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沈荞懵懂摇头,一副纯情小白花的温善样子,“怎么会,殿下想多了。”
    第四十一章 你仿佛在剜孤的心
    司马珩将此事报给了皇帝。
    皇帝极度愤怒, 并不单单是因为皇嗣险些被害,而是这些人一个个离心背德,他浑身发抖, 继而大笑起来, 最后又弯下腰,止不住的喘咳, 他拿手帕按着唇,咳出一口血来。
    近旁的太医噗通一声跪了地, 太监也惊呼一声, “陛下……”
    司马荣湚在这阖殿的紧绷中, 感受到了无尽的悲凉。
    满目疮痍, 群狼环伺,蛇鼠一窝……
    真是可笑至极。
    可笑至极。
    “你姑且退下吧!寡人会给你个交代。”
    司马珩没有多说, 躬身退下了。交代不交代的对他来说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帝知道, 他如今是个什么处境。
    祝泓请见,老人弓着腰, 须发皆白。
    “老师, 寡人是不是错了。”
    祝泓欲言又止, 只是拱手道:“陛下少有大志。”
    司马荣湚哈哈大笑, 他听懂了, 少有大志, 渐平庸矣!
    这万里江山, 他也曾踌躇满志,以为天下唾手可得,他是万民敬仰, 要立千秋功绩,可坐在这个位置,渐渐觉得冷得慌,四处漏风,无休无止,无能为力,偷个懒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像也无甚要紧的,太阳照样升起来,他便是不去解决,他们也可以自己解决掉,解决不了的,也会慢慢淡化,只要他不想看见的东西,他就可以真的看不见。
    渐渐的,只喜欢听好听话,底下人惯会拿祥瑞哄他,他不知道吗?他知道,他爱听,甚好。
    再后来,仿佛这天下真的开始太平了,四下皆是好兆头。
    近两年,他却越发无法欺骗自己了。
    他的皇后算计他,他的岳丈有谋逆之心,他疼爱的小儿子狼子野心,他看中的储君之妻是旁人一手策划好的,外敌当前,他焦头烂额之时,他满心信任的嫔妃,却在算计他的皇孙。
    好啊!真好啊!
    -
    沈荞被保护的更严密了,东宫里三层外三层,怕是连一个苍蝇都飞不进来,她的吃食需得经过四五道检验才能送到她面前去,每每准备十几样菜,每样菜仅有一两口,如此确保她就算误食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入口太多。
    沈荞没想过婉嫔会受太大的责罚,此事并无确凿的证据,若是突然发难,倒显得兴师动众小题大做,不能服众。若是这样,无疑是在给沈荞树敌。
    便是司马珩不喜欢她,她如今怀着他的孩子,也不至于这样坑害她。
    过了两日,确切没什么动静,沈荞便没再理会了。
    司马珩在忙着调兵,平定塔善之乱已经刻不容缓。
    有两位武将已然主动请缨,朝廷虽有乱象,但能人并不少,亦不乏血性儿郎。
    但皇帝迟迟没有松口要派谁前去。
    塔善局势并不大妙,秦徵虽是老将,战绩辉煌,有勇有谋,但毕竟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前段时间倒春寒,据说还染了风寒,身边又没有得力之人,以至动摇军心,年迈的老将军,只能强撑着精神瞒下病情,只在密报里,不无担忧地说:陛下,臣不知还能撑几时,常觉后继无人,悲哉痛哉,恐死也难瞑目啊!
    这话几乎是一种埋怨了,司马荣湚甚至能感受到他言语里的痛心疾首,以及对他的严重不满,他的疑心深重,致使害死许多能臣猛将。
    只是秦徵不敢明说,只能悲切叹息。
    到了第三日,皇帝解了司马琰的禁足,朝中一时震荡,都在猜测是否皇帝要派遣二皇子去打仗。
    若是如此,倒不失为一个好机会,死则坦坦荡荡地死,若是侥幸打了胜仗,立下军功,亦是一身磊落,前途光明。翻身有望。
    都在等着看太子的反应,看太子会不会争这一个机会。
    又或者,会不会和皇帝闹起来。
    沈荞也担心,时不时差人打听两句,西征是大事,若是司马珩真的上头了,非争着去,若是有来无还,沈荞可真的就是孤儿寡母了。
    到了第四日,终于有了确切消息,陛下要亲征,带着他的不肖二儿子。
    朝野震动,纷纷劝阻,天子之躯,焉能涉险?
    司马荣湚颁发罪己诏,声情并茂细数这些年的过错,要御驾亲征,扬大临之威,为阵前将士鼓舞士气。
    皇帝走之前,留了四道圣旨给左相保管,说若自己回不来,便许他拆了圣旨。一副视死如归,以托后事的样子。
    谁都知道,这其中必然有一份继位诏书。
    司马荣湚把司马琰带走了,便意味着,储君之位再无变动的可能。
    沈荞听说的时候,兀自愣了好久,皇帝老爹ooc了?
    他疯了?
    剧情如脱缰野马,编剧放飞自我了?
    权谋剧的影子,沈荞都看不到了。
    她莫名觉得,离司马珩继位不远了。
    若他如今这样容易就登基,那自己也没什么大用了,恐过不了多久,他就要广纳后宫,坐拥天下美人了。
    挺好的,若是沈荞当皇帝,怕是也禁不住这样的诱惑。
    可惜她不是皇帝,她只是一个小小的良娣。
    司马荣湚走之前,去见了婉嫔一面,婉嫔清冷的一张面目,面对天子的质问,倏忽变得苍白慌乱起来,她满目愧疚,掩面哭泣起来:“陛下,是臣妾辜负了你的信任。”她亦是满身不得已,到头来,无颜面对这个曾经挚爱的人。
    皇帝走后没多久,婉嫔就饮鸩自尽了。
    宫妃自尽乃大罪,株连九族的大罪,广平侯府也受了牵连,但司马荣湚法外开恩赦免了广平侯府,只是削了爵,也算是恩赐了。
    林之娴封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了。
    广平侯府似乎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战战兢兢夹着尾巴不敢再作妖,甚至为了证实自己无异心,慌忙为女儿议了亲,短短几日就过了礼,算是定下来。
    天气已然热了,沈荞肚子太大,她每日都很忧愁,以至于饭都不想吃,害怕肚子继续大下去,早晚要出事。
    她如今什么也没力气想了,只想着早些把孩子生下来,但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沈荞生怕一尸两命。
    接生的稳婆从这时候已然进宫候着了,因着沈荞太紧张,司马珩选了平时多三四倍的稳婆养在东宫,但这依旧消除不了沈荞的担忧,她仍旧是害怕,这破地方,消毒都是问题。
    她甚至多次试图引导稳婆和太医开发一下剖宫产的思路,可惜对牛弹琴,且细想只能让自己死得更快些罢了。
    她如今倒是认同无知的快乐了,她若没有见识过现代文明,就不会如此恐惧了。整个东宫都在感叹,太子如此上心,良娣真有福气。
    沈荞已经预感到自己一百种死法了,每每想到一种,就骂司马珩一遍,可骂他也无济于事,他自己都焦头烂额,南边又打起来了,来势汹汹,那起义军头目,扬言要剑指敬都,一路杀将过来,取司马家的项上人头。
    司马珩派了几股兵力前去围剿,竟然都失败了。幸好顾帅旗下出了一个少年将军,聊以阻挡一下,不然这会儿真快打到敬都了。
    司马荣湚和司马琰动身走了,司马珩这边一点也没闲下来,劳心劳命,眼见是个短命的。
    这几日容湛都守在沈荞旁边,沈荞最近因为觉得司马珩太烦了,连带着看他也不顺眼。
    可没有办法,没有司马珩的命令,容湛几乎要寸步不离守在这里。
    因为福吉走了,沈荞身边没有贴身侍卫,他从前跟她说要给她寻个女影卫,如今也没动静,都是骗子。
    福吉走的时候,是沈荞去跟司马珩说的,他怕司马珩不答应,还特意挺着大肚子亲手做了吃食,提着食盒去勤政殿的时候,司马珩把东宫上上下下骂了个遍,沈荞拿指尖抵住他的唇:“殿下莫气坏了身子,是妾非要下厨,不干他们的事,殿下要骂,骂妾好了。”
    司马珩才消了气,哼道:“你便是吃准了孤不舍得骂你。”
    沈荞眯着眼笑:“那妾有个不情之请,殿下能不能开恩。”
    “说。”
    沈荞声泪俱下地说了福吉的事,言说自己虽知晓法令,但见福吉忠肝义胆,实在不忍抹杀,雄鹰就该放归天空,不该困于一隅。
    沈荞还没说完,司马珩却抬手拭去了她的眼泪,敛着眉:“莫哭了,有什么孤不能答应的?下次直说就是,不必使这些伎俩,你仿佛在剜孤的心。”
    你清醒一点,这是你该说的话吗?
    沈荞都怀疑这太子兄是不是被魂穿了。
    霸道总裁乱穿权谋大男主……
    太子兄只有屁话说得好听,所以不耽误沈荞在心里骂他,因为她不是小娇妻,她是个恶毒女配伪善小白莲两面三刀恶婆娘,霸道总裁对于她来说重点不在总裁,在霸道。
    第四十二章 她有何不顺心
    沈荞听说, 广平侯府想要把女儿嫁给储君已经筹谋已久了。
    早些年摇摆不定,不知到底是司马琰还是司马珩能走到最后一步,前些时候臻阳郡主跟司马琰议亲, 广平侯府还郁闷了一阵, 然而很快司马珩就势头猛烈,于是就坚定了要将女儿嫁入东宫的想法。
    广平侯府乃前朝贵族, 名门世家,新朝甫立, 便非常识时务地俯首称臣了。
    因着司马荣湚急需要建立威望, 便不能对前朝赶尽杀绝, 安抚为要, 只是司马荣湚向来疑心重,故而广平侯一向低调, 一副不争不抢的样子,这么多年过去,总归是不甘心, 是以筹谋规划,希望重回庙堂, 可惜布错了局。
    婉嫔确切是个清冷不争抢的性子, 入了宫虽不算受宠, 司马荣湚却始终高看她一眼, 她心悦天子, 在这后宫之中, 爱慕是何其的廉价无用, 因着这爱慕,她始终抱有一份自尊,做不来献媚邀宠之事, 可惜她不仅是天子的妃子,也是人子,父母在上,忠孝难两全。
    父母兄长苦苦哀求她为林家拼一条后路之时,她狠不下心拒绝。
    她原本是要下狠手的,广平侯始终认为沈荞是个大患,若让她生下孩子,更是大患中的大患。
    只是临到头婉嫔迟疑了,这是陛下满心期望的孩子,为此不惜册封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为太子良娣,多次赏赐,时时挂在嘴边,若是孩子没有了,他会多失望?
    被知晓之时,她其实松了一口气,陛下去见她的时候,她脸色苍白如纸,看着他失望的眼神,心痛不已,却仿佛松了一口气,都结束了,不必再战战兢兢时时刻刻备受煎熬了。
    解脱了。
    她饮鸩之时,心下唯一愿望,只是来世不要再做女子了。不要再做谁的妾,不要被谁逼迫,哪怕只是山巅一棵草木都好,日晒雨淋,随缘生死。
    -
    入了秋的时候,发生了几桩大事。
    南边的叛乱平定了,皇帝因病死在了西征道路上,二皇子伤重不治身亡……
    皇帝的死激发了无数将士的血性,以至势不可挡,捷报连连。
    因着帝崩,左相宣读了继位诏书,司马珩顺势即位,但因着四处混乱,情势危急,未行登基仪式。
    司马珩即位为新帝,沈荞也得了个昭容的封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