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节

    仁昭书院的旧址乃是一座前朝行宫,在半山腰上,占地面积极广,由远及近,由下至上,入目十分壮观。
    山脚下书院正门的牌匾乃是康熙御笔,气势如虹,众人方才拾级而上。
    书院山长汤斌在书院还未建成之时便已搬到山上住,每每发现书院中有何需要改进之处,立即便指出来,不厌其烦。
    此时他带着人在书院门口等着太子等人,甫一见面,便躬身向众位皇子行礼。
    太子等人和汤斌寒暄,容歆瞧见容盛站在几人后头,便冲着他微微一示意,稍后众人进去时,姐弟二人便和太子他们分开。
    “最近在书院中做得如何?”
    容盛精神奕奕道:“书院中还未有先生和学子入住,我便每日听着山长吩咐,做一些杂事,深觉受益颇多。”
    “如此便好。”
    两人从书院穿过,出了书院,穿过数个小院儿,便来到容家人所住的院子。
    此地掩于山林之中,微风过,树叶便飒飒作响,此时人烟稀少,略显静谧空荡,但等到日后学子们入学,其他先生们的住所亦住满人,想必便不会如此。
    两人远远便瞧见院子里容大丁氏的身影,容盛满足道:“因借了姐姐的光,山长照拂,所以我才能带着一家老小住在先生们的院子旁。”
    这位置,确实是汤斌照顾,容家两个小孩皆在读书,近水楼台,先生们便是不知容盛是与她有关系,便是看在山长的面上也会教导一二。
    容歆看着迎出来的容大和丁氏,轻声道了一句:“机会来之不易,自行把握。”
    容盛认真地点头。
    “歆儿!”
    容歆听得两人的招呼,微微躬身,面容沉静道:“父亲,母亲,近日可还安好?”
    “好!好……”
    容大和丁氏皆神情激动地看着容歆,然而双方距离不足两步,他们却脚步踌躇,不敢再靠近时,便用眼神渴望着容歆能够走向他们。
    从容歆很小时,他们便已不再有肢体接触,生疏和隔阂早已无法改变。
    容歆对此很从容,反倒是越加年迈的容大和丁氏,过久了安逸的日子,开始生出悔意,渴求容歆这个女儿的亲情。
    容歆确实对容盛有所帮扶,但那是因为容盛这个人,并非为所谓的姐弟情分。
    当然她也从来没怨怪过容大和丁氏。
    因此,容歆笑容满面地叫容盛扶着父亲母亲回家,她则是不徐不疾地走在两人身边,说话的样子一如多年来的和善有礼。
    叶氏擦着手从走出来,拘谨地笑,“姐姐。”
    容歆微微颔首,眼神在小院中转了一圈儿,问道:“容誉和容敬不在?”
    容盛先叫叶氏给姐姐倒茶,随后回答道:“他们两个还在私塾读书,仍住在家中,并未随我们一同到仁昭山来。”
    这时,丁氏颇为不满道:“我和你们爹说要留在城里,等到日后誉儿和敬儿能到书院读书时再搬过来,可盛儿偏不愿意,说什么他们两个年纪不小了,能够照顾自己,好生读书便是,将来有大出息,怎能做那些杂事?”
    “娘,山长可是说了,仁昭书院日后不论出身,皆不可带下人伺候,咱家容誉和容敬比之许多学子家世逊色,难道还要养出个肩不能提手不能挑的公子哥吗?”
    “怎就逊色了?”丁氏不服气道,“他们姑姑是正三品女官!太子跟前的得意人儿!怎么就逊色了?”
    容歆嘴角的弧度未变,敛眸未置一词。
    容盛迅速看了姐姐一眼,制止道:“娘,跟您说过多少遍了,莫要提此时,再教有心人听到,给姐姐惹麻烦!”
    容大也扯了丁氏一下,“你以后把住你那张嘴,听儿子的,只管安逸地养老便是,少操心孙子们的事!”
    丁氏看了儿子一眼,不甘不愿地应下来。
    容歆轻笑,儿子可真是不一样,从前固执又刻薄的丁氏,有朝一日竟也这般顺从……
    “姐姐,您喝茶。”
    叶氏双手给容歆奉茶,容歆接过来,看了一眼叶氏略有些粗糙又像是抹过手油的手,随意地问道:“怎未买两个人帮忙做活?”
    丁氏当即便道:“买什么人?当是贵夫人呢?有那个钱攒下给誉儿敬儿读书娶媳妇多好!”
    容盛微微蹙眉,“娘——”
    “你就护着你媳妇吧!”丁氏一生气,扭身欲进屋,却在看见容歆时又停下,委屈道,“你看看你这弟弟,有了媳妇儿忘了娘!”
    容歆瞥了一眼叶氏攥紧的手,果然上一次来去太匆忙,竟是也没看出容家婆媳之间也是矛盾不小。
    而丁氏还兀自不满地对容歆道:“当初盛儿非要娶她进门,我便不同意,索性这些年给我生下两个乖孙子,那些事也就过去了,可她一个妇人,打扮的花枝招展作甚?真是一丝妇德也无!”
    妇德……
    容歆轻轻放下杯子,问道:“母亲,敢问叶氏可是水性杨花了?”
    叶氏猛地抬起头,满眼通红,剧烈地摇头,“没有!我没有!”
    容盛也赶忙道:“姐姐误会,叶氏身上的穿用皆是弟弟买的,她绝对没有做不贞之事。”
    丁氏也不过是随口抱怨,没想到容歆会问得这般重,立即改口道:“万一坏了名声,容家也不可能容她,没有的事。”
    “即使如此……”容歆又看向叶氏的手,对容盛道,“该请人请人,你能养得起家,何必教妻子一人伺候一大家子?这衣食住行全都料理,也不轻松。”
    容盛无视母亲张口欲言的模样,迅速应下,“姐姐说得是,我有空便去买人。”
    容歆不管弟媳叶氏眼中如何感激,看向丁氏,轻声问:“母亲可喜欢珠钗?”
    “我这么大岁数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作甚?”
    容歆不听她的回答,继续道:“近来京城流行些新样式的首饰,回头我选几支漂亮的钗,送给母亲可好?”
    丁氏哽住,说不出拒绝的话。
    不管她是因何不拒绝,女人又怎会不喜欢这些东西?就像很多男人总是贪鲜一般,人性如此,端看自制力。
    可既是天性如此,爱美又如何?已婚妇人爱美又能如何?
    容歆伸手拿起杯子,杯壁仍温,便拒绝了叶氏换新茶的动作,淡淡道:“日后容盛在书院做事,两个孩子也会科举,免不了与人结交,衣着打扮得体乃是礼仪,需得耐心些学习,方能知道其中的门道。”
    容盛若有所思,容大则是附和道:“歆儿在宫中见过大世面,听她的没错。”
    丁氏连连点头,追问道:“那我可要也置办几身好衣裳?”
    “不必,如此便可,过犹不及。”
    有权有势的人穿着简单,是朴素,没钱没势的人穿着简单,在有些势利之人眼中便是穷酸。
    容歆在宫中从不需靠衣着撑势,出宫却会稍注意些仪容,皆因势利之人颇多,且看人下菜碟。
    于是容歆又补了一句:“待日后果真门庭变化,再看势稍作改变便可。”
    容盛听得是最认真的,而容歆今日也不是来给他们上课的,便引导着几人换了话题,等日头都头顶上,便提出告辞。
    回书院时,依旧是容盛陪着容歆,不过两人才拐过这条小道,便见三阿哥领着贴身侍卫和小太监迎面而来。
    容歆问道:“您怎地独自到这儿来了?”
    “胤祉想单独在书院附近转转,便跟太子二哥请示了。”三阿哥跟着容歆回转,突然道,“我也想到书院中读书。”
    容歆惊讶。
    第158章
    “您为何突然生出这样的想法?”
    三阿哥背着手, 解释道:“未曾进过书院,甚是好奇。”
    “可皇上不是准您入朝当差了吗?”
    三阿哥胤祉和四阿哥胤禛几乎是一大婚便出宫开府,而后没多久, 康熙便命两人如当初的太子和大阿哥一般, 进六部学习,显然对二人皆有期许,然而三阿哥此时却说想进书院学习……
    想读书当然没什么不好,但是进书院某种程度来说就是远离庙堂,比其他皇子们更晚进入权力圈儿……
    容歆仔细跟三阿哥说清楚这其中的关窍,希望他不要一时冲动,再误了前程。
    可三阿哥神情并未动摇, 仍极心动道:“与进六部学习相比,我更想进书院。”
    “此时您与我说, 我便不能轻易给您建议, 只希望您回去仔细考量过再决定。”
    “您放心,我定会考虑清楚。”
    但他的神色可不像是还会再考虑的模样……
    “荣妃娘娘若知道您……”容歆正说着话, 注意力太过专注地放在三阿哥身上,一时踏空台阶,当即便向前栽去。
    “姑姑!”
    “姐姐!”
    三阿哥正在容歆身边, 因此先身后的容盛一步, 扶住了容歆, “您没伤到吧?”
    而容歆按住跳动不止的胸口,平顺了下呼吸, 动了动脚踝, 刺痛, 忍不住苦笑道:“您看我, 走路也走不稳, 竟是扭到了脚。”
    容盛绕到她另一侧,担心道:“姐姐可还能走?不若我背您吧?”
    容歆又动了动脚,痛感丝毫未缓和,正要答应,便听三阿哥道:“还是我背姑姑吧?”
    “怎能如此?”容歆连忙摆手拒绝道,“教我弟弟背我便是,不敢劳烦您。”
    然三阿哥已经半蹲在她面前,回头欢快道:“姑姑,莫要磨蹭,快上来。”
    容歆拗不过他,只得缓缓趴在三阿哥的背上。
    而两人身后的容盛惊讶地瞪大眼睛,无法相信三阿哥一个皇子竟会背着他的亲姐姐。
    不止容盛,连三阿哥的侍从亦是惊讶不已。
    前头的三阿哥却是根本不关心他们的想法,背着容歆脚步轻快地上台阶,声音中含着笑意,“我方才突然想起,幼时好似承诺过,待胤祉长大,便也要背姑姑。”
    容歆不记得有这回事,仔细回想之后隐约能寻到些许记忆,却不甚清晰,便也不多嘴暴露。
    三阿哥却还在絮絮叨叨:“也就是姑姑,我额娘和金婵那个性子,全靠声高长气势,我刚娶回来的福晋声音倒是轻轻柔柔、有理有据的,可一天也说不几句话,忒没趣了!”
    容歆听他越说越不像话,扭头提醒地看向其他人,几人立即垂下头,脚下慢了几步,离两人稍远些。
    待他们远了,容歆这才轻声问道:“您在府上和三福晋相处得不好?”
    “董鄂氏就是个漂亮的木头!”三阿哥有些愤愤道,“三爷这么英俊潇洒的郎君,她还像是瞧不见似的,哼!外头多的是小娘子对小爷献殷勤!”
    容歆不赞同道:“您可不能仗着开府没人约束,便胡闹起来,名声都坏了。”
    “我说说罢了,哪还能真那般做?”三阿哥缩了缩脖子,小声抱怨道,“上次我和弟弟们下注,赌太子二哥和大哥比试的输赢,事后可没少教大哥教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