说要纳妾,你愿意吗?”
    方晴苦笑:“不过是个正妻的牌位儿!不要也罢。”
    方守仁皱眉道,“若是他家里人压着他,他也答应会好好跟你过日子呢?只是多一个妾。”
    方晴直直地看到父亲眼睛里,“我不愿意。”
    看着女儿还略显稚嫩的脸,方守仁不知怎的想起老父,那时自己还小,父亲决定陪贬谪的“主翁”来沧县任上,脸上依稀也是这样的神情。方守仁在心里叹口气,还真是祖传的犟脾气!
    吴氏眼泪又流下来,“可是……你以后怎么办呢?这事你得多想想啊。”
    “我都想了一年多了,娘。”
    吴氏还想说什么,方守仁截住她,“咱们总不至于养不起闺女。”
    方晴的眼泪哗得流了下来。
    第二日,方守仁在大门上贴了休学三天的告示,专心致志候着冯家来人。陪着他的是多年的老兄弟刘大余。
    第33章 终于离婚了
    刘大余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也是看着方晴长大的,此时听了这事,眼睛瞪得中药丸子那么大,“姐儿定亲的时候,这小子给我敬烟,我看他平头正脸的,还以为是个好的,没想到这么坏。我去找他们家问问。”说着提着拳头就要去冯家。
    方守仁连忙拦住,“不在这一时。咱们在家等等,他们家若是懂事,就会来人说,没人来,咱们再去。”
    方守仁想好了,若是冯家来人说还罢,若是这两天没人来,便是有什么变故,不能善了了,到时便要约上几个德高望重的,一起理论此事。只怕那些老人精们惧怕冯璋已经成势,不愿出头……
    里屋,刘大余的媳妇刘婶也陪着吴氏一起同仇敌忾。
    方旭被放了一天假,让刘家的男孩子们带着去运河沿子上放风筝去了。这样冷的天放风筝——方旭抿着嘴一声没言语就答应了。
    方晴不禁感慨,幸好还有刘家作臂膀,这时就看出宗族的好处来。自己家这单门独户的,在乡间有摩擦出了问题,便显得势单力孤。
    冯家人是掌灯的时候来的。
    等了一天,晚饭都吃过了,刘家人除了刘大余还在陪方守仁说话,其他人都回去了,再没想到冯家这时候来人。
    听到外面叫“亲家”的声音,方家诸人迎了出来。来的是冯二爷、冯五爷还有冯璋。
    方晴跟在方守仁、刘大余身后,见了冯二爷和冯五爷,微笑着叫“二大爷、爹”。
    冯二爷、冯五爷见了方晴的打扮都有些惊愕,但都没说什么,只点点头。
    方守仁把三人让进屋里,分宾主坐下。方晴给诸人倒上茶水,便随吴氏避进了里屋。
    “二哥、亲家,喝些热茶暖和暖和。”方守仁笑道。
    冯五爷显得很局促不安,一个劲儿地搓手,看看他二哥,又看一眼冯璋。
    冯二爷把兄弟的样子看在眼里,心说,“狗肉上不了大席,还是得我说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