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脸红心跳>书库>武侠仙侠>道尊青云子> 第87章 灶神

第87章 灶神

    志心皈命礼。
    命承北斗,位镇东厨。为五祀之尊,得九灵之道。作上天之耳目,司上下之灾祥。记录功过,权衡善恶。造化悉由于水火,万民皆赖为陶甄。祸福总归于善恶,六耗悉皈于醮谢。四时迪吉,八节呈祥。叩之则应,有感必通。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家司命,太乙奏善,灶王府君,元皇定国护宅天尊。
    志心皈命礼。
    一家之主,五祀之尊。司喉舌于北斗之中,察善恶于东厨之内。赐福赦罪,移凶化吉。安镇阴阳,保佑家庭。何灾不灭,何福不增。有求皆应,无感不通。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元皇定国护宅天尊。
    愿以此文,福佑善人。爱家爱灶,永享福身。志心称念,定国护宅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灶神,或称灶君、灶王爷,是中国百姓十分亲近的神灵。无论宫廷、民间,灶神信仰非常普遍。灶神来历,众说纷纭。据史书记载,灶神有炎帝黄帝、火正祝融、先炊老妇、种火老母、张单(张禅)、苏吉利等。
    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出自《汉书·郦食其传》。里面说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意思的是说做君主的以百姓为最重要的事。而对于百姓来说,吃饭就是其最重要的事了。
    的确如此,在古代农耕文明的社会中,吃一顿饱饭,吃一顿好饭,并且顿顿能吃饱,顿顿能吃好,这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于是“吃”就成了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且必要任务了”。
    从最开始的“露天吃”“生着吃”,到逐渐的“建房吃”“弄熟吃”,以至于后来“填饱肚子吃”“治病养生吃”“修道服食吃”等等,“吃”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相当的重要性贯穿了中国从古至今的所有历史。但是无论怎么吃,都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自己有的吃;第二,不用为吃愁;第三,吃完不生病且能保持健康,这成了人们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人间关注这件事,天上同样也关注这件事。天上有“天厨”“云厨”,也就是天庭的厨房。天上的厨房由神明主掌,那人间的厨房为了解决那三个问题,所以也需要有神明来主管这事。于是乎“灶神下降”,古人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灶神。后来我们就在《礼记》礼器篇孔颖达疏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
    于是灶神就正式在这个阶段于人间显化露名了。也有“黄帝作灶,死为灶神”的记载。总之灶王爷就这样的来到了人间,住在每家每户,处理着“有的吃、不用为吃愁、吃完不生病且健康”等种种的问题了。
    灶王又称“灶神”、“灶君”、“灶君老爷”、“老灶爷”等,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主管饮食之神。旧时民间灶王信仰颇为广泛,多将灶君像供奉于灶头。
    古代文献中,对灶王是谁有多种说法。《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汪葵《事物会源》则以黄帝为灶神。炎帝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按照《淮南子》与《事物会源》的说法,灶神就是这两位老祖宗的化身了。
    而孔颖达在注疏《礼记·礼器》时却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吕氏春秋》则曰:“吴回回禄之神,托于灶,是月火王,故祀之也。”汉代许慎《五经异义》等书记载,灶神为苏吉利。又有人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
    上述已有六说,灶神皆非同一人,但都承认只有一位灶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