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

    从一个专业评委的角度去评论这部电影,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这些电影的好在哪。
    其实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不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在网络上被曲解。
    秦砚第一次去请求他们的时候,除了和秦砚关系特别好的谢北杨、奚芊芊等人外,大多数的评委都委婉拒绝了秦砚。
    但他们实在架不住秦砚的固执与说服。
    “这对于你们来说都是有利的。大家都知道流量关注度对于一个电影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如果能够让更多的电影爱好者认可大家的想法,以后各位创作电影、拍摄电影的时候,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理解。”
    这是秦砚纯粹的利诱。
    为什么这么多电影人愿意参加这一次的青影节,其中有很大一个考量,就是秦砚的加盟让青影节备受关注,他们作为评委也可以借借东风。
    秦砚现在的话明显让他们都心动了。
    当然秦砚也会从讲大道理。平时都是这些电影人说大道理唬人,结果现在被秦砚唬得晕头转向。
    “作为评委,我们有义务去解释获奖作品,也有义务让每一部电影得到公正的评判,我们需要给出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理由。”
    “否则青年电影节以后如何能够吸引更多人的人来参加?如何让市场认可青影节的奖项呢?”
    “而且想要让文艺片在国内的受众增加,你们就必须要去引领观众的审美,改变观众们的认知。”
    就如同哲学家密尔曾经说过:高级的审美必须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够获得。
    “不要抱怨为什么文艺片没有市场,因为国内的观众根本就没有渠道去了解电影艺术。”
    “这一次青影节评选如此轰轰烈烈,不抓住这个机会,难道我们就等着观众莫名其妙喜欢上文艺片吗?”
    在秦砚的疯狂劝说之下,评委们总算是点头答应。
    秦砚对影评的要求很高,你作为评委必须要展现出自己的专业性,从电影各个方面的角度去论证。
    而且还要通俗易懂,要形象、要举例、要对比。
    最后每一份影评的都上千字,而且每一个评委都写了10来份这样的影评。
    这可是相当大的工作量,这些评委如果愿意在报刊上发表影评,他们好歹有报酬,这一次秦砚没有给他们任何直接的回报。
    当然秦砚也的确做到了他的承诺,那就是让更多人了解到根本就不怎么认识的评委们,知道他们在电影上所取得的成就。
    之前“水滴”视频和“怪味豆”都为青影节开辟了专栏页面,最后的结果公布也是全网公布。
    秦砚还让两个网站相互关联,每一个观众能够在最后的获奖页面查看到评委们的影评。
    而且这些影评都是公开发表的个人言论,允许进行评论和回复、支持与反对。
    你对最后的评委结果有意见?
    可以,请你先阅读评委意见,再做评价。
    但在看到这些专业人士的解释之后,观众们才发现原来电影的每一个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目的。
    并不是评委说的就一定正确,但起码有了可以了解评委想法的渠道。
    而且这次邀请的评委可都是些业内的行家,他们在举例的时候可以说是旁征博引。
    因为年轻电影人在创作电影的时候,都无法摆脱知名电影的影响。
    大量电影的类比可以让影评更具有说服性,同时秦砚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
    但凡是在影评中提及的电影,如果“水滴“视频拥有版权,都会在影评中做一个超链接。
    如果观众因为影评而对电影产生兴趣,就可以轻松的通过超链接转到相应的播放网页面去购买电影。
    刚刚影评正在夸奖某一部电影有多么的深邃、有趣,阅读者正在好奇的时候,一个链接、一块五毛就能购买正版播放权,自然会有人心动。
    这给水滴视频上不少经典的老电影,带来了一波流量。
    当然最重要另外一个获利者还是“怪味豆”。
    这届青影节受到了各方的关注,这些影评在发表的第一时间,就有大量的阅读者。
    从影评文字中感受到这些评委是认真评论电影,而且都是谠言嘉论,通过评论喜欢上影评人,评委的身份自然也受到关注。
    影评们在“怪味豆”上的关注者瞬间达到几千,朝着五位数一路狂奔,这在2007年已经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
    而且媒体也懂得跟随热点,获奖作品聊完了,现在就来聊评委们。
    评委们曾经参演、导演的作品都被人拿出来评价。
    而且本来就有好几个导演、演员都是长期从事文艺工作,这一次的曝光对于他们来说弥足珍贵。
    这一下不仅仅是这些评委们,国内的其他电影人也意识到了“怪味豆”的潜在价值,他们太清楚曝光对电影而言有多么的重要。
    他们错过了这一次青影节,他们能够做的补救措施,就是立刻在怪味豆上注册账号、发表影评。
    他们都希望通过“怪味豆”获得更多的关注。
    评委们是直接的受益者,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怪味豆”才是这一次背后最大的赢家。
    没有花钱,便让这么多的电影工作者入驻平台。虽然导演不多,但是演员可不少。
    而且无论这些账号是不是本人亲自打理,但他们发表的影评都必须要高质量,才能吸引豆友。
    这让原本有些乏味的“怪味豆”充满了生机,也奠定了“怪味豆”在国内电影领域第一平台的地位。
    如果这个时候秦砚开始利用怪味豆去宣传电影,电影制作、发行方肯定都是捧着钱上门。
    但是秦砚绝对不会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
    只要“怪味豆”能够坚守自己独立评审的一天,能够保证它的公平性,能够让更多的普通人成为电影爱好者,那它带来的收益就是无穷无尽的。
    当然,这只是普通人获知电影节提名的一个渠道。秦砚和主办方还举办了一个特别盛大的颁奖典礼。
    这一次颁奖典礼就在平城电影学院内举行,秦砚亲自邀请了很多业内知名的导演和演员。
    华人影帝,出演《地球要塞》男一号的陈令锋;学校的李德天老师们;华影等国内影视公司的高层;港城的动作指导袁八爷……
    谢北杨、奚芊芊他们就不说了,秦砚甚至让奚芊芊把王德明导演都请来了。
    最后秦砚又和平影一起出面,把平影毕业的大佬们也请了一通。
    当公布这次的嘉宾名单的时候,整个影视圈都震惊了。
    你确定这是往年根本不受重视的青影节?而不是华语三大电影节的颁奖典礼吗?
    而且业内也很好奇,秦砚平时并不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怎么这一次一反常态,邀请这么多业内人士。
    秦砚的想法一直没有变过,他为什么要加入这一届的青影节,就是为了给年轻电影人一个机会。
    给他们一个奖项,他们就能一帆风顺了?秦砚没这么傻。
    青影节以前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并没有多少人会认可它,但它又是年轻电影人最好的出路。
    邀请这么多重量嘉宾,秦砚就是想让青影节得到更高的业内认可。
    而且拍电影真的不是一厢情愿就能完成的工作,无论拍摄,还是发行,都需要人脉资源。
    秦砚也算是为这些年轻的电影人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只不过,他的“力所能及”,一不小心就让青影节走上一条完全不同道路。
    当然秦砚也有一点点私心,那就是通过青影节颁奖典礼,向这些年轻的电影人,展现一下自己的“肌肉”。
    很多年轻的电影人他相当看好,如果能乖乖投入华砚的怀抱,那就再好不过了。
    ————
    《李唯浩历险记》
    李唯浩是华戏的高材生,他在学校的时候便参加各种校内比赛,证书奖杯也能够铺满一个桌子了。
    而且李唯浩在校内就是人尽皆知的小天才,甚至有人把他看做下一个“秦导”,学校对他也是多有扶持。
    所以李唯浩大三的时候,就收到一些影视公司的招揽。
    他们中最出名的五洲影视,甚至给李唯浩开出的条件。只要他愿意毕业后签约五洲影视,公司保证他在两年内能够担纲电视剧的副导演。
    这对于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已经是一步登天的待遇了。
    其实李唯浩已经心动了,都已经准备主动联系五洲的时候,青影节突然出现了。
    声势浩大,一时无两。
    虽然马上要毕业,但李唯浩毫不犹豫报名参赛。
    如果他能获奖,他就能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条件。
    而且李唯浩谁也没有告诉,秦砚其实一直都是他的偶像与目标。
    以一个普通在校大学生的身份获得全球大学生电影节的大奖,这就是复制偶像曾经走过的路!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李唯浩未能参家全大节,青影节是他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
    崇拜归崇拜,但作为一个骄傲的人,他有不服输的干劲,
    不就是秦砚吗?他越是崇拜秦砚这个导演,越是想要超越秦砚。
    这一次他选择了秦砚最擅长的商业片,创作出自己的参赛作品《网络男女》。
    依靠着商业电影的制作方法,融合时下最为流行的笑点,他拍摄出了《网络男女》。
    不出意外,在进入网络放映后,《网络男女》的点击量、播放量便遥遥领先于其他参赛作品。
    虽然他是在以商业片的方式制作《网络男女》,但是李唯浩的电影功底摆在那,无论是剧本的叙事结构,还是拍摄手法都在及格线以上。
    如果说一定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他的演员们还有一点青涩,很多时候都有表演的痕迹。
    李唯浩在电影拍完后,把《网络男女》和秦砚当年所拍摄的《古宅》拿出来对比,他不得不感叹自己比秦砚还是差太多了。
    李唯浩这人天生叛逆,越是失败,越是不服输。
    但是李唯浩最近特别纠结。如果按照青影节的待遇,李唯浩有资格可以和秦砚的华砚公司签约。
    可是签在秦砚的名下,自己还有机会能够超越秦砚吗?
    李唯浩并没有真正的和秦砚接触过,但他知道这个电影圈这里,其实大家都捧高踩低、排资论悲。
    如果真的加入秦砚的麾下,恐怕这一辈子都没有超过秦砚的希望了。
    所以李唯浩之前最近正在和五洲公司谈条件,看能不能获得掌镜的机会,他也想要尽快成名一名导演,而且没有“副”字。
    来到平影参加颁奖典礼的时候,李唯浩的心情其实相当复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