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

    他带着老婆孩子到北疆已有两月,刘湛起初还怕他适应不了。
    许是赵复龄性格里的大大咧咧,接了这个八品的小官也没泄气,每日忙得脚不沾地,日子倒是充实。
    妻子季氏原还不太适应,手里有银子也不知道怎么盘活。
    前些日子刘湛送了百亩良田并一间铺子,有了这些家业之后便有了方向,季氏每日忙着经营倒是把心安下来了。
    如今赵复龄自己不说,旁人根本看不出来他是帝京来的世家子。
    “赵大人,前面又打起来了!”
    “喊衙役来全部抓了下狱!”赵复龄气得咬牙,已经够忙的了,这些人还在添乱。
    北疆十一月大雪覆地后工地就不能开工,此时正值盛夏,几处工地都在紧赶慢赶的赶工期。
    刘湛要在松辽山地入口设松辽关,并依山建造城墙彻底与燕地隔断,还要开凿栈道打通南北,光是这三个工程便要大量的青壮。
    正好西戎入侵汉中,从汉中逃难来的百姓与日俱增,这些逃难来的百姓解决了壮劳力的问题,只是流民里还有不少刺头成日的闹事。
    “昨日工地有几起械斗,都是口角引起,因及时拉开没有伤亡。”赵复龄每隔三日向宋凤林汇报工作。
    又是械斗,宋凤林一听便停下笔。“为何事械斗可有查清?”
    一两起械斗是偶发事件,但连着几日都有械斗必定有原因。
    赵复龄不敢隐瞒。“是因为部分汉中来的百姓老嚷嚷着等西戎一退就回去,本地百姓认为他们忘恩负义,落户的补偿一分没少的拿了,到头来却还惦念着要走。”
    因北疆的落户政策极好,汉中许多百姓都提前变卖家财举家北迁,来了北疆开荒还能免税两年左右不亏。
    没经历过战火和逃难,这些人严格算起来都不能算是流民,因此老惦记着回故土并不奇怪。
    宋凤林面无波澜。“拿着我的手令去营里调一千士兵,让士兵看着他们做事,有故意挑拨闹事的人一律打二十军棍赶走。”
    “是。”赵复龄无有不从,拿着宋凤林签发的手令去营里调兵。
    这些成日想着回归故土的百姓却不知道,再过一年待齐云将军建国,想要离开就是无稽之谈。
    再者,汉中形势不乐观,西戎强盛占据上风,此战怕是旷日持久。
    看看燕人当年把苍霞平原毁成什么样子,只要战事持续三五年,再好的汉中也只剩满目疮痍。
    宋凤林重新摊开画了一半的图纸。
    几处在建的城防都规划好了,宋凤林也有时间开始规划新府邸。
    “这是新府邸的平面图?”刘湛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宋凤林身后。
    夏日炎炎,书房里镇了冰盆比之屋外要清凉得多,刘湛扯开领口纳凉,明明怕热的很却还是固执的跟宋凤林挤坐一起。
    对此宋凤林已经习惯了。
    “今年动工到明年正好能用,如今府里拥挤,每有例会百官都站不下。”宋凤林把压在中间的镇尺拿开让刘湛能看清全图。
    每三月一次的例会各州县七品以上的官吏都要到场,光是这些地方官就有二三十人之多。
    再加上军营里的诸将,还有晋阳城里八品以上的官吏,上百人开会屋里都站不下只能搬了椅子在院子里坐。
    “晋阳城里还有地方建府邸?”刘湛眼里都是惊喜,他也一直纠结这事。
    “城里东北角的凤凰岗可以圈起来盖成新府邸。”宋凤林又摊开晋阳城地图。
    凤凰岗是一处小山包在晋阳城内,平日是文人士子郊游的去处,除此之外并无别的用途,正好平了大小也合适。
    “我想着新将军府不需要很奢华,大气庄严功能齐全便行,建造之初只对外说是将军府,日后自立要更名也容易。”宋凤林把一切都考虑进去了。
    对外说是建将军府,实则都是按王宫的规模来布局。
    刘湛满面笑意。“还是我夫人想得周到。”
    “正好你今日有空,我有个想法,你听听?”宋凤林起身拉了刘湛到偏厅谈事。
    刘湛自然洗耳恭听。
    “阿三,上些茶点给将军。”
    李阿三很快送来冰镇的瓜果糖水,还有一些糕点,摆上之后安静退下。
    “如今北疆内外稳定,是否应该接了家人到晋阳定居,城里总归比山里舒适。”宋凤林端起一碗银耳莲子放到刘湛跟前。
    “我也想过,只是。”刘湛看着他。“二叔三叔可以分府,老太太还有我爹我娘自然要跟我住一起,你若觉得尴尬又搞个宋府分开住,我可不答应。”
    经过刘湛这些年坚持不懈潜移默化明示暗示,全北疆还有谁不知道宋凤林是他男妻。
    谁都知道两人不是夫妻却更胜夫妻,休戚与共不可分离。
    宋凤林没有马上表态,知道他需要时间接受,刘湛也不着急端起手边的糖水吃了起来,不时捻一块西瓜进嘴里,清甜爽口。
    一边吃着刘湛一边不动声色留意宋凤林的反应,见他没有表现出抗拒心想这回一定能成。
    “虽说是住一起,实则地方这么大,前庭是议事殿和六局六所,咱们住的地方另外围了一处,后庭又分成六院,平日里除了去问安也不会有旁的交集。”
    按照王宫的规格,两人的寝宫在正中间又分前殿后殿,光这里便有现在的将军府这么大,哪怕两家人住一起也是彼此独立不在同一屋檐下。
    “你爹娘就别分开另外设府了,一并住一起,也方便小妹平日里照顾两位。”刘湛温声劝。
    最终让宋凤林点头的还是一个孝字。
    如今家中长辈日渐年老,宋宜均的身体落了病根身体状况一直反反复复,宋凤林也想尽快接了他们到晋阳养老。
    “就这样吧。”宋凤林最终答应。
    刘湛浑身上下都写满了高兴,凑过来大声的香了一口他的脸。“就这么说定了。”
    知道宋凤林心里还是有些小疙瘩,刘湛聪明的不再多说,转移话题。“二叔三叔分府定要分些家业,你看给多少合适?”
    给得少了难免生分有怨,给得多了又怕他们不安于室。
    此事还得早些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每人给良田五百亩,另外再每人分三间商铺,还有刘记商行一分的红利。”这个问题宋凤林早就考虑过,说完又问刘湛。“你觉得如何?”
    “不少了。”刘湛吃着西瓜。“刘记商行一分的红利就够他们这辈子吃穿不愁。”
    要知道刘记商行垄断了北疆的大买卖,其他商号想在北疆做生意都越不过刘记。
    之前宋凤林靠刘记商行供养齐云军,就可想而知每年的利润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我们现在住的将军府就给二叔吧,另外再给三叔买座差不多的宅子,这样就成了。”刘湛说一不二,分府的事情就此定下。
    家里的事定了,还有一事,宋凤林说。“云中书院也得迁出来,苍云镇里的书院继续保留,另外再建一处书院把秀才以上的学子集中念书。”
    刘湛吃饱喝足靠在椅子上。“昨日颜启修来寻我,想把以前文帝住过的睿王府卖了,问我要不要。”
    现在的颜氏哪里养得起这么大的宅子,只两年没修缮便破败得不成样子,不过房子都是好的,修缮一下就能用。
    宋凤林觉得可行。“正好买了改成书院。”
    如今云中书院也算是北疆的官办书院,衙门里的大小官吏都在书院里挑选,长期以往未免固化,也不利于发掘人才。
    宋凤林沉吟。“云中书院可以作为官办书院,但不能作为当官的唯一途径,如今我们与朝廷分道扬镳,科举考试也得办起来。”
    涉及科举的所有事情都不能有半点纰漏,说着说着宋凤林沉思不语。
    “那就自己办科举。”刘湛双目有神,一锤定音。
    “官吏不需要这么多,每年都科举太密集了,府试殿试改为三年一考,府试录取三十人,殿试录取十人,如此足矣。”
    一手枕着小桌,刘湛继续说:“当官的条件也要提高,从前缺人秀才也能当浊吏,从今年起举人方有资格当浊吏,县令以上的正经官员更是必须进士出身。”
    宋凤林十分赞同,别看刘湛平日里不爱管民生庶务,实则他心里比谁都看得清看得远。
    “还有,废除九品中正制废除官僚世袭,在咱们北疆想要当官唯一的途经便是科举,同时各地县令知州不再拥有任免权,所有的官职都由将军府统一调配。”
    刘湛靠在椅背上,望着门外枝繁叶茂的庭院,憋在他心中多年的那股气今日终于得以释放。
    废除官僚世袭等同废除世家特权,宋凤林还记得刘湛曾经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今他真的做到了。
    “待明年万事俱备我们便对外宣布建国。”刘湛一锤定音。
    果然这才是齐云将军的行事作风,畏首畏尾就不是他了。
    宋凤林笑了,刘湛也跟着笑。
    既然刘湛已经决定明年自立建国,许多事情便要提前准备。
    例如龙袍王冠、官服冠带的制式都要定下来,还有六局六所的官职,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八月下旬,晋阳城内的凤凰岗开始动工。
    同时刘成组织起全北疆最好的绣娘来到晋阳准备为刘湛缝制龙袍。
    “宋先生的意思是冕服循周礼,按诸侯王的制式,常服则按将军您的喜好。”刘成带着刺绣总管来请示刘湛。
    “有样式给我看看吗?”刘湛慵懒的靠着罗汉榻。
    刺绣总管立即递上图样。“禀将军,这些是前朝的龙袍样式,您看哪里不满意,老夫便按您的意思改。”
    刘湛看得飞快,最终选定了一款样式最简单的,只因他觉得瞧着有点像上辈子见过的明制。
    “这是按胡服改的龙袍便于骑射。”刺绣总管立即解释。“只是……便少了一些威仪。”
    “拿笔来。”刘湛抬手,刘成马上递来毛笔,他刷刷在王袍上描了几笔。
    “绣一条行龙,龙头在胸前,龙身盘旋在肩膀和后背,其他点缀的装饰不需要太多,龙袍的颜色玄黑为底。”
    刺绣总管接过图纸,只觉得这样的王袍闻所未闻,但是确实又有几分大气。
    “还有。”刘湛点了点桌面。“再做一身银白的,制式与我一样,按宋先生的尺寸,先别告诉他,你们偷偷拿了他的衣裳去丈量尺寸吧。”
    刘成和刺绣总管心里门清,恭敬应下。
    “还有常服的冠带。”刺绣总管又递上样式图稿。
    腰带好办,无非就是金带玉带,至于冠冕,刘湛翻来翻去都不满意。“正式的场合有冕服足够了,常服的就不必做帽子了吧,做个金冠束发即可,宋先生也一样。”
    这可真是最简单的龙袍冠带了,要知道燕王的王冠还镶嵌了数颗玛瑙宝石。
    刺绣总管觉得实在太素,但他又不敢当面驳刘湛,只得应下再说。
    出了议事堂,刺绣总管便立即拉住刘成。“刘大人您看这……”
    刘成也知道他在纠结什么。“就按将军的意思做吧,你在面料和底纹上多费些功夫,还有将军不喜欢臃肿的发冠,金冠以简约为主,就在腰带上多做坠饰。”
    这些日子负责各种活计的匠人总管不停进出将军府,要两人拿主意的地方太多。
    北疆大兴土木,晋阳城里只是建造私宅,松州的动静则十分引人瞩目,这样大的动静自然瞒不住帝京那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