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几人一路坐着马车回了家,温淑琳现下心里有一大堆话等着问柳眉,只是现下马车里人多,只能等回家后再说。
    回到家中,不等温淑琳问起,柳眉便巴拉巴拉的告起状来。
    那日柳眉也是在车上睡过去后在醒来便见小少爷睡在她身旁,开始她以为温淑琳的马车就在前方,便也没多想。
    后来,等到阿旭一觉醒来要寻娘亲了,柳眉才从白柳口中得知他们早已分道扬镳。
    阿旭又哭又闹,柳眉也不妥协,均都闹着要回头去寻温淑琳,岂知白柳是个脾气硬的,任她们哭闹就是不回头,还强行把两人抱上了船,随后船只开离了码头,柳眉无奈之下只得去顾着阿旭。
    柳眉越说越气愤,一想到那日被白柳扛沙包似的抗上船,脸就涨的通红,“那白柳简直就是个木头桩子,与他说话,就好比对牛弹琴,满嘴的我家二爷说,我家二爷说。”
    气的柳眉插起腰,撅着嘴道:“二爷怎的了?二爷还是要唤我家主子一声嫂嫂。”
    温淑琳听的直笑出声,本是想问柳眉路上可有不顺,有没有遇到截杀什么的,但见她现下好端端的站在自己面前,便换了个问法。
    “那路上可还还遇到了什么事?”
    柳眉连想都没想,直接答到,“倒是没了,就是小少爷一直哭闹,还有船上的饭菜很好吃。”
    温淑琳笑了笑,心道船上的饭菜当然好吃,毕竟价钱比租马车走陆路贵多了。这样看来柳眉她们一路倒是没有她那般惊险,温淑琳心中放宽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日,家中有人陪着温淑琳了,季林钟出门的时日便多了。每日带着白柳与友人相约,去往京城文人的聚集地,参加赛诗会,辩论等各种文人的交际,为明年的开春的会试做准备。
    余下温淑琳领着柳眉在家,又请了两个厨娘粗使婆子,将等家里管理的井井有条,日子步上正轨,几人这才算在京中安了家。
    *
    转眼中秋佳节到了,夜晚的京城,街道两旁挂着一排排的大红灯笼,四处华灯高照灿如白昼,来往行人喜气洋洋,车马拥挤,不可驻足。
    如此热闹的节日,季林钟也带着全家上街逛上一逛。一路游来,买了阿旭想要的兔子灯,各式零食小吃,直把阿旭高兴的一路都笑呵呵的。
    这是重生后的第一个中秋,也是危机暂时解除后的第一个节日,温淑琳心情颇好,闲来无事也在街边看起了摊贩们叫卖的首饰。
    季林钟逗弄阿旭的同时,频频看向温淑琳,见她拿起一副红色的耳坠,便行至她身旁,声音温润如玉,“喜欢?那就买下来。”
    白柳跟在旁边会意,立马往钱袋里掏银子。
    摊贩见又要做成一笔小生意,笑呵呵的笑着奉承起来,“这位夫人,你相公可真疼你。”
    温淑琳本来还在犹豫着买还是不买,听他这么一说反而放下了,还冷冷看了那摊贩一眼,“小叔不用了,我只是随便看看。”随即走开,又逛去前方。
    直把摊贩看的心里那个悔啊,本来见这二人郎才女貌,一看就像一对璧人,那男子怀中的娃娃还叫这女子娘,便以为这是一家三口,谁知竟是叔嫂,这拍马屁拍在了马腿上,可不就把人给得罪了。
    虽说与季林钟的危机暂时解除,但并不代表两人关系就近了,在温淑琳眼里,季家迟早是她要离开的地方,说白了现下大家不过是搭伙过日子。是以有些情不能承,有些礼不能收,免得牵扯太深,将来不好抽身。
    季林钟望着温淑琳与丫鬟走开的身影,眸光沉了沉,还是让白柳掏钱将耳坠子买了下来,揣在自己兜里这才跟了上去。
    只是就他耽搁的这一小会儿,温淑琳却是遇到了一位熟人,两人还站在街边聊了起来。
    季林钟远远的瞧着温淑琳被那人逗的脸上挂满笑容,只觉得心里就像扎了根刺似的,便加快了脚步往那边行去,走进一瞧,此人他竟然也是识得的。
    “苏兄,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季林钟直接上前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苏永文,上一世的新科状元,也是他科举路上的劲敌。本与一个七品京官的千金小姐从小定了娃娃亲,岂料此次来京对方见他家道中落,拒不承认亲事,还毁了那定亲信物。后来谁曾想苏永文考上了状元,那家又反悔来寻,苏永文却先一步被皇帝指婚娶了礼部尚书家的嫡孙女,从此官路亨通。
    苏永文可不比谢志清,此人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季林钟一直把这人列为交往的重点对象,谁知此人温淑琳却与他相识?只是奇怪的是苏永文老家离桐林甚远,两人又是如何识得?
    苏永文本来还沉浸在重遇恩人的喜悦中,被人这一打岔,迎上对方的眼神,才发现来的也是熟人,虽是熟人,但到底男女有别,见季林钟目光一直落在温淑琳身上,苏永文不着痕迹的往温淑琳那边挪了挪,侧身挡在她身前。
    只是这般举动在季林钟看来却像是苏永文在护着她,直把他看的心里一阵不爽。
    “季兄,好巧,你怎么会在这里?怎的没去参加万兄他们组织的赛诗会?”
    季林钟目光停在温淑琳身上,笑得十分无奈,“要陪嫂嫂上街游玩,是以抽不开身。”这语气说的十分无奈,又充满了宠溺,好似在暗示着什么。
    苏永文脸上却是挂满了疑惑,回头看向温淑琳,“嫂嫂?夫人与季兄识得?”
    这二人认识,温淑琳并不觉得奇怪,毕竟季林钟这些日子都在外头交际,文人之间你来我往,总会认识新的朋友。
    温淑琳笑了笑,默认道:“没想到苏公子与我小叔也识得。”
    苏永文这才了然,又移了移脚步,暗道刚才的举动差点闹了番笑话,随即抱拳夸道:“季兄少年英才,文采斐然,季夫人端庄美丽,蕙质兰心,不愧是一家人。”
    “苏兄过誉了!”季林钟十分谦虚的笑了笑,“不知苏兄是怎的与我嫂嫂相识的?”
    “说来话长,”苏永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前些日子来京途中遇上歹人,身上值钱的物件都被抢夺一空,还好遇上了季夫人。”
    说到温淑琳,苏永文心中满怀感激的看着她又作揖,“多亏季夫人慷慨解囊,否则苏某便要流落街头了。”
    刚才两人一见面,苏永文便到过谢了,温淑琳见他又客气起来,忙虚扶了一下,“苏公子不必客气,也是刚巧遇上了,能帮便帮了。”
    苏永文看着眼前女子,身形玲珑,面如桃花,笑得端庄大气,比他那狗眼看人低的娃娃亲好到不知哪去,心中不禁有些羡慕季林钟的大哥来。
    “当日季夫人因为我当给那掌柜的耳坠子,我已经想办法取回。”苏永文边说边从怀中掏出一张帕子,帕子将里面的东西裹得严严实实,可见对主人极为重要。摊开在手中,里面正是温淑琳当初随意取下的那副耳环。“如今完璧归赵,还请季夫人查验。”
    温淑琳此次带上京的包袱在途中丢失,唯一的耳坠也在当时压给了客栈掌柜,是以今日才动了想在买副耳坠的心思。眼见东西失而复得,不免有些惊讶,心中颇为高兴,自然接过。
    “查验就不必了,多谢苏公子费心。”温淑琳直接就着他的那方帕子包好,收入怀中。
    “季夫人客气了,这都是苏某该做的。”
    季林钟见她就这般轻易接下那人的耳坠,只觉得此刻怀中那副刚买下的耳坠在他胸口隐隐发烫,一想到怀中的这副耳坠更送不出了,失落瞬间席卷了他,脸色沉了沉,变得十分难看。
    一直到后来与苏永文道别,几人打道回家,他整个人面上都冷若寒冰。
    温淑琳早早发现了他的异常,虽不知是为何,却故意假作不知。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jz抽疯清理书签,wap或者pc端的宝宝们可以的话还是别点书签,直接收藏好了。
    第四十一章
    苏永文的老家离京城不远, 早年家中父亲曾上京赶考,途中与同科好友定下娃娃亲,后来父亲考上得了个外放回乡的七品小官, 而同科好友被留在了京中, 两家都可算得上是衣锦还乡光耀门楣。
    只是好景不长, 在他七岁之时, 父亲病世,兄长屡次不中, 心灰意冷之下积郁成疾,也阖然病逝。
    苏家从此家道中落,变为平民,如今家中只余寡母与寡嫂与侄子,家中的希望也都落在了他一人肩头。
    此次进京, 一是为考科举而来,二是为了履行当年的婚事, 只是未料进京途中却遭遇歹人,好在遇上了一位好心相助的夫人。
    苏永文顺利入京后,先去了父亲好友那上门认亲,对方开始还高兴他的到来, 只是一听要履行当年的婚约, 马上就跟换脸似的变了副脸色,那未婚妻甚至还破口大骂,直道他一个穷酸书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这婚事自然不了了之,那家拿了些银钱打发他, 算是退婚的补贴, 只求他不要将两家有过婚约之事散发出去。
    苏永文也不是那等小人,履行婚约本就是为完成父亲意愿, 然对方不愿,他也没的去强求,只对方那态度与作风直让他恶心作呕。
    君子当自强不息,虽同意了取消婚事他却没要那银钱。苏永文身上无半点银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把传家玉佩给当了,当了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恩人的耳坠赎回,随后与人合租了间便宜的屋子,在京中一间书院找了个代课的差事,一面补贴开支,一面认真读书科考,可谓是上进至极!
    只是他心中一直记挂着帮助过他的温淑琳,特别是中秋相遇后,换了身衣衫的温淑琳更是让他惊为天人。
    在从季兄口中得知家中长兄以去世多时,温淑琳其实是在守孝期间,他心中便起了些涟漪,想要与之相见的心日夜累积。忍不住想再次上门来拜访,只是他一人上门多有不适,便选了个日子,拉上几位书生一同前来。
    温淑琳提前收到家中有人要来做客的消息,早早就准备起来,考虑到来客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书生,吃食上便颇为费心,南北两地的美味都各准备了些,好酒更是不能少。
    有客上门,季林钟自然欢迎之至,如今的交际便是为了将来为官做的准备,自然要好生招待。
    来客一共有七八位,三十以下的也就只有季林钟与苏永文两人,可见“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说法承载了多少心酸。(引用元代高明《琵琶记》)
    这一聚,便从上午聊到了傍晚,再加上中午的席面,下午源源不断的茶水点心供应,一屋子人宾主尽欢。期间不断有人夸赞羡慕季林钟,虽未成婚,家中却有个贤惠持家的好嫂子,苏永文一听更是觉得与有荣焉,自己眼光不差。
    到了傍晚,用过晚膳,天色渐晚,众人这才纷纷告辞,季林钟站在门口一一送别。
    苏永文走在最后,眼见前面同窗都走的差不多了,只余下他二人,他这才踌躇上前,言语间多有些彷徨,“季兄,有一事还请季兄帮忙!”
    季林钟深知这人的所有事迹,还道对方莫不是终于支撑不下去了想开口借钱,心里算计着现下正是卖个人情的好时候,十分客气道:“苏兄不妨直言,若是在下能帮的上的必然不会推辞。”
    见他承应,苏永文高兴的直道:“必是能帮得上的!必是能帮得上的!”
    随即从怀中摸出一物,递与季林钟,“那日遇上季夫人实属偶然,只来得及将原物归还,不曾准备谢礼,今日补上,还请季兄转交。”
    今日来客众多,且都是些男子,温淑琳多少要避嫌,只早前招待向大家问了声好,中午、晚上用餐时便没在出现,苏永文找不到机会亲自将谢礼送出,因此只得麻烦季林钟来。
    季林钟皮笑肉不笑的点头称好,等他一走,立马打开那盒子,见里面是支女子带的珠钗,样式颇为新意,可见是花了心思选的,脸色立马冷了下来,心中郁气聚集,便准备回头去寻温淑琳。
    温淑琳此刻正在房中教阿旭写字,大手握着小手,一笔一画的在描红册上练习着,横批竖捺如何运笔收笔。
    一连教了三遍,她又站到一边,只在旁边看着,不时轻声提醒指导。阿旭人小力弱,毛笔在手中拿久了有些吃力,笔画写的歪歪扭扭,远看倒像是鬼画符。
    季林钟从外面进来,看到了阿旭写的字,心中的郁气散了不少,嘴角也是忍俊不禁,小娃儿偏还献宝似的凑上去,想让叔父夸夸他,只把温淑琳看的捂嘴轻笑。
    “这描红册上的笔画可是嫂嫂所写?”见温淑琳点点头,季林钟又道:“女子之字太过纤细柔软,缺乏力道,不适合阿旭初学,待我空闲下来替阿旭在写一本。”
    这倒是她没想到的,温淑琳点头应了声“好”,转头又询问起阿旭开蒙的事,眼瞅着都快四岁了,总不能一直让她来教,没得把小孩子给耽误了。
    季林钟认真想了想,道:“京中有一私塾,我有同窗在其中教书,明日我先去问问具体情况。”
    温淑琳颌首,又问起今日的聚会,“小叔,今日席面可还过得去?众位宾客可满意否?”
    不问还好,一问季林钟脸都黑了,温淑琳刚出现在他们面前时,有好几人眼睛都看直了,特别是苏永文此人!
    本来在桐林便是有名的美人儿,到了京城也不遑多让。那些书生年龄大的多少都已经成婚,家中妻子却不如温淑琳美貌,难免多看了几眼。未成婚更是毫无忌惮,放开了欣赏。
    一想到此,季林钟就有种“春色满园关不住,家中红杏出墙来”的感觉,恨不得将那墙在砌高一丈,藏在袖子中的手也顿了顿,本来是想转交给温淑琳的礼物,此时他突然转了心意。
    温淑琳见他久不作答,脸色也不太好,还以为是今日宴客搞砸了,心里多少有些内疚,暗恼自己当初在家时没有多学些持家待客之道,如今什么都不会简直是平添笑话。
    正当她自责不已时,季林钟却安慰道:“嫂嫂不要多想,还是早些休息吧,晚上光线差,不宜看书写字,以后还是不要在晚间教阿旭了。”
    温淑琳皱了皱眉,想要解释因为白天阿旭贪玩把功课给落下了,是以才晚上补上,只是来不及说出口,季林钟便离去了。
    季林钟回到房中,拿出那珠钗,将它随手丢到书架上,心里一瞬间有些惊悚,他刚才好像是在吃苏永文的醋。
    不,不可能!
    他只是厌烦,明明嫂嫂还在孝期,这苏永文便起了心思,这至他余何地?至他大哥余何地?
    嫂嫂若想改嫁,也应该是在守孝期过后,没的孝期就与人勾勾缠缠,他把礼物藏起来也是为了嫂嫂名声着想,免得嫂嫂被这些人勾动了心思。
    这一夜,季林钟做了一个奇异的梦。
    梦中温淑琳身穿大红色的嫁衣,微笑着站在大门处,望着远处街道的尽头,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远处一支接亲的车队出现在眼帘,一行人越来越近,锣鼓喧嚣,抬着大红花轿的人停在大门处,新郎官苏永文坐在高头大马上笑着看向他,拱手作揖,脸上满是感激:“多谢季兄成全。”
    温淑琳缓步下台阶,朝花轿走去,在踏入花轿前回首朝他微微一笑,“小叔,不!季—林—钟,再见,再也不见。”
    季林钟眼看着花轿越走越远,心似乎被掏空了般,疼的他喘不过气来,他忍不住追着花轿一路跑,一路大吼着不要!不要走!不要嫁给他!
    花轿中的人问他为何不要,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下一刻,梦境又跳转到洞房花烛夜,他变成了新郎,看着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子安静的坐在床榻上,等待着新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